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时间:2024-09-03

莫超

摘 要:在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结合国有企业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现状可知,审计观念落后、审计内容失真、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给审计工作实施带来了阻碍,因此应寻求解决途径,保证审计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将发挥核心力量。在企业管理方面,内部审计为重要工作,将发挥监督作用。而实施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为内部审计管理提供支撑,保证审计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因此,还应对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途径展开探讨,以便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掌握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企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转型重要时期,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反映企业内部效率,使企业经济活动更加透明,并通过加强监督保证企业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审计为内部审计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以审查评价方式加强企业经营水平的评价管理,保证审计工作实效性。在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仍然存在漏洞,给不法人员侵吞国家利益提供了机会。加强效益审计能够促使企业产权管理得到完善,使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管理,促使其保值增值,为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在缺少完善经济体制约束的状况下,开展效益审计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不足,使管理者行为得到规范,减少资金浪费、挥霍等问题的发生。利用量化指标对企业经营效果、财务收支等情况展开评价,也能为经营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使企业坚持改革创新。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分析

1.审计观念滞后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需要对各部门展开调查,掌握部門运营特征、管理情况等。企业各部门在经营活动中拥有不同利益观念,从维护各自利益角度容易出现歪曲事实、抵制审计等情况。而审计工作开展缺乏独立性,需要依靠其他部门执行管理工作,将导致工作难以落实。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效益审计意识,导致审计工作执行力度被削弱。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未能制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工作权利和义务也未能得到明确,导致审计工作开展频频受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显然更关注财务收支情况,未能认识经济效益审计与企业管理现状改善的密切联系。受滞后观念的影响,企业审计工作职能单一,难以得到足够重视。

2.审计内容失真

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容易出现应收账龄长、不良资产多等问题,导致财务报表真实性受到影响。将企业这些经济资料当成是依据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容易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国有企业重视传统财务审计,在收益分析上缺乏对时间、经济等成本投入的考虑,导致企业经济状况难以得到真实反映。经济效益审计看似与财务审计相似,实际更注重反应经营效果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需要在完成财务信息真实性审查的基础上加强经济问题分析。而缺少对财务资料合法性、准确性的重视,将导致审计内容缺乏可靠性。

3.缺少评价标准

不同于财务审计等内部审计工作,经济效益审计尚未建立完善评价标准。在现行《审计法》中,并未制定效益审计实施细则。在国家相关审计准则中,也并未详尽说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因为受地区政策、经济等因素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差异较大,难以利用统一标准展开评价。企业在设计各自评价标准时,容易出现指标不完善、标准相互矛盾等情况,导致审计工作科学性受到影响。在开展效益审计评价工作时,缺乏标准导致审计工作陷入了盲目境地,无法对企业经营合法性、有效性等进行科学反应,给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带来了不良影响。对于审计人员来讲,缺乏标准指导使得人员只能依靠经验判断,容易导致审计工作承担较大风险。

4.审计效果不显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需要系统开展,根据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等对企业经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现阶段,国有企业尚未实现效益审计制度化,使得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制度依据。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所以效益审计实施效率较慢。如在经营账目审核中,缺少明确的账目运行管理目标,使得效益审计难以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审计时,也会出现人员使用方法不同的问题,导致审计结果存在差异,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而未能从企业管理高度建立相关制度,将导致审计结果缺乏整体性论证,难以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同。受这一因素影响,各部门不遵照审计结果实施内部整改,最终将无法取得理想审计效果。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解决途径

1.保证效益审计独立性

在看待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时,还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审计目标。面对经济转型趋势,国有企业还应认识到内部审计职能带有整体性,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同样需要制定科学金融决策,保证企业价值不断提高。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还应保证审计效果,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便从内部管理角度对企业经济事项展开科学评价。在建立内审机构时,国有企业决策层应加强与监事会等部门合作,保证效益审计等审计工作独立实施,解决审计部门与各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基础上,需要加强责任划分,由效益审计人员负责推动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内部各类舞弊行为进行查处,保证结果落实到位。在独立开展效益审计过程中,也能将企业财务运行制度当成是基础,确认企业效益目标是否实现,通过专项审核规避企业承担的风险,继而为企业财务稳健提供保障。

2.强调财务运行审计

想要保证经济效益审计准确开展,需要保证国有企业财政收支活动真实、有效。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讲,还应将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在一起,加强基础账目审计,核查财务数据信息真实性。加强审前调查,利用信息平台完成各种经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把握审计重点,通过走访、询问等方式摸清实际情况,找到财务信息失真点。结合财务管理目标,能够对财务账目出现差错的原因展开深入剖析。将提高经营效益当成是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将现代信息技术当成是支撑,运用科学方式对企业盈利状况、资产状况和债务情况等展开系统分析,能够完成财务报表合法性、真实性的科学评价,继而为效益审计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依靠准确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准确审计结果,继而使企业管理成效得到保证。

3.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建立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需要遵循审慎原则,从而强化审计工作科学性。评价结论应有法律规范、专家意见等方面的论据,做到准确恰当,以减少人员主观臆断带来的影响。为给效益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同时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客观衡量,需要完成定性和定量标准的设定。在定性标准中,包含国家经济方针、市场经济规则等,能够用于从宏观角度评估部门效益质量。设立定量标准需要对企业经济效益展开系统评估,利用量化分析指标对企业经济水平展开评价。根据企业经济计划指标,能够量化分析得到预算,通过定量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实施准确审计。结合部门业绩情况,参照市场物价变动,对企业新产品生产要求等进行调整,能够使企业各类经济指标得到合理处理,继而得到能够用于经济管控的评价结果。依靠评价标准科学开展效益审计,能够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审计,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相关制度要求。

4.完善审计内控制度

评价工作还应避免一味求全,而是应当加强企业重要经济事项评价,以便为企业经济活动组织提供科学指导。如在企业投资向经济效益评审上,还应结合投资标准、资金使用情况等展开科学测算,根据项目运营周期长短、成本高低、回报情况等对投资决策科学性展开评价。为保证效益审計工作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审计全过程进行控制。实际需要将生产、供销等部门管理纳入审计控制体系中,通过效益审计确定资金流动情况。依靠内审制度对收支加强审计,能够保证资金安全性。针对企业重要经济事项,应制定审计方案,并根据进展及时调整方案。在审计期间,应做到听取各方意见,加强充分论证,从生产技术、管理流程等各方面加强对比,确认导致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结合审计工作需求,需要建立工作细则,明确效益审计方法、流程等,通过绩效评价推动审计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突破存在于审计观念、内容、标准等方面的困难,能够使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立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为国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实践工作中还应从战略高度开展效益审计,将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等各项审计工作结合在一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成企业经济活动数据广泛收集和分析。建立完善评价标准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孙静.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9(21).

2.孙迎迎.效益导向型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纳税,2019,13(24).(责任编辑:何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