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 谁先爬上谁先尝

时间:2024-04-24

主讲: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

活跃的黄金地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建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它建立之后,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密,这样特殊的区域经济体制也促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利益变得特别密切,为企业间的合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数据表明,近?0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额、贸易额持续增长,2006年1—4月份,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22%。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已经达成共识,即2010年要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如果从近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数字来看,2000亿美元这个目标,到2008年就能提前实现。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未来的3年半时间里,中国与东盟国家会加快下调关税,到2010年,中国—东盟之间的绝大部分产品要实现零关税。

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提出,到《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5年时间里,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非常迅速,经贸往来异常活跃,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2006年国家间商务部领导互访多次,互访期间都提出了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希望。例如,2006年6月,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率领一个将近300人的团访问菲律宾,召开中菲经贸合作论坛,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不久前,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拉菲达率领一个80人的访问团访问了中国北京、上海和香港,其间还召开中马商机研讨会,中国企业在会上非常活跃,纷纷向拉菲达部长提问;2006年4月,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商会也访问了中国相关商会,这同样是一次重要的合作,从整体和宏观上,为中马企业的合作以及贸易往来扩宽了道路,为中国企业步入马来西亚主流商务社会提供了支持,这些都反映了中马的合作必将步入一个更加深远的领域。

中国内部区域也以其优势地位和东盟展开合作。最近,泛珠区域9省区与东盟国家商务领导在昆明召开会议,会上提出,泛珠不仅仅是区域内合作,同时也是对外合作的主体。9省区的行政长官与东盟国家商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有建设性的对话,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活跃的另一个体现是,中国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达到?00多家,中国企业到东南亚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寻找能源、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在老挝有20—30家中国企业采矿,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异常活跃的主要原因,就是自贸区的建设和中国—东盟之间市场的不断开放。

实现双赢是关键

中国的对外开放、自贸区的建设步伐很快,而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东盟国家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之后的贸易情况还存在后顾主忧。虽然大部分东盟国家都认识到自贸区的建立为本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中国与东盟相互打开市场之后,中国商品,尤其是中国的食品会不会挤压东盟国家本国的商品成为他们担心的重点问题。菲律宾、老挝等国家驻华大使都曾经提出类似问题,北京东盟委员会更是召开会议,严肃讨论。

他们担心主要基于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幅度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意识到东盟自贸区存在商机之后,大踏步地向东盟国家开辟市场,而中国商品有着很强的性价比优势,会对该国商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中国的工业体系、经济体系从整体上讲,要优于东盟10国,针对这个问题,为了自贸区更好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中国应当保持一定的贸易逆差,不贪多求大。

其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当中,有一半以上是机电产品,最大的贸易额来自电子产品。这标志着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粮油产品占主体向电子产品占主体转变。但是,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出口东盟的电子商品中,60%是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外资企业在中国与东盟之间进行了第二次产业内分工,这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造成一定风险,如果电子产品一旦不景气,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肯定会下降,因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行业要全面扩宽,实现对接,形成条块合理发展与东盟合作关系。

另外,一些中国地方省区对开拓东盟市场还不是十分积极。与东盟经贸往来最频繁的省份是云南和广西,但是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贸易额还非常小,拉动效果非常有限。因此,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谁先介入,谁先得益

从企业方面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不了解规则,不了解开放的时间表,这个问题非常突出。企业由于不了解自贸区的开放时间,因此获得的减税利润非常有限,白白交了关税,甚至造成一定损失。实际上,很多媒体已经公布了2004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因此建议企业及时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其次,不重视东盟市场。很多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广阔,并且运作规则非常熟悉,对“走出去”缺乏强烈的意愿。

最后,不了解东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盟自贸区对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不像WTO那样家喻户晓,实际上,这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弥补的一个缺陷。能不能更有效地走出去,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是否了解、走入自贸区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然,企业不了解自贸区和我们对自贸区的开放速度有关系,中国对自贸区的开放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对自贸区的开放内容会越来越多,开放的步伐也会更加迅速。例如,中国目前对东盟国家关税下降得很快,涉及的合作层面也越来越多,像国际合作、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等。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了解WTO,也要熟悉东盟自贸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扩大生产、获得利润的商机和空间。

在我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关系,不了解东盟国家的经济状况。200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黄金阶段,作为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和东盟相互开发市场,企业之间的合作必然更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约必然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来讨论和征询意见,这需要中国的法律工作者,例如律师事务所需要尽快介入到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来。尽早介入会使得事务所更加具有权威性。为此,律师事务所有必要尽快了解自贸区的相关规则,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法律服务做大、做全、做完善。

(整理陈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