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院校创建完全学分制的措施研究

时间:2024-09-03

李德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011)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2001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表明,学分制教育逐步成为国内各院校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多数高校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学分制制度。学分制教育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的相得益彰,逐步得到了高校和学生的热宠。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学分制教育逐步出现了两个趋势,其一是以传统名校为代表,教学资源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制度灵活,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型。其二是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由于受到思想观念、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虽然也紧跟形势,制定了学分制制度,但其学分制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无法发挥其灵活性和自主性。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状况,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分制,为职业院校真学分制的建立提供建议,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动力。

1 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困境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学分制,并慢慢掀起了学分制改革的高潮,但在实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在本世纪初,经历了中专合并升格后,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但由于缺少资金,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后,高职教育的师资和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力提高,高职教育的发展进入快速车道,开始逐步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但探索过程困境重重,举步维艰。

1.1 思想观念陈旧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多数都是在本世纪初期升格而来,到目前为止,高职办学历史尚不到二十年,教师年龄普遍较大,多为原中专学校的教师,他们长期在教学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继承上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年学期,全班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去同一地点,上相同的课程,机械化批量化的培养学生。这种难以更新的思想观念,限制了学分制的推广。[1]

1.2 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主要由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组成,无论是何种体制,其师资力量都受到了限制。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教师的编制受到多部门的限制,教师引进制度不灵活,虽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颁布,但是对师资力量的影响尚有一个过程。对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民办院校而言,师资力量更是难以扩大,学分制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无疑会提升办学成本,这是民办教育难以接受并推广实施的。[2]

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兴奋地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啊!”

1.3 教务管理水平有限

推行学分制后,课程总量为学年制教学的2倍,课程合堂率基本降为1.0,其他保持不变,理论上学校需要拥有498间教室,新增332间。合堂率降低,大教室利用率降低,计算得出需改造55间大教室,得到110间小教室,尚需新建277间教室,尚可保障学分制教学需要。

2 实施学分制的基本保障

2.1 转变和提升教育观念

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思维定势,倡导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基础,突破传统模式,探索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工作者需要放下自己多年保守的课程,探索更加契合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新课程,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1世纪人才的储备和竞争,是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而人才培养体系依赖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就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学年制教育,工厂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更无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高职教育需要打开思路,由传统的教育者决定受教育者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选择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自主选择的教学内容,最大化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这就是学分制教育的优势。

2.2 传承和新增大量课程

表1为笔者从事过工程项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家地震区划的概况,总体而言,一些较小的国家由于国家面积有限,未进行相关地震区划的工作,一般参考欧洲或美国的相关地震区划,一些地域面积相对较大的国家进行了地震区划的工作,但有些也与中国略有差异。

研究发现,当学校开课量为学习量的两倍时,学生的自由度最大。[3]如此计算,学校推行学分制后开设的课程要比学年制多出一倍。如此数量的课程,对学校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教师传承优秀的课程,又要求教师拓宽知识,开设新课。

2.3 培养和扩大师资力量

拓展训练对于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有着提升作用。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保持开朗的心情,并且在扩拓展训练中,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性和团队精神。所以,不论当地教学条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当尽量给予支持和鼓励,多开展拓展活动。

充足的师资力量是推行学分制的基础,课程大量增设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师资力量。按照10000名学生,每30名学生为一个班级,就会形成333个教学班级。若在5个学期内完成21门课程的教学,每个教师每学期的代课任务为300个课时,那么每个学期就需要代课教师466人,生师比为21.5。若所有要求不变,课程开设量增加一倍,开班学生数不做要求,那么理论上就需要932名教师,生师比为10.7。

2.4 新建和改建教学场所

各高职院校收费制度主要参考《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的相关文件开展学年收费。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推行学分制的根本问题就是按照学分制收费,变更收费制度就成为解决学分制问题的基础。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学年制收费改成学分制收费需要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需要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并召开听证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才能由学年制收费改成学分制收费。[4]

高职教育推行的学年制,课程量是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制定的,不低于2500个学时,若20个学时为1个学分,学生毕业审核为125个学分,去掉顶岗实习20个学分,学生在校需要修满105个学分。若假设平均每门课的学分为5,则需要学完21门课(很多课程学分较低,故实际开课量大于此数据)。假设学校规模为10000人,从学分制最初的定义理解,学生所需课程为完全自由的,那么学校理论上就要为10000名学生开设不低于210000门课。按照各学校的实际能力,目前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引导,相对集中选课。

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多数是中专升格为高职后,扩大招生规模而购买的,管理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按照学期排课、排考、成绩管理和毕业审核等。随着学校教学管理的变化,逐步又增加了小范围的体育选课系统。如此的教务管理水平难以满足灵活的学分制要求。

3 高职院校推进学分制建设的举措

3.1 变更收费制度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各高职学校基本建成了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场所,在学年制教学条件下,各学生所修基础课程基本相同,学校建设了大量的可容纳80~200人的教室,用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按照10000人计算,每30名学生为一个班级,就会形成333个教学班级。若在5个学期内完成21门课程的教学,每门课平均5个学分,每个学分20个课时,合堂率为1.5,每周可用教学课时为28,理论上学校需要拥有166间教室。

(7)采用本文的方法,同时结合道路设计及施工规范,对调坡段坡度、道路纵坡、道路宽度进行多方案比较,注重功能实现,优化投资的同时,兼顾道路通行条件和通行安全。

3.2 制定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是学分制推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具体操作文件,文件中应明确推行学分制管理的依据,这是学分制合法性开展的保障。学分制实施方案要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招生入学、学生管理、毕业审核,又要考虑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甚至还有考虑教学资源调配等工作,统筹规划有利于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孤岛问题。学分制实施方案要分步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是制定一个制度,各部门去执行就能完成改革的。首先是完成基本条件建设,变更收费制度,提高师资力量,改造教学场所。其次是完成环境条件建设,弹性学制制度、选修课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辅修重修制度、收费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业导师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最后是完成升华条件建设,学分互认、学分银行、绩点考核、金课打造、重点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等。

3.3 调整教学运行

学年制教学管理是按照专业或班级的模式组建的,学分制改革后,教学运行是按照学生个体开展的,每个学生选课后,就会形成单独的课表,这个变化彻底颠覆了教学运行。在教材征订上,不再根据班级人数或专业人数实施,而是根据选课人数,确定教材数量,对教材征订的现代化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在教学管理上,上课学生不在是同一班级,而是跨学院跨专业跨班级的混合学生,这种变化有利于推进线上教学管理。在考试管理上,学分制也突破传统的大统一考试,将考试权从学校归还到教师手里,有利于教师根据课程个性化的组织考试。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的衔接层和交换共享层,同时也是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2]。本文主要对湖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图库一体化技术进行探讨。

3.4 改变财务管理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费金额不同,学校只能统一收取注册费,因此在学费收缴上,不再按照统一的费用标准划扣,而是由选课学分决定的费用需单独核算,分别扣费。这一变化就促使财务管理部门改革制度,创新收费模式,提出更加方便快捷的学生缴费途径,甚至完成可以推出选课与缴费同时完成的在线选课缴费系统,减少了财务人员收费的压力。在学生退费问题上,由于每个学生的教材核算都是独立的,促使财务管理系统的构架,即采集每个学生的信息数据,独立核算出退费金额。

3.5 创新学生管理

学分制的改革,促使班级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寝室文化越来越浓,使得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在班主任管理上,传统学生管理是按班级管理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所有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于学生学习计划完全统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学分制管理后,班级学生学习规律不统一,对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全员育人的思想将会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通过全员育人替代班主任思想教育将成为主流。学生管理的重点,将从班级管理,转换到年级管理或寝室管理。在各类评比上,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各类评比是班主任组织完成,学生统一参加各类活动,相对评比比较方便。在学分制管理下,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更加分散,这就促使学生管理工作也从面上管理转变到点上管理,也会促使学生管理向网络化现代化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第二课堂发展的更加完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