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候金霞
摘 要:本文借鉴财务会计理论的指导思想,参考实际调查,进一步研究现代制度基本建设的投资会计基础,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纳入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笔者看来,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对信息使用者而言是一种长期、根本的有力核算方式。和已有的与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相关的研究相比,本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的高度融合,坚持了会计要素对接的指导,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归纳和分析,制定了一套完备、可行的并入后核算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事业会计
事业单位指的是由国家投资,政府部门创办的,提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服务的组织。国家在进行社会管理时,经常要以事业单位为依托,这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都在不断研究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改革,其中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更是引起了多数群体的注意,本文就重点研究了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纳入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核算制度有关,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运转效果。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都是单独存在的,和事业会计核算是两个分开的独立体系,尽管事业单位的账和会计报表都有两份,但没有一份可以将完整、有效的会计信息全面反映出来。因此,推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必须要加快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核算的融合,将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
一、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概述
1.事业会计
事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分支,不仅可以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全面反映出来,更可以对其加以监督。事业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为货币,可以全面、持续、完整地反映和监督各类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促进机构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对于政府宏观管理而言,会计预算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也是各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 企业会计的最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不像其他单位,公共机构,因为它们建立的公共福利性质。 因此,投资者没有增值和盈利的投资基金,但他们是有限的。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把事业单位的出资者提供的资金称作基金,因为这些资金是不期望资本回收和投资回报的,但必须要结合出资者的意愿以及相关法规,将其用于指定用途,因此说其具有限制性。其次,事业单位的收支项目一旦和财政资金相关,就必须要符合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这是因为接受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的资金,绝大多数都为政府的财政资金,因此,建立会计科目时,事业单位应与国家预算收支账目保持一致,以客观,全面地呈现国家预算执行情况。 最后,事业单位会计不需要考虑损益,最重要的会计内容就是相关基金的收支平衡。 由于公共机构的非营利性,国际收支并不反映经营业绩,而是资金使用空缺。 因此,一般来说,企业会计不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或亏损。
2. 基建会计
我国尚未形成明确的国有建设单位法律概念。 一般来说,国有建设单位是指承担国家基础建设工作的基层单位。 基本建设会计是指对国有建设单位进行基建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也是中国统一会计核算和管理中的第一个会计核算。其既可以为经济信息系统提供基建财务信息,也能够管理建设项目投资,在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督,工程造价的控制上都产生了明显作用,并有利于投资消息的提升。基本建设会计是指基本建设投资的公共机构的会计处理。 其主要特点如下:四,首先,它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现在,基建会计和企业会计两种核算它们彼此分开。也不能将基建会计纳入预算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基建会计不论是核算方法,还是核算制度,都有着鲜明的独立性。第二,一次性。基本建设投资并不是一种日常经济活动,而属于资本性支出,其过程不是连续不断的。就我国来说,要想开展一项经济建设,最先要做的就是申请批准立项,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获得资金支持;其次,建设单位需要按上级给出的任务计划书按期完成建设活动;最后,在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决算,将资产交付给事业单位,到此才算真正完成基建任务。第三,不具增值性。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不具备营利性,其各项工程、财产的建造和购置,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建设单位在获得积极资金之后,必须要把资金用在指定的范畴,不能二次销售购入的材料和建成的工程,一旦建设工程完成,就必须要向事业单位移交,并根据实际建设中的直接和简洁耗费确定其价值。第四,基础性。基本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和提高生产能力,在竣工决算后,其就会转变成事业单位的资产,作为基础设施而存在。
二、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1. 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需要
就机构会计而言,目标是向受托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要想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研究,就需要格外关注其创办者、管理者、受益者和支持者,这些人对事业单位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具体而言,这些使用者涵盖了捐赠者。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等。所有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都非常关注,希望借此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但从事业单位年度报表来看,其中关于基本建设投资基金的记录是非常不完整的,仅仅罗列了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占用情况。显然,信息使用者在面对这种反映方式时,并不能全面了解建设投资的完整情况,无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出准确地判断,更不用说借助这些信息来完成决策。所以,将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本建设投资会计信息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深度融合,并将两者共同添加到事业单位年度决算报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帮其做出正確决策。
2. 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开始着手改革部门预算,改革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如今,部门预算除了继承了传统优点之外,更加强了项目管理,建立在部门基础上,再结合功能、预算科目等内容,对部门内各项资金进行进一步细化。这一分类方式的应用,是财政部门管理思想更新的外在表现。同时,也调整了部门编制范围,在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中并入了基本建设支出,真正坚持了“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会计核算体系相对独立,只能说明资金的来源和占用情况,而并未核算收支,所以,部门在上报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时只能按照事业单位收支科目上报,没有实现其和部门预算信息的而有效对接。为此,从经济效益层面来说,应该加快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的脚步。
3. 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使我国的资本开支成为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资本性支出的唯一来源不再是基本建设投资,其重要性有所下降,没有必要再沿用单独的会计核算制度。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来处理不同资金来源的资本性支出,造成信息不可比问题越发严重。因此,面对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需求,必须要将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中。
4. 解决目前核算方式问题的需要
中国会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基本建设会计是与三个不同的独立部分。其不明确的地位也造成了很多不便。如会计人员和学者都不了解基建会计,众高校会计专业中没有这门课,在各类会计考试中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上述状况的存在,不论是对培养基建会计人才,提高基建会计核算规范性还是基建会计本身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事业会计核算中并入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可以培养出更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计人员,完善基础设施会计标准化工作,推动基础会计学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快速发展。
三、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的方式
1. 实现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会计要素对接
在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无疑就是会计要素。为此,要想推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核算会计的良好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两种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融合在一起,再推动会计科目的有机结合。实质上,会计要素是会计目标的分类,是根据不同会计科目的特点或其他事项的经济特点,对其加以分类的结果,在会计信息中,即可以对不同会计要素进行分类,也可以将其组合在一起。因此,当一个会计对象包含两组会计元素时,它从不同角度划分会计对象的类别,并将其相互衔接起来。
2.并入后会计科目转换和对接
会计主题是指账户的名称,这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化。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统一会计核算和使用说明,可以为各单位设置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会计账目工作打好基础。
3.并入后基本建设投资业务核算
会计要素会计核算与会计业务基础设施和机构的结合,已经完成了会计与会计基础设施对接的转换,机构进入会计职业的大部分内容是完整的,记录内存还需要做的就是使用会计和业务细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系统。
事业单位必须意识到将基建会计并入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两者的融合,以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屈卫華.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的相关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2.李宗红.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账并入“大账”的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15(24).
3.马淑红.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建并账核算管理探析.现代商业,2015(6).
(责任编辑:刘海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