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伞在池州傩祭仪式中的文化解读

时间:2024-09-03

许平山,罗 昊

(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51;2. 徽商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系,安徽 合肥 231201)

在池州绝大多数傩村的傩事活动中,从“迎神”开始,到“送神”结束,几乎自始至终都能看到伞的身影,无论是作为降神的器具,还是执伞迎神的舞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祭祀文化功能,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审美功能。在池州各村中,你能见到不同类型伞的式样,它们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与图案寓意均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1 傩祭中伞的种类与寓意

池州傩祭中的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傩舞中用来表演的伞,包括灯笼伞、五色神伞;一类是朝庙仪仗专用伞,包括万民伞、百代伞、二十四孝伞。

表1 池州傩事中用伞一览表

1.1 傩舞中用于表演的伞

1.1.1 傩舞中的伞

《舞伞》中的伞又叫五色神伞,用竹竿和蔑扎制而成,上用纸糊,伞柄为竹竿,长约1.67米。现在汤里姚村民做伞,为了简化工艺,用当地竹筛做伞的顶棚。请神舞伞一共需要糊12层彩色斑斓条纸,贴满一周为一层,一层彩纸代表1个月份,遇到闰年需要贴上13层彩色条纸。纸条的长度在50cm左右,每个纸条上写有吉祥颂词,常常书写的颂词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步步高升、风调雨顺等。缟溪曹神伞的制作比较其他村复杂,完全按照当地竹布雨伞的制作方法,竹竿上端做成骨架,然后再糊满各色纸条若干层[1]。而东山吴所作的舞伞不用五色纸条糊制,而是采用红布做成圆筒状,套在竹子制成的骨架上面。这种伞又称“罗伞”,它也是天穹的象征。按惯例每年傩祭结束随即烧毁五色神伞,下一年傩祭需要重新制作一次。如图1所示。

图1 岸门刘舞伞

1.1.2 灯笼伞

灯笼伞是上下两层构成的,上层有灯笼12只,下层有灯笼12只。由竹子扎成圆形,象伞形状,红绿彩纸剪花贴边,上面糊纸顶,中间也是彩纸糊的,在每年正月十三日上午早饭后,在去年或送或抢一只灯笼回家后,生育一子女的人家,今年必然送还24只灯笼。灯笼伞是生育繁盛的象征,因为灯丁谐音相近,恰恰迎合了当地村民求子的愿望,凡新婚或不孕夫妇,傩事结束后都会争着抢下一只带回家中卧室悬挂,定能让家中添丁进口,满足夫妇求子愿望。

1.2 朝庙仪式中的专用伞

1.2.1 万民伞

“万民伞”又叫“黄龙伞”,顾名思义是民众送给即将离任当地官员的凭证,意在颂扬地方官的德政,旨在挽留而赠送的伞,表达该地方官在任期间能像伞一样护佑百姓。傩事中的万民伞是用五色彩绸制作而成,上面刺绣各种吉祥图案,用黄色丝线刺绣龙图案为主要标志,主要功能是为傩事活动造势。伞越多,气氛越浓,声势越大,代表的家族越发兴盛。如图2所示。

图2 山里山外姚万民伞

1.2.2 百代伞

伞是有伞顶与围幛构成的,而围幛是由许多莲花瓣点缀而成。莲花瓣是由本族人家当年生下一男孩,则送一个莲花瓣,若是二个男孩则送二个莲花瓣,以此类推,此伞莲花花瓣越多表明家族越兴旺。每隔60年修一次谱,伞则更换一次。伞上莲花瓣重重叠叠,鳞次栉比,花瓣上刺有吉祥图案,或是吉祥词汇。正月傩祭活动期间伞会放置在祠堂或抬至朝庙现场,起装点场景和表达敬神祈子愿望的作用。此伞一个家族只有一把,上面的莲花瓣都是手工刺绣而成。每家的刺绣图案皆不相同。但都是寓意吉祥的图案与文字,表达添丁进口的喜悦。如图3所示。

图3 荡里姚百代伞(中间)

1.2.3 二十四孝伞

所谓“二十四孝”伞是当地家族把傩事活动融入普世教育的一种方式。其数量规定是四把,每个伞上规定刺6个人物画像,4把伞正好“二十四孝”齐全。每个画像配以文字,让后辈们知道孝道的典范。孝道故事有:亲尝汤药、卧冰求鲤、 孝感动天、斑衣娱亲、卖身葬父等[2]。通过傩伞来宣扬,旨在让孝道之风从小就铭刻在孩子们心中,让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植根于当地乡土。

2 伞在傩祭中的功能

2.1 依附神灵的伞是天穹的象征

各家族的请神仪式上,神伞不离面具或面具箱,并覆荫其上。帝王自称天子,在其座上设黄色绸伞,谓之华盖。庙宇神殿呈穹窿状,名其“天形如笠”,甚至还在穹窿状天棚上悬一华盖,强调神佛所居为拱形的天。贵池太和章村舞伞的出场断词更直接喊出“伞儿原是紫竹笠”。伞是傩神穿越神界与人间的通道。当地老百姓笃信,傩神在舞伞时,会通过伞的竹竿降临到人间。《淮南子·坠形训》载:“坠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级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此即“天圆地方”说。帝王自称天子,在其座上设黄色绸伞,谓之华盖。庙宇神殿呈穹窿状,名其“天形如笠”,甚至还在穹窿状天棚上悬一华盖,强调神佛所居为拱形的天。贵池太和章村舞伞的出场断词更直接喊出“伞儿原是紫竹笠”[3]。傩神会上,伞为模拟的天界,无论面具被抬到哪里,神伞必须跟随覆荫到哪里,因为面具就是天穹中的众神,一直到仪式和演出结束,送神回天。

2.2 导引神灵与祖先的神伞是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

原始时期,人们认为神是从高山的大树上攀援上下的,《山海经》中多处描述众神升降的神树。高诱注:“都广,南方山名也。”众帝,即众神。巫也通神,所以高山上的神树也是众巫上天的通道[4]。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要把众神请至村内,就必须让众神有所凭依。各家族都要将神伞覆荫着面具去社坛迎神,是按照神自社树降临的观念操办的。伞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内是一株模拟的神树,也是一个微缩的天穹。神伞周边的五色纸条,即红、黄、蓝、白、黑五色,它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的一种表象。对应为:金——白——木——青(蓝) ——水——黑——火——红、土——黄。《周易》载:“天垂象,见吉凶。”伞的五色,正是按照“天垂象”这一物象占卡的思维设定的。《周礼·春官·肆师》载:“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5]。要求到了初春社日,必须在社坛上占扣一年庄稼的丰歉。因此,舞伞在池州傩事活动中,不仅是供人观赏的舞蹈,更重要的是它的仪式作用,物象占卜便是作用之一。池州太和章村“伞舞”的出场诗有“伞儿原是紫竹笠”,也反映着天形如笠的观念。在傩神会上,伞为摹拟的天界,面具则是天穹中的众神[6]。

2.3 五色神伞是男性生殖力的象征

池州柯、金、曹三姓的社祭在献供礼拜后开始舞伞,他们的舞伞都是双人舞,这是与别处独舞所不同的地方[7]。曹村的面具为天帝与土地神,佩戴天帝面具者执伞,佩戴土地神面具者执直径为一尺的道具古钱。金姓村落的面具是两个狰狞的青面淮兽这种面具更具原始神的形态。《淮南子·精神训》记载了一则神话:“古未有天地之时,帷像无形,窃窃冥冥,茫芠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8]。同书《原道训》也载:“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高诱注:“二皇,伏羲、神农也,指说阴阳,故不言三也”。这就是说,天地的开辟,是由两个创世神完成的。至于怎样“经天营地”和“指说阴阳”,高诱注也没有进一步注释,而傩舞“舞伞”即双人舞“舞和合”以形象对哲理作了阐述:天帝为天,是为阳,土地为地,是为阴[9]。伞象征着天,天形若盖,是为阳,钱象征着地,地如覆盖,是为阴。所以手执不断旋转的伞或钱的二神,分别具有阴阳的属性,展示的正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才产生天地万物。据此引申,就是人丁兴旺。正如《周易》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强调“天地交,泰”。早期土地神属女性。今山西临汾民间还有圣母后土娘娘庙,曲沃任庄傩事活动《扇鼓》有“坐后土”表演,主角也是后土娘娘。显然,土地神也是生殖神[10]。池州傩舞“舞和合”以伞和铜钱为道具,应该可以理解。而曹姓的土地神,却是白发苍苍的土地公公。这种土地神由女神向男神的转化,反映的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发展,土地公公的阴性属性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曹姓傩神会在祠堂(室内)表演“舞和合”时,面具换成了和、合二仙。和、合二仙在民间年画中的形象是两个童子,一童执荷花,一童捧果盒,一荷一盒谐音“和合”。和、合本是一种愿望和信念,一种行为的规范。《礼记·昏义》载:“昏(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曹姓傩神会在祠堂里表演“舞和合”时,之所以换成和、合二仙的面具,是因为要达到“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目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曹姓村落的傩坛上,古老钱总是套置在神伞的顶端。在这山乡一隅,也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阴阳相合则为道的古老哲理。

3 结语

伞是池州傩祭举行活动中具有标志性的道具,各大家族伞的式样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所指代功能是一致的。当地人们通过舞伞、擎伞仪式,将自己美好的希冀随着伞的旋转传达给上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体安泰、子孙兴旺等夙愿;随着伞的舞动穿越到未来,为来生的自己寻找理想的乐园。“伞舞”是先秦时期中原乡人傩的遗存,尽管各家族傩神会的伞舞得并不一样,展示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所反映都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