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四有”促“三有” 持续深化“走转改”

时间:2024-09-03

◇ 熊克芳

以“四有”促“三有” 持续深化“走转改”

◇ 熊克芳

如何使“走转改”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种常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行动,在持续深化“走转改”中锤炼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城市党报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制度引导,是深入践行“走转改”的有效途径。

走转改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寄语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如何使“走转改”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种常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行动,在持续深化“走转改”中锤炼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乃是城市党报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党报“走转改”中需注意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自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城市党报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广大采编人员蹲点采访、深入调研,在躬身接地气中,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鲜活、有质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了与基层、与群众的距离,锤炼了采编队伍,提升了办报质量;广大采编人员在“走转改”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从中获益良多。

“走转改”活动实施五年来成果日渐凸显,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形式化。由于对“走转改”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惰性作祟,一些记者习惯于电话、网络这些便捷的采访方式,认为身处这样一个“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不需要费时费力走基层、到现场;有的记者虽然身在基层,心却没有沉下去,看似“身临”其境,实则只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下去后听介绍、拿材料,抱着交差的想法,稿件一交,完事大吉;还有人觉得深入基层写稿成本高、效率低,耗时费力,性价比差,不愿意、不积极走基层。如此而来的稿件必然缺乏新意,缺乏真情实感,也难以吸引人、打动人。

碎片化。在一些编辑记者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走基层,走一线,无非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即可,因而仓促上阵,无备而走,对所要去的地方和所要采访的对象缺乏了解,下去后“盲人摸象”,摸到什么算什么,捡到篮子里都算菜,这样一来,看似走了看了,可写出来的稿件浮于表面,就事论事,只是加了一点现场佐料而已。这使得一些冠以“走基层”之名的稿件流于琐碎化、浮浅化,一线的“画面感”有了,却并非鲜活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基层新闻”,而成了一般的“基层见闻”。

简单化。有的城市党报把出动多少领导、派出多少编辑记者、耗用多少版面作为对“走转改”活动的重视;有的眼睛光盯着“走”,把“走”了多少天、去了多少地方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依据;还有的以刊发报道篇数多少作为评定成绩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编辑记者走基层写稿件追求数量忽视质量,一些“走基层”稿件写作中的机关腔、材料话并没有明显改观,作品没味道、没嚼头。

这些倾向和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制度引导来加以转变和改进。

二、以“四力”促“三有”,在“走转改”实践中提升能力锻造精品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走转改”是避免记者成为“宅记者”“电话记者”“网络记者”的灵丹妙药,是传统媒体增强公信力影响力、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道。在深化“走转改”实践中锤炼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应当成为每一位新闻人的责任和职业追求。

锤炼“脚力”。“脚力”,亦即迈开“双脚”深入基层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转改”,“走”是基础。新闻界有句名言:“脚板底下出新闻。”普利策说:“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拼材料,不可能得到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细节,不可能写出深入人心的报道。只有“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才能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把现实情况、群众心声挖掘出来,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强健“脚力”的目的就是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事实证明,越接近、越真实,越贴近、越出彩。谁愿意多走基层、常深入一线,多掌握第一手活生生的素材,谁就能多收获一些粘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精品力作。

锤炼“眼力”。“眼力”,亦即观察力、发现力。对记者来说,眼光敏锐是基本功,是必备素质。有眼力,才能在世态万象中捕捉新闻,发现闪光的人和事,才能在繁杂信息中发现真相、发现价值、发现内涵与本质。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不同的记者去写,效果一定不一样,区别就在于眼力。眼力取决于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取决于对“上情”和“下情”的深刻把握。胸有千峰万峦,才能画好一山。找准“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带着感情走、装着问题走,深入基层采访挖掘新闻才能明察秋毫、见微知著,才能左右逢源、“走”有所得。

锤炼“脑力”。“脑力”,亦即思维功力。我们说基层是新闻的富矿,但如果对基层得到的感性生动的材料不加以深入、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难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难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新闻报道也就难免失之于浅、失之于偏。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鼓励报纸工作人员多动脑、多分析。作为记者,贵在多思,如是,才能以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丰富报道内涵,才能既见点又见面,既见成绩又见问题,把体现党的正确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反映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在真实记录中反映主流,在聚焦时代中展现美好,在传播信息中传递思想。

锤炼“笔力”。“笔力”,亦即好文风的呈现力。改文风是“走转改”的关键,“走”和“转”的成果成效,最终要在记者的笔力下呈现。好文风,不是简单的“现场实录”“原话照录”,更重要的是要把抽象和宏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要用读者身边普通人生活变迁的小故事来折射城市发展、时代进步的大主题,善用多用群众的语言反映民生、表达民意、体现民情。这就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走到基层去、走到人民群众中去,用老百姓的语言表达思想,用群众视角报道群众实践,写出让“领导满意、专家好评、群众认可”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强化制度引导,增强“走转改”常态化的动力

“走转改”是城市党报一项持久的工程,要形成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必须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保障和激励广大采编人员更积极地到基层去,到一线去,自觉践行“走转改”。

——组织保障机制。“走转改”不是一阵风,也不是一时一事的阶段性工作,城市党报需要不断完善相应保障机制,来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纸媒经营收入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城市党报必须迎难而上,拓展报业发展的新路子,想方设法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为走基层的采访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让采编人员放心、舒心地走下去、沉下去。还要加强组织协调、采编联动,进一步拓展“走转改”平台,让更多的栏目、版面成为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的载体,使来自基层一线的精品佳作得到优先选用、及时刊发。

——考核激励机制。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评优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把考评结果体现在计酬分配上、体现在人才使用上,不让深入基层、勤到一线的人吃亏。大同日报社在月度稿件质量考核打等计酬中,对来自基层一线的精品佳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分”,A稿、B稿分别按300元、200元计酬,并酌情为记者核减当月的工作量,激励记者多下基层,安心做好基层报道。同时,在职称评定、新闻奖评选、推优评先中向长期深入基层的记者倾斜。

——选题带动机制。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大同日报社坚持选题带动机制,实行由社重大题材报道组按月定选题、定人员、定交稿和发稿时间的“三定”责任制,将重点选题与日常选题相结合,让记者带着选题下基层,带着思考下基层,进一步培养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写新闻的意识和习惯,在“走转改”实践中提升对国情省情市情民情的认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对实践的认知,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和“钉钉子”精神,学会在基层富矿中抓重点、抓“活鱼”、出精品。

(作者单位:大同日报社)

(责任编辑:青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