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曹姣星
(韶关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目标,关键在于能否筑牢起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对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意义,***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将中华儿女团结凝聚起来,共同为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安定的政治环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大统一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凝结升华出一种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精神培育、影响下,在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的基础上,各民族之间产生了强固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党的民族政策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华民族凝聚力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度。
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持续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党能够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认同和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也必须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在民族地区的领导地位是民族地区人民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某个群体狭隘利益的代表者。因此,它能够高瞻远瞩地领导民族地区发展,大公无私地处理民族问题,受到各族人民衷心的拥护与爱戴。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族地区大力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民族平等,大力帮助民族地区实现更好的发展。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实践,党能够用全面、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待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形成科学而系统的社会建设思想用以指导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并且不断完善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等多方面的正确民族政策,并且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关于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为奋斗目标。以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担当起领导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决贯彻落实能够切实保障民族地区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反映民族地区人民意愿、有利于民族地区持久发展的政策措施,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实践的核心力量,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民族地区能够实现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中,民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毛泽东同志曾经就明确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同志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3]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族人民的面貌都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中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在于始终坚持维护团结稳定大局,为改革开放的不懈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此种认识,***同志指出:“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和谐民族关系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实践起着助推的作用,是民族地区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地区百废待兴的发展状况,首先着力于恢复正确的民族政策,改善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把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向。坚决纠正过去“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认识,打破了民族工作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束缚,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良好的环境氛围。当然,民族关系始终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发展变化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族关系也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我们党把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明确指出,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把和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的民族关系不仅为党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力量源泉,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和谐民族关系框架内,各族人民才能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发展进步。
总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基本遵循。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和谐的民族关系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成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力量。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作出的慎重选择和正确决定。党依据解决民族问题的“一般普遍原则”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历史国情作出这一制度安排,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政治实践。这一制度有两个明显的优势,首先,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内的政策解决民族问题,不仅确立了中央政府和自治地方政府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且保障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各民族间平等的地位。其次,在这一制度的安排下,国家根据宪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平等及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即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有制度规范,而且有法律规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强调“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基本权利”,充分体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和主题,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长期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要使少数民族聚居区“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任何形式上或者表面上的自治。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制度安排作为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才具有真正意义上广泛而真实的自治权利,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才围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得以有序开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才不断改善发展,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边疆安定才不断巩固,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才取得重大成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进一步增强。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4]这种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自治紧密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各民族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同志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5]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地区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各项发展,尤其注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6]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如果经济不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是党领导社会建设实践所围绕着的中心任务,它以实现全国各地区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发展为根本宗旨。大力发展经济,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从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地域分布、历史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这种差距的现实长期存在,就会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必然会导致少数民族群众心理不平衡感增加,直接影响各民族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去,才能增强党领导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群众基础,进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关键点,把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发达地区的无私援助下,通过民族地区人民自身的艰苦奋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更加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总览古今,世界上每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发展,之所以有凝聚力,究其根本在于每一民族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各民族成员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向心力,为谋求共同利益而调整自身同整体的关系,使整个民族融为一体。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建设,持续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民族成员的共同利益。这个共同利益是维系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性问题。***同志多次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在2014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同志提出,“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强调“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7]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边疆地区、生态保护区、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贫开发等战略部署,加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民族地区建设,对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紧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建设,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工作,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加快民族中小学的建设步伐,恢复和充实民族高等院校,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突出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全力以赴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增强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总而言之,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建设,能够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转化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和彰显民族地区改革发展民生价值取向的政治高度,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领导民族地区在推进社会建设实践中的基本政策和重要经验,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