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唐人隐居、游历茅山考

时间:2024-09-03

何安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茅山位于江苏镇江,六朝以来即为江南名山,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是道教上清经派的圣山,故上清系又被称为茅山宗。到唐代,茅山宗因吸收了灵宝等其他道派而更为壮大,成为唐代道教的主流(1)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9-139页。,加之唐代皇室攀援老子,大崇道教,茅山宗师受到极高的礼遇,茅山也因此成为“天下学道之所宗”[1]324,所谓“道门华阳,亦儒门洙泗”[1]320。

茅山在南北朝时就已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传说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大茅君会与总真王君、太虚真人、东海青童等在山中相聚,所以信众们就在此两日上山朝拜。陶弘景编修《真诰》时记载了其所见景况,“今腊月二日多寒雪,远近略无来者。唯三月十八日,辄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2]。四五千人齐聚茅山,其盛况可以想象。到了唐代,茅山道教的地位依旧崇高,又因诸茅山高道与帝王和文士间的广泛交往,茅山在社会各阶层均有影响。柳识《茅山白鹤庙记》记载了普通民众参加三月与十二月的白鹤庙朝拜活动,“每岁春冬,皆有数千人,洁诚洗念来朝此山”[3]3828。五代时,该风俗继续得以保持。南唐徐铉在《茅山紫阳观碑铭》有云:“每至日薄星回,岁之云暮,桐华萍合,春聿载阳,赤城旋轸之初,白鹤会朝之际,都人士女,举袂成帷。”[4]401人们因其慕道之心,或游览,或隐居,人数众多(2)相关研究主要有:孙昌武《走上茅山——唐代诗人与茅山道教》,出自《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6-318页;王罗杰(Roger Greatrex)《茅山道教和唐宋文人》,出自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6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67-387页。两位学者的研究涉及到隐居、游览茅山的人,但因重点不在此,只是提及一部分,不够全面。,他们的往来对于茅山形象的塑造和茅山道教的传播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能知晓在唐代何人曾隐居、游历茅山,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茅山道教在唐代的地位及其影响力,故笔者据相关史料分类考述如下,人物则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一、 隐居之士

孙思邈隋唐时处士,以医药学著称于世。李宗闵《马公家庙碑》:“公之五代祖曰士儒,为隋江亳二州剌史。亳州生伯达,入唐举进士,为怀河内尉,乐黄老长生之说,弃官从孙思邈游隐于茅山。”[3]7333

马伯达同上。

唐若山玄宗时人。正史无传,主要事迹见杜光庭《仙传拾遗》。“唐若山,鲁郡人也。唐先天中,历官尚书郎,连典剧郡。开元中,出为润州,颇有惠政,远近称之。若山尝好长生之道,弟若水为衡岳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尝征入内殿,寻恳求归山,诏许之。若山素好方术,所至之处,必会炉鼎之客。虽术用无取者,皆礼而接之。家财迨尽,俸禄所入未尝有余。金石所费,不知纪极,晚岁尤笃志焉。润之府库官钱,亦以市药。宾佐骨肉每加切谏,若山俱不听纳。”[5]可见其对道教之痴迷。只是传中不言唐若山隐居茅山,然《茅山志》记载,“唐若山菴在郭干塘东,若山唐开元中润州刺史,弃官来山”[1]273。既有旧居,加之其奉道如此笃定,茅山又正在州境之内,隐居山中,当有此事。

王 炎李白友人。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在长安作《剑阁赋》送王炎入蜀,宝应元年(762)李白在宣州作《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曰:“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其二曰:“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6]王炎可能晚年隐居茅山并卒于此。

崔 芊初隐居茅山,贞元十六年(800)春受诏赴京,任右赞善大夫充太子侍直,贞元十七年致仕,再回茅山。据《册府元龟》卷九八:“(贞元)十六年五月,征茅山山人崔芊,召对于延英殿,赐绯鱼袋。”[7]1174又据《旧唐书·韦渠牟传》:“茅山处士崔芉征至阙下……皆渠牟延荐之。”[8]3729由前述记载可知,崔芊受征是因韦渠牟举荐,韦渠牟曾于茅山学道,彼时或已相识。《册府元龟》卷七○八:“崔芊自茅山征为右赞善大夫充太子侍直,新名也。”[7]8440此为所授官职。崔芊在京时间不久,次年即致仕,权德舆有《奉送崔二十三丈谕德承恩致仕东归旧山序》,其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崔芊在茅山的生活和受征召的过程,“初,躬耕于延州三茅山之趾,安仁食力,声利不入。心虚旷而体胖,道义富而家肥。闺门淑行,流于乡党。泊然与白云鸥鸟,同其无事。去年春,鹤书下江南,江南守臣多方以起之。至止之日,褐衣召见,未受命而被以章绶,既受命而侍于宫朝。循性蹈道,不迁于物,抗章乞身,词直而明。凡五上而后得请之诏下,宠秩优礼,周行耸视”[9]395。又《册府元龟》卷八九九:“崔芊为左赞善大夫、太子侍直,累乞还山。以太子左谕德致仕,放还山”[7]10649可互证。

崔稚璋曾与其弟隐于茅山。权德舆《送台州崔录事二十一丈赴官序》:“古之君子……满岁罢去,则与令弟躬耕于茅山之下,睦姻食力。修家法,考农政,嘻嘻申申,有义有仁,起于枨闑,被于乡党。”[9]170权德舆又有《送台州崔录事》《寄临海郡崔稚璋》等诗。

秦 系贞元七年后,秦系曾隐居茅山(3)参见赵昌平《秦系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141-154页。。据《茅山志·楼观部》:“秦系山房在石墨池。”[1]274

顾 况早年生活在丹阳,《哭从兄苌》即言“共居云阳里,坎坷多别离”。云阳即丹阳,即茅山桃花崦。顾况还曾在茅山元阳观读书,这是唐代士子读书山林的普遍风气。《茅山志·楼观部》:“元阳观,古观名,见顾况诗……今观在茅洞之上。”[1]271其后顾况迁居、出仕,在贞元九年后回归茅山隐居,并受道教上清箓,有自作诗《崦里桃花》可证:“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10]

高 遂事迹不详。祝元膺《送高遂赴举》:“句曲旧宅真,自产日月英。既涵岳渎气,安无神仙名。松桂逦迤色,与君相送情。”[11]865则高遂赴举前应隐于茅山,与祝当为同时人,祝元膺生平未知。宝历二年(826)二月廿七日《潜山石牛洞题名》有“鲁郡祝元膺”[11]865。又有《唐诗纪事》:“元膺,句曲人。与段成式同时。”[12]1919不知是否为同一人。

周隐遥隐士。宝历年间曾居茅山宝历崇元圣祖院。贾餗《唐宝历崇元圣祖院碑》:“本其经始,实感周先生出应昌运,为唐广成,荐瑞表祥,式旌不朽……夫明天子勤求于上,必贤方伯感致于下。君臣一德,而道德可兴。乃其年秋七月,公以天子之命,斋戒虔恳,果得周先生曰息元,实元精之全德,大道之宗师也。”[1]328-329又令狐楚《送周先生住山记》:“先生姓周氏,名隐遥,字息元。宗其道者相号为太元先生,汝南人也。”[3]5506《册府元龟》亦有记载:“周息元,浙西隐士也。宝历二年八月,征至阙,息元上言识张果、叶静能,有诏命画工李士昉就问其状而写之。息元居淮浙间,自号数百岁,其实一常人也。及是,又多虚诞蛊惑之说,人颇非之。”[7]10891可与贾《碑》互证。皮日休《游毛公坛》:“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13]7037又有小注:“周征君名曰息元。”息元为字,“名曰息元”当属误记。《茅山志·采真游》有其人。

顾非熊顾况之子。困于科场三十年。项斯《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13]6420会昌五年(845)及第,王定保《唐摭言》,“会昌中,陈商发榜,上怪无非熊名,诏有司追榜,放及第。时天下寒进,皆知劝矣”[14]1355。据《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五年二月)谏议大夫、权知礼部贡举陈商选士三十七人中第”[8]604可知,其进士及第的准确时间是会昌五年。顾非熊曾任盱眙尉,刘得仁有《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后隐居茅山。《新唐书·艺文志》记:“(顾非熊)况之子,大中盱眙簿,弃官隐茅山。”[15]1612盱眙簿为误[16]353。然《唐摭言》卷九记:“顾况全家隐居茅山。竟莫知所止。其子非熊,及第归庆,既,莫知况宁否,亦隐于旧山。或闻有所遇于长生之秘术也。”(4)参见王定保《唐摭言》,清学津讨原本。顾非熊及第后归茅山,从项斯诗可知确有其事,但如依《唐摭言》所言似回山后即隐居,因有刘得仁诗可证他曾任官,《唐摭言》恐误。

高 蔓生平事迹无考。储嗣宗有《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许浑有《赠茅山高拾遗》《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入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章孝标有《赠茅山高拾遗蔓》(《茅山志》题作顾非熊诗),可知高拾遗名蔓。此人应曾任官拾遗,后隐居茅山。又顾非熊有《下第后寄高山人》:“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13]5787此高山人或许即高拾遗,茅山居所与顾非熊相邻。

卢山人隐士,名、字未知。许浑有《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17]从诗题和所引诗句可知卢山人隐于茅山,与许浑同时。

张 贲晚唐人。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交好。据《唐诗纪事》:“贲,字润卿,南阳人。登大中(847-860)进士第,唐末为广文博士,寓吴中,与皮、陆二生游。”[12]2150《松陵集》中存其诗歌。从皮、陆作品中可知张贲隐于茅山。皮日休《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其一:“寒岚依约认华阳,遥想高人卧草堂。”其二:“住在华阳第八天,望君唯欲结良缘。”其三:“如何世外无交者,一卧金坛只有君。”陆龟蒙有《送润卿还华阳》《南阳博士还雷平后寄》等。

陈 琡陈鸿之子。全家居茅山。《太平广记》卷二十二引《玉堂闲话》:“陈琡,鸿之子也……咸通中,佐廉使郭常侍铨之幕于徐,性尤耿介,非其人不与之交。同院有小计姓武,亦元衡相国之后,盖汾阳之坦床也,乃心不平之,遂挈家居于茅山。与妻子隔山而居,短褐束绦,焚香习禅而已。或一年半载,与妻子略相面焉。”[14]1527-1528

吴 融生于会昌末至大中初,字子华,山阴人,龙纪元年(889)进士,擅长律赋。《唐摭言·海叙不遇》曰:“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著称,游刃颇攻骚雅。”①及第之前曾隐于茅山,《祝风三十韵》“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一句可证。

崔立言晚唐茅山隐士。据《增修诗话总龟》卷三七引《南部新书》:“崔立言高退隐茅山,善谑浪为诗。”(5)参见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现存《醉中谑浙江廉使》诗一首。

二、 游历人士

储光羲润州延陵人,茅山在其家乡境内。储光羲开元二十一年(733)辞官归乡,作有《游茅山五首》[16]217,另有《泛茅山东溪》《题茅山华阳洞》,不知作于何时。

綦毋潜有《茅山洞口》一诗:“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13]1371据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可知,他于天宝初曾回江东归隐(6)参见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三),中华书局,1997年,第223页。,此间或曾到茅山游览。殷藩《河岳英灵集》评其诗曰:“潜诗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18]230

王 旻玄宗时代修道之人,曾奉命至茅山请李含光书写道经。颜真卿《有唐茅山玄静先生广陵李君碑铭》:“玄宗诏山人王旼强请先生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许之阙。”[1]325王旼即王旻,号太和先生。玄宗给李含光的御制诗序言:“遂与太和先生启是仙宗,起予虔奉。”[1]53由此可见其地位。《太平广记》引《纪闻》曰:“太和先生王旻者,得道者也,常游名山五岳,貌如三十余人……天宝初,有荐旻者,诏征之,至则于内道场安置。学通内外,长于佛教。帝与贵妃杨氏,旦夕礼谒,拜于牀下。”[14]447后隐居牢山。

高力士玄宗时宦官,天宝六载九月二十五日至茅山宣旨。李含光表奏:“道士臣含光言:今月十八日品官王游仙宣口敕,赐臣法衣六副。又今日将军高力士宣旨,赐臣御制诗一首,缣二百匹,并香炉等。”[1]63

王游仙玄宗时宦官,天宝六载九月十八日至茅山宣口敕,见上引。

啖庭瑶玄宗时宦官,多次往来于长安与茅山,为玄宗传达旨意,见于李含光表奏,如“今(七)月十八日中使啖庭瑶赍御词并香至山”“去(五)月八日中使啖庭瑶至山宣口敕,以赍缣二百匹并香三合,令臣于茅山用施斋醮,并赐臣衣两副”[1]63。

吴善经在中唐长安道门中,吴善经具有重要地位[19]。权德舆《唐故太清宫三洞法师吴先生碑铭》记载了吴善经青年时期的漫游经历,“年十七,本郡以制度,居缙云山。其后遍登匡庐、天台、三茅、句曲,泛然不囿于物,虚己以游代”[9]682。据此可知,他曾到茅山游历。

吉中孚大历十才子之一。据《新唐书·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15]5785,吉中孚初为道士,后还俗入仕。李端《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13]3249李嘉祐《晚春送吉校书归楚州》题注亦言:“吉中孚曾为道士。”[13]2151李诗有“闻有华阳客”,即以华阳洞代指茅山,吉中孚为楚州(今江苏淮安)人。入仕前,可能在距离较近的茅山修道。

李 端大历十才子之一。据《极玄集》卷上,“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18]680,又据《旧唐书》,“端自校书郞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而卒”[8]4266,李端可能至江南后游览茅山,有诗《赠茅山道者》《宿华阳洞寄袁称》等。

权 器权德舆从叔,占籍润州丹徒,距离茅山不远。皇甫冉《酬权器》:“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13]2821华阳洞即在茅山,即使权器不是在茅山,也离茅山很近,可经常前往。

皇甫冉润州丹阳人。茅山正在丹阳境内,他现存诗中还有五首送友人往茅山的诗歌,则其游历茅山自在情理之中。

陆潜夫生平不详。皇甫冉有《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

郑员外名字、生平不详。皇甫冉有《送郑二之茅山》《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陆 羽广德元年(763),刘长卿作《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可知此年陆羽赴茅山。

刘长卿著名诗人。广德二年(764),刘长卿作《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陵》。李延陵即李挚,可知此年他与友人李挚同游茅山。

李 挚曾为延陵令。广德二年(764)与刘长卿同游茅山。

权德舆润州丹阳人。贞元七年(785)罢江西从事,回江南时游览茅山,有《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题崔山人草堂》《题柳郎中茅山故居》等诗。

李侍御名、字未知。大历诗人张南史作《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苦县家风在,茅山道录传。聊听骢马使,却就紫阳仙。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莫令千岁鹤,飞到草堂前。”[13]357可知此李侍御在茅山受道箓,并往茅山采药。

刘 商大历、贞元时人,工于山水画,诗名亦甚著。武元衡《刘商郎中集序》:“矧公遐情浩然,酷尚山水,著文之外,妙极丹青……着歌行等篇,皆思入窅冥,势含飞动。”[3]5384尤其是《胡笳十八拍》,盛行于世。武《序》又言:“晚岁摆落尘滓,割弃亲爱,梦寐灵仙之境,逍遥玄牝之门。”[3]5389其人好神仙之事,故以入《续仙传》:“性躭道术,逢道士即师资之,炼丹服气,靡不勤切。”又叙其游历:“过江游茅山,久之,复往宜兴张公洞。”[14]289《咸淳毗陵志》卷二五《仙释》亦言:“刘商……东游茅山,至义兴张公洞罨画溪,极爱赏,遂隐湖洑渚。”[20]《茅山志·采真游》有刘商,内容本之《续仙传》。《续仙传》虽为小说家言,但刘商晚年居于江南,又好道,游历茅山当属可能。

裴 肃《茅山志·括神区》记载,“华阳南洞,在大茅山下柏枝垄中。唐越州刺史裴肃,字中明,造松子石案,用以朝真”[1]148。裴肃在贞元十四年(798)九月任越州刺史。据《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四年九月乙卯)又以常州刺史裴肃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8]388,又据《旧唐书》卷一五四《许孟容传》可知,裴肃于贞元十八年(802)卒于浙东,则他于茅山朝真应在此段时间中。

薛伯高元和时人,擅医药之学,曾任刑部郎中、道州刺史等。柳宗元《道州毁鼻亭神记》:“元和九年,河东薛公由刑部郎中刺道州,除秽革邪,敷和于下,州之罢人,去乱即治,变呻为谣,若痿而起,若蒙而了,腾踊相视,欢爱克顺。”[21]与刘禹锡交好,二人曾讨论医方,见《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刘禹锡《含辉洞述》介绍了薛伯高的早年经历,“若薛公者,少居江湖,闲游名山。东探禹穴,上四明、句曲、金华、阳羡;南过九江,薄匡庐以涉彭蠡,天下山水之籍,存乎胸中,第其高下,铢两不失”[22]。句曲即指茅山。

章孝标字道正,睦州桐庐人,元和十四年(819)进士及第,有六言诗《游地肺》,可知其曾游览茅山。

刘言史中唐诗人,皮日休《刘枣强碑》记载,“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23]。尝至润州,有《夜泊润州江口》,又作《题茅山仙台药院》:“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13]5322可证,他游览过茅山,并有隐居的愿望。

成炼师刘言史《赠成炼师四首》其二:“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13]5328此成炼师为女道士,从“巡遍茅山”句看,当曾游历或隐居茅山。

李德裕长庆二年(822)九月,李德裕由御史中丞出任浙西观察使、润州刺史,茅山在其辖境内。宝历二年(826)于茅山建崇元圣祖院,贾餗作《唐宝历崇元圣祖院碑》:“唐宝历二年,岁直景午,浙右连帅、御史大夫、赞皇公新建圣祖院于大茅峰下崇元观之前,上直夫华阳洞之南门。集群仙之灵庆,资圣寿于亿万。本其经始,实感周先生出应昌运,为唐广成,荐瑞表祥,式旌不朽。于是恩锡院额,号曰‘宝历崇元圣祖院’。”[1]328同年又亲作《三圣记碑》。大和二年(828),李德裕仍在浙西,作《寄茅山孙炼师》及《又二绝》[24]158,孙炼师即茅山十六代宗师孙智清,孙智清去世后,李德裕又有《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以寄哀思。综合以上推断,李德裕虽无直接关于茅山游历的诗文,但以其与茅山和茅山道士的关系,他在浙西任期内游历茅山当属可能。

刘致柔李德裕之妻。李德裕《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师彭城刘氏墓志铭》:“炼师道名致柔,临淮郡人也……中年于茅山燕洞宫传上清法箓。悦《诗》《书》之义理,造次不渝;宝老氏之慈俭,珍华不御。”[25]所谓中年,傅璇琮以为当在宝历二年前后[24]149。

许 浑润州丹阳人,晚唐诗名甚著,韦庄《题许浑诗卷》:“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13]8016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会昌三年任润州司马,期间作《茅山赠梁尊师》[18]77,丁卯桥别墅也应是在此期间所置[16]238,《嘉定镇江志》卷六《地理》:“丁卯港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此外还有《茅山题徐校书隐居》等诗,都可证许浑常游览茅山,与茅山道士也有交往。

张 祜晚唐著名诗人。会昌元年(841)由苏州迁居丹阳[26]。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序曰;“以曲阿地古澹,有南朝遗风,遂筑室种树而家焉。”[27]居住丹阳期间,居处正与茅山相对。《丹阳新居四十韵》:“茅峰遥自对,练水曲相沿。”[11]218《江南杂题三十首》其一:“远对三茅岭,踈开一槿篱。”其三:“茅峰三点翠,练水一条辉。”其十:“三峰前望峻,一派上游斜。”[11]179性好山水的张祜,必然常到茅山游览,与茅山道士也常来往。《所居即事六首》其五:“三茅道士朝携手,五柳先生夜对棋。”[11]189张祜还阅读道书。《江南杂题三十首》其五:“何当谢贞白,真诰是吾师。”[11]180

刘玄靖据杜光庭《洞玄灵宝三师记》,刘玄靖是唐代上清经派南岳天台系的重要传人,即司马承祯→薛际昌→田虚应→刘玄靖,又是唐武宗的度师。晏殊《类要》卷五引赵橹《广成先生刘玄靖传》:“武宗将授法箓,遂召入内,居灵符殿。事毕,除银青光禄大夫、崇玄观大学士,赐紫,仍号广成先生,别立崇玄观,置吏铸印,先生坚让不获。又乞还山,时上亦欲令茅山投龙,遂许,自茅山归衡岳。”[11]2310宣宗即位后,杖杀了赵归真等道士,但刘玄靖不仅幸免,还为宣宗授道箓,大中五年(851)于南岳去世(7)参见雷闻《山林与宫廷之间:中晚唐道教史上的刘玄靖》,《历史研究》,2013年,第6期。。

董少卿皮日休、陆龟蒙均有《送董少卿游茅山》。据陶敏考证,“董少卿,董赓。诗云:‘曾佩鱼符管赤城。’《赤城志》卷八刺史:董赓,咸通七年(866)授。《旧唐书·懿宗纪》:‘(咸通六年二月)制以……大理少卿董赓试拔萃选人’”[28]。又皮诗有自注:“卿尝为大理,用法有廉平之称。”[13]7088与《旧唐书》合。

陆龟蒙晚唐诗人。与皮日休并称“皮陆”,未仕,长期隐居苏州长州县甫里,与茅山隐士张贲往来频繁。《和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其三:“曾寻下泊常经月,不到中峰又累春。”[13]7183陆龟蒙可能到过茅山,在其他诗中还常表达向往、隐居的意愿,《上真观》:“他日向华阳,敲云问名氏。”[13]7121《寄怀华阳道士》:“常思近圃看栽杏,拟借邻峰伴采苓。”[13]7121

皮日休晚唐诗人。咸通八年(867)进士,咸通九年东下扬州。据《太湖诗》序:“浮汴渠至扬州,又航天堑,从北固至姑苏。”可知此年他到过润州,但是否游历茅山未知。到苏州后,与茅山隐士张贲来往密切。《伤开元观顾道士》:“肠断雷平旧游处,五芝无影草微微。”可证皮日休确曾到过茅山,具体时间无考。

杜荀鹤晚唐诗人。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有《游茅山》诗记其见闻(8)一作许浑诗,罗时进以为“贵池刘氏翻汲古阁本《杜荀鹤诗》已有此诗,而汲本来自南宋书棚本,则作杜荀鹤所作近是”。参见罗时进《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第244页。。

熊 皎后唐清泰二年(935)进士。其诗《怀三茅道友》:“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13]8410从诗内容看,可知熊皎曾在茅山游历或隐居。

徐 铉南唐名臣。与茅山关系密切,曾为茅山道士王栖霞撰碑,即《唐故道门威仪玄博大师贞素先生王君之碑》。碑文言:“铉也不佞,夙承教义。虽复仙凡异迹,静躁殊途,而诚心所感,素交斯在。”[4]414又有《赠王贞素先生》诗,可见二人相交颇深。此外,徐铉还撰有《茅山紫阳观碑铭》。徐铉游览茅山之时作有多首诗歌,如《宿茅山寄舍弟》《题紫阳观》《题碧巖亭赠孙尊师》《题白鹤庙》等。

许 坚南唐隐士。据潘佑《送许处士坚往茅山》可知许坚曾游览或隐居茅山。许坚《题茅山观》:“尝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松楸一色古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分明有箇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13]8614由此可证。又有马令《南唐书·隐者传》有许坚传记道:“不知其家世,或曰晋长史穆之裔。形陋而怪。或寓庐阜白鹿洞……后或居茅山,或入九华,适意往返,人不能测。”[29]亦可与二诗互证。

李 中南唐文士,有《碧云集》。孟宾于《碧云集序》:“今覩淦阳宰陇西李中,字有中,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出示全编,备多奇句。”[3]9127有《游茅山二首》。

沈 彬南唐文士。保大中致仕,其游历茅山可见李中有《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钟尊师五代时道士。其游历茅山可见李中有《赠钟尊师游茅山》。

张 纬南唐文士。据徐铉《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和《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张纬可句容令》,可知张员外即张纬,赴任句容令时在南唐保大元年(943)[4]66。徐铉游览茅山时还有寄诗《晚憩白鹤庙寄句容张少府》。

许 碏生活年代未知。《太平广记》卷四十引《续神仙传》:“许碏,自称高阳人也。少为进士,累举不第,晚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名山洞府,后从峨眉山经两京,复自襄汴,来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罗浮,无不遍历。”[14]255《全唐诗》中存诗二首。

三、 存疑人士

以下诸人之事迹都出自笔记小说,也无其他文献可佐证,故存疑。

杨泰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八记载,杨泰明本为儒生,尝为郭子仪幕僚,但因“终日战斗,有伤慈心”,于是为长安令,“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乃易道士衣,弃官潜遁。初隐茅山,以其浅近,遂来庐山峰顶结庵,造青精饭辟谷,造松栢为香,祷于九天使者真王,求长生之道”[30]317。然而《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七所记杨泰明经历则是他“永泰元年弃官来庐山峰顶结庵”[30]697,无茅山隐居经历。以上都为后出材料,存疑待考。

崔希真《太平广记》引《原化记》:“大历初,钟陵客崔希真,家于郡西,善鼓琴,工绘事,好修养之术……后将图并丸药诣茅山,问李涵光天师。”[14]247李涵光天师即茅山十三代宗师李含光。

夏侯隐者不知名、字。《太平广记》引《神仙拾遗传》:“夏侯隐者,不知何许人。大中末,游茅山、天台间,常携布囊竹杖而已。”[14]267

龚道者不知名、字。《茅山志·采真游》:“龚道者,逸其名,居东海蓬莱观,服食十余年。唐咸通中,得入华阳洞,大有灵异。”[1]257

刘至孝咸通中人。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号曰白鹤庙……咸通中,有刘至孝者,既冠之年,丧其父母,礼制虽毕,而不易其服,不衣丝绵,愿终身麻衣而已。其后来往,住庙中,入道修奉,勤瘁数年……殿宇既毕,遂游名岳诸山,云水而去。”[5]203白鹤庙在茅山。

宋玄白《太平广记》引《续仙传》:“宋玄白,不知何许人也。为道士……多游名山,自茅山出润州希玄观,后游括苍仙都,辟谷养气。”[14]293

李 珏唐宣宗时修道之士。《茅山志·采真游》收入,依据为《续仙传》。《太平广记》引《续仙传》:“适李珏出相,节制淮南。而珏以新节使同姓名,极用自惊,乃改名宽。李珏下车后数月,修道斋次,夜梦入洞府中……珏问:‘此何所也?’曰:‘华阳洞天。此姓名非相公也。’珏惊,复问:‘非珏,何人也?’仙童曰:‘此相公江阳部民也。’”[14]200-201据此可知,此李珏与文宗宰相李珏重名,宰相李珏在《旧唐书》有传,大中三年至六年任淮南节度使[31],平民李珏为同时人。

以上所列文人,只是就现存文献所可考见者,实际人数必然远多于此。但就所考可知,唐人隐居或游历茅山在初盛唐时还比较少,中唐以后人数增多,涉及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人物。这表明茅山道教在文士群中的影响在中、晚唐时更大。究其原因,一是安史之乱后大量士人南移,出现了“多士奔吴为人海”(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的现象,茅山由于地理上的近便而受到文人的注意;二是士人心态的变化,初盛唐时的豪情壮志渐渐消退,中唐后文士们心态更为内敛。以大历诗歌来看,他们的诗中充满了迷惘、衰老、孤独等(9)参见蒋寅《大历诗风》第四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9-113页。,缺乏一种奋发有为的力量。如此心态,与道教“内丹化”(10)道教内丹之说自隋代苏元朗重新发掘《周易参同契》后开始,之后影响逐渐扩大,如张元德、张果等人的著作。司马承祯在这一转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当时修炼外丹的风气中,司马承祯力倡‘坐忘’,以老庄思想为依据,吸收佛教止观、禅定的方法,给后世道教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在道教由外丹转向内丹、由外向内寻求成仙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理论作用,成为宋元道教内丹学的理论先驱,并给宋明理学以一定影响”。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4页。后追求修养心性的趋势正好合拍。茅山作为当时最富盛名的道教圣地,自然也就被一些思想上倾向道教的文人看重,隐居、游历者自然增多。文人的隐居、游历以及相关的诗文创作,会随着文人的流动及其作品的传播进一步扩大茅山和茅山道教的影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