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新预算法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完善对策

时间:2024-09-03

张春红

摘要: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预算法制化建设的崭新一页。财政制度日趋完善,部门作为独立的预算单位,从预算编制到预算贯彻执行再到决算都逐渐规范化,进步与提升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對新预算法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完善对策做了简要探讨,希望通过简单叙述提供一些思路,以加强相关审计工作。

关键词:新预算法;部门预算;审计;对策

新预算法极大地提高了财政预算工作的总体质量,有效推动了部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从以往的预算审计实践来看,大体上是令人满意的,但也不是完美到不需要加强和改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部门的职责,是预算监督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历年的审计工作,不难发现均是以价值为中心来进行审计,往往缺少对执行效果的审计,比如预算的经济性、科学性等。以价值为中心导致了对资金审计的侧重,人为割裂非财务部门在整个预算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关注重点

1.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

重点检查预算同本年度工作计划的关联情况;重点审查是否因实际工作需要而必须调整预算及调整是否合理、是否合规;重点审查年度结转、年末重大支出;重点审核预算追加情况,条件是否具备,即追加预算的批复、政府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及其真实有效性。

2.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

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利用虚假项目套取资金,即财政资金到位,但是项目不能实施的情况;重点审查是否存在通过追加预算来补足经费的情况;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断档、脱节,造成相应工作没有对应资金保证的情况;有否存在工作不细致,导致过度追加预算的情况;是否有非关联项目间资金串项的情况。

3.“三公”经费支出

重点审查是否存在把不合理支出,化整为零向下属单位转移,由下属单位承担的情况;是否有向隶属单位,一般多为自收自支或企业拨款,把不合理支出转嫁给下属单位付款的情况;是否有利用会议培训,虚假临时用工、零星修理等名目套取现金的情况;重点加强“三公”经费等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支出是否贯彻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规定。

4.政府集中、分散采购

重点审核是否存在把应集中采购的项目化整为零,变集中采购为分散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未经审批程序擅自自行采购的情况,如车辆采购;是否通过会议培训等名目购置电子办公产品,给参会人员使用,达到规避采购的情况,通过不记资产账达到逃避审查的目的;是否存在把应集中采购的项目通过转嫁给所属单位,再进行使用的情况,如购置超配车辆、办公用品,通过与供应商共谋更改采购内容,提高标准的情况。

5.补助补贴费用

值班费、加班费、餐补、差旅费、各种奖励性质的费用等,“八项规定”出台前是普遍存在的变相福利,“八项规定”出台后,这些费用发放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人、个别单位心存侥幸、巧立名目、由明转暗,在账务处理上做手脚,应适当关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完善对策

1.审计前期、中期对策

(1)介入审计前做足准备,找准审计切入点。审计开始前,要明确审计重点,确认审计方向,充分准备。审前调查要对被审单位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全面了解,例如编制预算的事由、依据、历次送审底稿、财政批复意见、追加预算、决算情况等。对会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预算审计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渠道详尽调查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料,了解该单位年度计划。根据审计初始工作调查结果,初步确定审计切入点、工作重点、审计工作方案等,细化审计实施方法,强化审计步骤,根据具体情况优化审计方案,使部门工作针对性更强,可操作性更高,效果最明显,效率最优化。

(2)管好审计现场,细查重点事项。审计能不能出成果,关键在于能否做好审计现场工作,切实抓紧抓牢审计现场工作,对审计能否出成效至关重要。审计工作介入后,要有针对性的对审计前期准备确定的重点和切入点,制定实施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对审计过程中新确定的审计事项要进行细化,对偏离审计方向的要及时纠偏。要在审计初始阶段就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培训工作,让参与审计的人员对审计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审计过程中要经常召开现场协调会、现场例会、小结会等,以充分沟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难点问题,掌握审计工作进度,调整工作力量,纠正工作方向,群策群力,查深查细查实。

(3)与被审对象交流,营造良好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尤其是涉及被审单位核心问题时,沟通交流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与被审计单位各个管理层级的人员交流沟通,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从政治高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积极的支持,在审计公示中要明确说明审计的重点和内容,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阻力,以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审计后期对策

(1)寻根溯源,推进制度建设。处理审计问题时,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仔细分析问题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并结合其他部门的共性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从制度层面给政府做出完善的综合报告,以推进地区政府完善相关制度。

(2)分清责任,具体到人。处理审计问题时,要改变十几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改变以被审单位为责任主体的惯例,细化责任主体,分清责任,根据相关处罚条例,把新常态下的问题,如不作为、乱作为等,写进审计报告,由相应的执法部门进行问责,以实现正风肃纪,提振精神维护法律尊严。

(3)利用公众监督,促进整改落实。审计报告除了向本级政府、人大提交的同时,要适当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进行公示,要舍弃做老好人的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如实公告审计问题,客观的通告整改措施和结果,为整改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升审计工作效果。

(4)扎实推进,监督有力。虽然新的预算法已经颁布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过十几年的漫漫长路,被审计预算单位已经习惯了原有的审计模式,一时间扭转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老观念、老方法,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审计力度不减,工作不懈怠,会用力,用巧劲,要审权重部门,也要审相对弱势的部门,由点到面,示范推进,通过扎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审计工作监督有力,促进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预算执行审计在预算执行中作用突出。新预算法下,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越来越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新问题、老问题都比较突出,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比如政府集中采购、专项资金、“三公”经费等。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内控质量等措施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增强预算工作效果,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