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动性耦合: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共赢机制研究

时间:2024-09-03

童吉鹏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 温州 325000)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企业数量庞大以及在国家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逐渐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总书记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后,党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高质量党建工作,如何在非公有制领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如何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最紧迫且最棘手的问题。

一、互动性耦合的提前条件: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理论的高度契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离不开非公企业的支持。非企业党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领导力,而且还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事实证明,非公企业党建和企业的自身发展不是一对矛盾体,非公有制高质量党建与企业的发展两者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两项工作结合形成的互动性耦合使得非公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得到增强。

(一)内生逻辑具有一致性

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一方面,无论是从党的自身建设还是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加强党对非公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现实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融合度还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存在部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一直以来是口头上重视,形式上热烈,实际上却往往是碎片化、随意化,效果不佳。”[1]另一个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共荣共生,除了以市场为目标,赚取利润为目的之外,还必须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伴着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扩大,全球化的资本浪潮在向非公有制企业席卷而来,非公有制企业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后,加上在国际市场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企业跨国并购屡屡受挫,非公企业家对社会治安环境、社会营商环境、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利益诉求不断在增强,此时再次证明非公企业的发展需要党和国家的力量做支撑,非公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共荣共生。此外,非公有制企业中流动党员人数多,党员学历结构层次不齐,加上非公企业中有大量新社会阶层人士,此时如果社会组织管理缺失,将会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因此,在非公企业中开展高质量党建可以为了弥补企业组织管理上的缺失,进而通过良性互动促进企业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理念的内生逻辑存在一致性。

(二)实践主体具有交互性

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党建和企业经营发展存在实践主体的交互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两者在实践对象上存在交叉性,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实践对象是广大职工,它主要面向广大职工开展党建工作,力争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力量引领企业去实现更高的经营发展目标,进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此外,按照“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2]的工作原则,企业整体社区环境治理既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党的建设工作中一块重要单元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环境治理与党的建设存在相互交叉的实践地带。另一方面,两者在实践主体上存在交互性。在非公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可能充斥着党员的身影,小到一线生产工人、大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党员职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不论是非公企业自身的生产组织管理建设,还是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都是以人作为实践主体。从实践的主体上看,非公企业党建的主体就是企业各个层级单位中的党员以及包括要求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职工,而企业在对整个组织进行优化管理的过程中,它的这个主体显然是非公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和全体职工,从这层意义上说非公企业在优化管理过程的主体包括非公企业党建主体,显然二者存在实践主体的交互性。

(三)目标效果具有相似性

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来看,非公企业开展高质量党建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目标效果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方面,从党和国家的层面来看,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就是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中建立系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中实现和加强党的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家履行好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从非公有制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党组织中挖掘出优秀党员职工,通过优秀党员职工带动广大企业员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这使得企业经营效益与党组织、职工党员变得密切相关。首先,从资源优势互补的角度来看,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生产管理结构优化发展是互嵌模式,两者的良性互动能够很好解决非公企业决策管理领导力不够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欠缺等问题,最终实现对非公有制领域党建薄弱环节的加强。其次,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只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结构中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那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企业家才会积极主动去配合党和政府去构建党组织,才会从思想上去认识去解决“口头重视,形式热烈”的问题。最后,非公企业开展高质量党建的首要目标是为企业争优创利,然后是激发非公企业党员的积极性,打通企业职工从“打工者”到“主人翁”的心理障碍,实现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联动发展机制。

二、互动性耦合的内在“摩擦”: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运转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的党建工作备受关注,成为我国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但是非公制企业党建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相比有着天然区别,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天生内源性动力不足,进入新时代,由于国家体制的要求以及在政策性红利的导向下开始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转变。那么在由被动向互动性耦合的转变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摩擦”,即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互动运转的困境。

(一)追逐目标不同,导致互动出现“冲突”

非公有制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效果虽然具有高度相似性,但是由于最终目标的指向性不同,那么在互动性耦合的党建过程中容易导致“冲突”,导致非公有企业党组织影响力退化、弱化。首先,从经济角度看,非公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企业的产权属性决定了私营企业主对企业发展方向和模式具有决策权,也决定非公企业是一种私人所有的经济形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便是非公企业经营者的首要追逐目标。关于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经营者会“权衡党建投入与企业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3]其次,从政治角度看,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国家凭借政权力量嵌入的政治组织,对于许多非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言,属于“外来物”。在政治性质上,企业党组织与企业主并不可能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党组织要与企业主在企业内部构成权力相等的二元结构,加上二者最终目标指向性不同,最有可能出现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消极、戒备等心态,导致党组织在企业作用发挥受到影响。最后,从文化角度看,非公有制企业文化与党组织文化有着天然的差别,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非公企业有相当数量的职工早已经济利益所侵蚀。在利益化的经济思想影响下,一大部分兼职党务工作者的企业职工在无法获得政治上升空间的前提下,就会失去对党组织的信任,转向一心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加上由于企业党务工作者大部分由兼职或者外聘组成,党建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精力的投入都非常有限。因此,由于最终目标的指向不同,非公企业职工、企业主以及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候出现“不配合”或“冲突”。

(二)层级隶属不同,导致互动出现“低频”

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互动互构,但是从企业管理架构看,非公企业党建隶属于上级“两新”工委,而非公企业中的各级组织则主要隶属于企业主及其管理层,由于这两者隶属分管层级不同,容易导致两者存在互动“低频”。首先,非公企业党建容易走向“空虚化”。由于,大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安排的任务过程中容易变成“走过场”,例如,组织学习变成“就文件学习文件”,组织材料临时拼凑作假。其次,由于层级隶属不同,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容易走向“边缘化”。由于层级隶属不同,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执行上级党组织任务和要求中实际掌握的资金和资源非常有限,党组织在开展党员活动场所、经费以及时间都难以得到保障,党组织的功能发挥都将受到极大制约,导致非公党建工作极容易走向边缘化地带,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一项“制度摆设”。最后,非公企业党建容易走向“福利化”。由于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不存在直接行政隶属关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实际困难性比较大,一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广大职工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思想积极性,往往是“以组织活动为名,实际在搞吃喝玩乐”,变相的将严肃的党组织活动变成企业集体娱乐的工会活动。“将党组织活动与工会活动的混淆”[4],使得党组织活动在异化,使得党组织政治性、原则性、规矩性被削弱。总之,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层级不同,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多头,导致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处在两个不同“频道”,互动出现“低频”。

(三)体制机制不同,导致互动出现“低效”

尽管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目标效果的高度相似,但是由于现存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两者在互动性耦合的过程中呈现低效率。首先,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相对稳定性与企业党员流动变化管理的机制不相匹配。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对社会结构的变迁造成很大影响,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在加快,随之带来企业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生产规模的任何一次调整都将带来企业党员队伍人数的变化,加之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社会思潮,极容易给企业党员思想进行“腐蚀”这将会给党员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次,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机制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机制的不相匹配。从企业角度看,每个行业所处的地域和空间的差异性较大,部分企业党员人数可能较少、人员分散性大,组织召集党组织活动难度非常大,在政治需求与经济追求的权衡对比中,这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很难主动去参与非企业组织的相关活动,导致普通党员与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存在距离。从党务工作者角度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员工兼职,普遍学历层级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加上本身还要从事企业正常生产劳动,导致党务工作者与工作创新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最后,非公企业党建资源的需求与国家配给机制的不匹配。非公企业党建的资源配给严重不足制约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效率,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多是兼职或者外聘,导致很多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实际上处在在企业管理层的“边缘”。虽然国家现在每年对非公企业党建投入的人力、物力在不断增长,但是与高校、国有企业相比,仍然是相形见绌。这些都将导致非公企业党建主体与党建目标管理的互动性耦合中存在“低效率”。

三、互动性耦合的形成: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与企业发展的互动共赢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断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企业发展相融合,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在广大农村、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企业生产经营当中去,进一步扩大非公党建工作的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确保非公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方向持续前进。实践证明,要想实现非公企业党建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与企业经营发展的互动性耦合过程中的共赢路径。

(一)进行政治组织嵌入,实现互动性耦合的突破路线

“执政党在各种政治机构中有一套层级化的组织架构嵌入其中,对政治机构实施着领导、影响决策”[5]。面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动性耦合过程存在的困境,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仍然是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对非公企业进行政治组织嵌入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对非公企业进行政治组织的嵌入,一方面,要将企业经营获益的本质属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要充分按照“把支部建在生产线上”的精神要求,在企业生产车间、技术研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等各个层级部门建立起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并且努力促使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各个部门实现有机融合,与企业发展目标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在企业中吸收和发展党员。在新时代非公企业中“二代”接班现象已经非常多,这些“二代”企业主中很多是高学历背景,管理能力非常强。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管理层的精英分子,生产一线的优秀员工等都是企业党组织要争取吸收的对象。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化党务工作团队。作为嵌入的政治组织,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要在党建目标指向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中寻找互动耦合的突破路径。要让嵌入党组织充分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有效解决企业自身层面难以克服的劣势。第二,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党务工作不仅要跟上级党组织打交道,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还要积极与企业主、党员职工打交道,除了做好这些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参加企业中高层岗位竞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员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会议,建立与企业职工沟通桥梁。因此,在企业嵌入党组织过程中,要畅通企业新生力量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新生力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补充优质新鲜“血液”,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推动非公企业高质量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互动共赢、共振共鸣。

(二)进行政治文化嵌入,实现互动性耦合的主体能力

政治文化嵌入是指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相应的组织活动,把党组织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传递给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实现他们对党组织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非公企业进行思想文化嵌入,一方面,争取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重视。非公企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建是否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助力和提升”[6]。对非公企业进行党建政治文化嵌入,必须要和企业的核心价值文化指向性一致,才能得到企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只有从多方面让企业主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给企业生产效益上带来的提高,才能让企业主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党建工作开展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要与职工精神需求相结合。广大职工是非公企业党建实践主体,要使广大职工对党组织文化接受和认同,必须是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嵌入。要主动根据企业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主动讲好新时代企业成长发展中涌现的个人先进事迹,促成企业内化形成鲜明的党建文化精神又符合新时代企业文化伦理。

对非公企业进行思想文化嵌入,实际是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加强以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以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价值文化嵌入,在企业中塑造人人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既契合了企业发展需求,又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共鸣。其次,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的优势与生俱来,因此党组织完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上的需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各个层级、部门嵌入不同特点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对企业党员进行系统化教育培训上,要嵌入与企业核心价值文化相契合的内容,消除企业员工对党组织文化嵌入表现出的抗拒心理和错误认识。最后,注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配合工作。对非公企业来讲,党组织文化嵌入是属于外来思想,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企业党组织在文化嵌入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充分利用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动性的正向舆论引导,弘扬党组织文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正能量。

(三)进行有效制度嵌入,实现互动性耦合的体制机制

有效制度嵌入是指“通过国家或地区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7],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互动性耦合。因此,要“强化党的领导与强化制度供给相结合,坚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齐发力”[8]。一方面,从政策制定的宏观角度看,要重点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难、融资难且贵等突出问题,制定相应支持性政策。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政治引领的重要性,又要按照引领企业生产和服务企业发展总要求,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对企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的带动作用。将非公企业制度嵌入最终受益评价标准侧重于企业经营发展和企业员工对党组织的文化认同上。另一方面,从制度嵌入的微观层面看,要以企业党建目标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为指向,以“两新”工委和企业党组织为依托,建立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生产发展协调办公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组织协调会议,进一步了解企业党建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情况。

要推动两者实现互动性耦合。首先,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该机制必须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收益性三者有效统一原则,通过相关制度规定和工作方法将企业主、企业职工和党组织三个主体联系在一起,共同目的是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和发展。使得“三个主体”和“共同目的”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使非公有企业党组织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整体。其次,完善非公企业党建领导管理体制。区域化和网格化的制度管理是当前最为有效的制度嵌入方式之一。区域化、网格化党建主要益处就是突破了以往垂直化的党员管理模式,建立起符合非公企业党建急需的横向党员管理体制,实现党员纵向和横向管理的交叉,可以有效解决因企业生产周期性变化带来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最后,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保障能力。当前制约非公党建的主要因素有:党建主要场所不固定、党建经费支持严重不足、党建奖励激励措施不到位等,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无法保障。在新时代,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实现互动性耦合,必须提升党建经费保障能力,完善党建激励制度,确保党建经费专款专用,提升党组织的执行力和吸引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