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郭凤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公开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向,单位内部资金主要源于财政拨款。近几年,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投入不断增多,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开始暴露出不足,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核算中常见的不足,提出了科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核算;改进策略
公共事务的顺利开展离不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单位固定资产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顺利运作的物质保障,必须防范个人通过非法目的占用单位资产。当前政府增加行政单位投资,其固定资产越来越庞大,但我国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体制还有一些问题,很难保障固定资产核算的精准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核算的特征
(1)构建固定资产产生的费用直接纳入当期开支,其原始价值也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种账户体现,固定基金体现固定资产的经费来源。一般情况下,二者的金额相同。
(2)应用固定资产时,没有计提折旧。另外,应用固定资产时也不计提折旧准备,是根据单位收入与运营收益的一定比重计提修购基金,主要用作固定资产的革新及维护。
(3)基本创建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外。行政事业单位以国家基建拨款与通过审批用财政补贴收益之外的自筹经费开展固定资产的重建、扩建与改建等基建项目,根据国家基建规程开展会计核算,基建项目产生的实际成本开展,不进行单位开支核算,仅仅在项目竣工并交付应用时才增多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
(4)不体现盘亏、销售、报废与毁坏的固定资本净值。由于盘亏、销售、报废与毁坏等因素减少固定资产时,根据降低了的固定资本原值来冲减固定资本与固定基金。这一过程获取的价款、变价收益与清理成本直接纳入专用基金内的修购资金,但对固定资本净值不进行任何反映。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核算常见的问题
1.不能体现固定资产现状
国内预算会计体系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须计提折旧,固定资本和固定基金相呼应,固定资本入账价值不会随着时间、使用状态而变化。具体状况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类型丰富、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更新迅速,尽管在形态方面依旧保证完整,性能方面较高水平,但因为科技发展,更新换代产品持续涌现,令这些固定资本的科技寿命明显削减,应用价值也相对下降。伴随这些固定资产所占比例持续加大,价值下降明显。
2.不能客观准确体现行政事业单位所耗费用
现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入时直接确定是开支,固定资产无须计提折旧,账面中固定资本价值一直是其购入时的原始价值,不能体现固定资本新旧成本与实际价值。此外,因为固定资产无须计提折旧,不核算费用,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不注重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购入固定资产时仅仅考量本部门的需求,极少兼顾资产的应用效率,购入后资产使用率小,直接造成资产闲置与经费耗费。所以,通过计提折旧、核算基金成本方法,深入开挖资产的应用效率。
3.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评
现有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经济业务收入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核算固定资本时不计提折旧,固定资金也因为资产没有计提折旧造成虚高,专用资金内修购基金的获取并没有造成固定资产与固定资金出现改变,却令净资产既涉及固定基金,还涉及固定资本的修购成本,虚增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这类数据的不准确与缺失阻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评。此外,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制中,尽管规定了经济业务要开展成本核算,但很多单位内经济業务与一般业务混乱,成本很难科学分开确定,极易造成成本核算模糊。而且,一般业务因不以权责发生制开展成本核算,对用作政府主体投资预算经费所购买获取的固定资本也就无相关的收益和费用配比体现,在会计报表上缺乏该国资运营过程的相关数据,公众也无法直接从会计报表数据上了解相关信息。这样既不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还不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展开绩效考评工作。
4.核算数据不准确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很难为审核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固定资产数据,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①标准不清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范,超过500元的物资被视为固定资产,但伴随物价水平升高,该标准已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规则》还对大量的小件物资进行了规定,但是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数目和金额,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评价缺少参考依据;②事业单位内固定基金很难体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事业机构固定资产能够以固定资本和固定基金同步体现出来,其基础条件为基金和资产账目相符,但在具体交易过程,事业单位物品价值降低,固定资产仅能体现其原本价值,固定基金体现其实际价值,导致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产生差额,造成固定基金信息丧失意义;③成本核算不科学,事业单位产生维修、购入经费反复计算,造成会计数据失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为把折旧损失引入会计范畴,导致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核算改进策略
1.完善单位财会核算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学习公司会计方法,引进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实现资本化,促使固定资产获得的会计处理有:去除“固定基金”“专项基金――修购基金”“结转自筹项目”科目,添加“在建项目”“待处置财产损益”科目。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无须设置的固定资本,要根据实际费用,借记“固定资本”,贷记“财政补贴收益”或相关账户。针对出现的国家基建拨款与单位自筹经费开展的重建、扩建、改建项目与外购需要设置项目的实际费用开支,借记“在建项目”,贷记“财政补贴收益”或相关资本账户;工程竣工交付应用时,借记“固定资本”,贷记“在建项目”。针对筹资租进的固定资产,根据评价确定价值,借记“固定资本”,贷记“事业基金”。
2.制定完整的固定资本核算体系
首先,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司一样,它的固定资产在产生投用之后,伴随时间的变化,无论是否应用、应用程度怎样均会出现消耗,固定资本价值也将随之削减。为全面体现价值削减的状况,就需要制定固定资产折旧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结合业务特征,技术进步情况和其他因素,选取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折旧办法被确定后不能随意调整,若要调整需要在会计报告附注上详细标明。
其次,优化固定资产核算机制。《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的“单位价值在虽没有达到规定要求,但是耐用周期超过1年的大量同种物资”中类似电话座机等简单办公用品视为低值易耗品展开核算与管理。该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一次性大量购买这种物资时,借记“低值易耗物”,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且在一定时间内分期摊销,这一过程借记“单位支出―低值易耗物摊销”,贷记“低值易耗物”科目;零散购入这类物资能直接列支,借记“单位开支―低值易耗物摊销”类目,贷记“现金”等资本类科目。此外,考虑物价抬升等因素,要提高固定资本的单位价值规定。
最后,制定固定资本盘点核算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要定期统计,进行盘亏、盘盈,经过添加“待处置财产损失”与“固定资产清楚”账户,通过核算体现固定资本价值增多或降低及其净损益状况,追究固定资本流失责任。
3.规范固定资本报表披露数据
现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会报告信息不齐全,反映数据比较简单。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披露方面来说,当前只重视相关固定资产的各种购入支出与期终总数的统计,而针对固定资产的应用效率、增减情况、新旧程度等在账簿和报表上未提及。针对相关固定资本购建活动的预算与执行状况的数据更缺乏披露。建议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变化明细表”,因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改变很大,制定报表有助于体现事业单位固定资本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净值等变化数据,了解使用情况且强化对固定资产管控。
4.完善固定资产科目的会计报告
在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制下,固定资产科目报表数据局限于各个财务账期的期终余额的记载。这类数据资料并无任何动态改变,报表应用者从中不能了解固定资产的新旧状况和应用效率,针对固定资产数据的反映比较简单,缺乏完整性。为满足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机制,体现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折旧状况,需要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会计报告,该报告数据包含固定资产购买时的价值、应用阶段的折旧价值和最后处置时的净现值数据,体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郭嘉杰.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的思考.中国农业会计,2016(11).
2.季春阳,郑宵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探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
3.宋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1).
4.张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7).
(責任编辑:刘海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