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国有资产共享问题探讨

时间:2024-09-03

邢瑞红

摘 要:高校国有资产数量多、金额大,普遍存在结构不均衡现象,资产闲置和短缺并存。本文通过对高校资产共享面临的困境分析,提出几点促进资产共享工作的建议,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资产共享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资产共享的必要性

1.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及生活和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高校扩招后的10多年,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给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来,国家各级财政部门、资产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以陕西省厅管省属高校为例,近年来,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2016年资产全面清查,2011年筹建统一的久其信息管理平台,2018年按照国家政府会计改革要求,实现与财务处系统对接,解决历史遗留账账不符问题,对资产计提折旧,资产与预算相结合,存量和增量挂钩。但资产管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节约办学资金,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和完整,推进全员参与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仍是资产管理的难点。

2.高校资产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投入不断增长,高校资产的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政府拨款的无偿性使得高校存在资产重复建设,重复购置,项目缺乏客观、科学的论证,部分资产尤其大型仪器设备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闲置浪费和短缺并存的现象。一方面资产的不足体现得越来越严重,一些学校的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课需要,教师缺乏教学设备,还有生均图书量、生均住宿面积等均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设备闲置等浪费现象,一些实验仪器使用率不高,甚至长期闲置,大型仪器的管理维护不到位,致使设备使用期短,损坏率高。因此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并共享的研究更加重要,高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在高校整体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国有资产共享面临的困境

1.资产共享意识缺乏,共享积极性不高

高校辦学公益性,政府拨款的无偿性,没有成本概念致使高校老师产权、经营观念传统陈旧,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缺乏,对于高校资产的管理也普遍存在“谁买谁用、谁用谁管”的思想,校内资产共享都存在诸多问题。资产的归口管理也限制了资产共享,管理部门认为自己的资产如果对外开放,涉及耗材、人员配备等问题,使用一旦损坏还要维修,感觉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对资产共享的积极性也不高。

2.管理方式落后,缺少共享平台

虽然近年来资产共享,尤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在部属院校已有所开展,也建立了大仪共享平台,国家也出台了要求共享的文件,但是资产共享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受诸多因素制约,大部分高校仍然没有开展资产共享。有的高校少部分仪器存在简单共享,对外预约,时间安排、上机机时统计及收费等处于人工管理状态,缺少共享信息管理平台的高效规范管理。这极大地限制了资产共享工作展开,仅限于校内或者有联系的科研机构和企业。

3.资产信息共享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由于高校对资产共享的意识不强,缺乏对资产共享提供公共服务的宣传,信息公开不充分。而且高校的资产种类多,数量庞大,功能各异,放置地点分散在各使用管理部门,资产产生的各类信息都保留在各部门中,各部门资产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够,使得外界难以获取资产的信息,严重影响了高校资产共享的效果。

4.缺乏可操作的有偿使用管理机制

资产共享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部分高校尤其部属院校先后开展此项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范围也仅限于校内科研教学及外部一些熟悉的单位,要达到真正的共享涉及诸多问题,如耗材使用、人员保证及成本如何测算、收费标准等。因此,大部分高校在资产共享中缺乏操作性强的有偿使用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高校资产共享工作的推动。

5.缺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高校资产管理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还停留在对资产进行登记、报废及处置的管理方面,缺少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认识和管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是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是对资产形成前期、资产形成过程、以及资产整个使用期间的运行维护、资产的调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直至资产报废退出、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完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可以帮助管理层合理分配资金流向,打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有效避免闲置浪费,促进高校之间有效协调和信息联动、资源共享,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三、促进高校资产共享的几点建议

1.加强开放共享理念,提高资产共享积极性

高校自身要切实负起本单位资产共享的责任,不断研究资产开放共享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加大资产共享宣传力度,及时发布资源共享信息,理顺资产共享的机制和体制等一系列措施,在全校上下营造资产共享的氛围,让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探索资产共享的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资产共享的积极性。

2.顶层制度设计要不断完善

在国家政策制度层面上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应当发挥共享机制的顶层设计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充当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纽带,起到协调沟通的作用,通过政策、制度、措施来积极鼓励,整合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类试验设备和技术平台,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不同领域、行业之间的联通,最终实现各类资源的集成、整合、共享、开放。

3.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在国家层面、各省层面以及各高校之间信息化平台可以达到共用或对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这能有效缓解各单位由于信息不均,获知资源的信息渠道不通畅而影响仪器共享。各高校应建立校内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最好与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对接,可以将大型仪器设备的有关信息直接共用,同时完善大型仪器的用途、功能、可以参与共享的范围等信息,以便于全校和社会信息公开和查询预约。

4.统一管理、逐步推进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资产共享的总体思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专管共用、有偿服务;优先校内,服务社会。保证本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推进,可先科研,再服务社会。

学校首先要建立资产共享的统一协调管理部门或成立学校资产共享工作组统一归口管理,对全校的资产开放共享逐步推进,可先从大型仪器设备开始,制定学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办法,针对科研及校外服务,同时制定大型仪器共享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大型仪器共享绩效及考核评价等管理办法,督促各仪器设备的二级管理部门制定仪器共享的实施细则,收费标准、考核办法等具体规定。然后学校根据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推进程度决定其他资产共享时间及如何共享。

5.完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

高校应及时适应国家资产管理新要求,配合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努力提高高校自身资产管理水平和服务学校的能力。通过对学校资产管理相关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业务整合,构建国有资产统筹管理平台,以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以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国有资产全口径、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统筹协调资产的配置、采购、验收、领用、登记入账、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信息变动到最后的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建设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将资产系统、采购系统、财务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及资产共享系统等无缝对接,按照系统建设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思路,实现各系统、各业务数据的互通共用,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和严格把控,降低人为操作的风险,为资产的业务共享、数据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牟菊兰.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庆与世界,2016(12).

2.秦鑫.事业单位资产共享共用机制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3.邢银库.探讨高校内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南方论刊,2008(9).

(责任编辑:兰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