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金想茹,张胜利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2.合肥学院 公共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0)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在高职特殊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体育俱乐部模式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固定”模式,采用“三个自主”模式,以“健康第一”为教学理念,依托学校体育场馆,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融为一体。目前,在江苏、深圳、浙江等诸多高职教育发达地区该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1100多所高职院校的一员,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教育部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2]。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教师的创新性的。因此,开展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是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成为高职学生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健康的体魄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竞争实力。
传统体育教学时数的不足和对学生管理的松懈,使得学生难以获得增强体质所必需的运动量[3]。体育俱乐部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加之学生素质的逐步提高,求知欲强烈,接受新事物的反应快,为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如表1所示,结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500名已经参加体育俱乐部的2018级新生的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学生对于体育俱乐部模式普遍持肯定态度,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提供了信心和决心。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目前开设的体育项目,希望增设当今流行的运动项目,这也是体育俱乐部模式需要继续改进之处。
表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俱乐部模式改革学生问卷调查表
随着国家对于高职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4]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在逐年上涨,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表2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从2015起引进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他们专项大多不同,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体育专业,年龄均在30岁以下,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思想观念转变迅速,此类教师担任体育俱乐部的指导教师,是开展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人才保证。
表2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招聘体育教师情况一览表
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近些年,国家不断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应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迅速,教学环境大幅改善。目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有巢湖、合肥两个校区,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室内外运动健身场馆,其中包括室外田径场2块,篮球场36块,排球场32块,网球场4块;室内篮球场4块、武术房2间、乒乓球房2间、体育舞蹈2间、健美操房2间、健身房2间、羽毛球场地8块。
高职院校多数采取的教学管理体制是直线—职能机制,即主管院长-基础部+教务处+系部-体育教研室-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校长负责策划学校重大教学管理事项,由校级职能部门协助并实施;系部领导负责策划本系部重要教学管理事项,与同级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并加以实施,且直接对校长负责;教研室主任承担和管理教学任务活动,并直接对系部领导负责[5]。该管理体制大多停留在多部门管理模式下,机构设置多,办事程序繁杂,影响师生的办事效率,减缓了体育工作的开展速度。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应根据国家教委体育大纲的要求具有强制性,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目标,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充分体现全过程。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仍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实行分层次评定,缺少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专项技术评定、理论成绩和出勤率三个方面。
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体育教师队伍专项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职体育教师17人,其中篮球教师4人,占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的四分之一,其他专项专业教师比例太少,新兴项目的教师没有引进,减少了开设体育俱乐部的数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近几年学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现有的体育教师已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人均每周20多节课,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完善俱乐部管理,亦不能开设更多学生喜欢的潮流项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在健全的制度轨道上才能健康平稳的前进,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已无法匹配。为保障体育俱乐部教学顺利进行,高职院校需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组建由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即学校主管院长直接决策和指导与体育教学相关的事项;教务处,校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辅助,体育部直接管理、上下联动的体育俱乐管理体系。
在学生管理上,单个体育俱乐部由该俱乐部指导教师负责,体育俱乐部整体管理工作由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指派专门的教师负责,下设体育俱乐部联盟,由学生担任联盟主席,下设办公室、宣传部、督查部、活动部,分别负责俱乐部会员档案整理、会员发展工作;俱乐部形象策划、新闻报道等;检查会员课助教授课情况及学生考勤;群体活动、竞赛组织等相关事宜。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
要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应打破常规的体育考试期末百分制考核的评价方式,转变绝对评价为相对评价,将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采用等级制,学生通过参与俱乐部组织课程、竞赛、裁判训练、比赛训练等各项活动取得学分,综合学分将考核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重修四个等级,充分运用考核的杠杆,激发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
一线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实现学校教学改革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为适应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需要,体育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做到一专多能;学校应为体育教师提供汲取前沿体育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为体育俱乐部教学增添活力。
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可将俱乐部中运动技术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高级会员经过培养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助教,负责初级会员课程的教学,既能增强学生自信心,也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为肯定体育教师和学生助教为俱乐部发展做出的贡献,应当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对于学生助教给予一定的课时费,在综合测评时给予加分;教师辅导工作超出规定工作量的部分施行有偿化,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支持,消除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
体育俱乐部项目设置尚缺乏现代时尚感,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体育俱乐部所开设的项目也应趋于大众化,例如增加时下流行的拳击、跆拳道、轮滑、街舞等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项目。
运动训练多是枯燥无味的,但运动竞赛却是引人入胜的。我们可以争取更多带领学生外出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自发的参加训练。同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经常举行内部教学比赛,将比赛的组织、编排、执行等过程交由学生来负责,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价值感。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有效克服传统教育的不足,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引领着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它必将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