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时间:2024-09-03

◇ 《山西经济日报》高级记者 郑亦工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 《山西经济日报》高级记者 郑亦工

新闻作品大多只有一天的生命力,充其量,也只有一时的生命力,宛如昙花一般,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这些新闻稿件时,总有一些事情,总有一些人,让你久久难忘,甚至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记者独有的体验,值得分享。

我从事新闻行业已经20多年,做过一些轰动中国的新闻报道,正面的、负面的都有,最让我难忘的是塑造右玉精神的那组稿件的写作,我觉得自己是在描述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我心中总有一股激情在澎湃,总有一股火焰在燃烧……

一、一位难以忘却的母亲

2007年5月底,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我所在的《山西经济日报》与其它四家省级媒体的记者,对全省若干单位作风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推动全省干部作风的转变。第一个要报道的对象就是右玉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终于使得解放前这片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

报社领导把这个任务落实给我。就这样,我们十几个记者坐车,从太原直奔朔州北部的右玉县。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们乘车去杀虎口镇采访。杀虎口是明清晋商兴盛时,晋商北出山西的最后一关,再往北就是茫茫塞外了。遥想当年,这里商铺云集,寺庙林立,人声鼎沸。可惜后来古代建筑大多毁于战火,让文人骚客感怀不已。山西民歌所唱的“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泪花流……”中的那个让多少山西女人春晓梦断的西口就是这里。

我记得出发时,天空还能看到明晃晃的太阳,车走半个小时后,天空就阴云密布,接着雷鸣电闪,大雨如注,继而,黄豆大的冰雹就扫射了下来,打得车窗玻璃直响。

我们到了杀虎口镇的政府办公地,坐下来还没等喝上一口水,雨就住了。正在此时,突然间,我们就听见院子后墙外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乡干部来不及走前门,直接从后墙翻了出去,我也跟着跳了出去。才知道,一位妇女被洪水冲走了。我们和村里的人沿着河一直跑,想把她救上来,但是一直跑到邻近的内蒙地界,也没有发现她的踪影……

二、三战黄沙洼,上千人栽了两年树,只活了几棵

2007年5月的一天,经过五六个小时,我跟着一大帮子记者再一次来到了右玉。车在右玉的山岭间穿梭,我感觉右玉更绿了。很快,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采访之中,我这才对右玉的绿化历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采访中,人们对我讲起了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抗日战争时,他就在这一带打游击,1949年6月,这个35岁的年轻人被党派到右玉。迎接他的是昏天暗地的一场风,一时间白日如夜,屋子里不得不点起了油灯。

严酷的现实让张荣怀感到震惊。原来这里濒临沙漠,为天然的大风口,全县只有零星的8000亩残林,森林覆盖率仅有0.3%,难以挡风。有句民谣说:“山山岭岭和尚头,千沟万壑没水流,水旱风灾年年有,十年倒有九不收。”这里土地已经沙化,一亩地只打38斤粮食,全县4万多口人要生存,要温饱,怎么办?张荣怀与县长江永济手拿军用地图,身背军用水壶,徒步穿行在河道山岭间,开始了调查研究。

其实右玉并不是天生的半沙漠状态,我后来翻看县志才知道,上溯几百年,右玉应该是个林木茂盛的所在。因为当地庙宇里所用的合抱之木,均出自右玉。但自秦汉以来,这里成为边塞重镇。明朝中期,为便于瞭望,防备蒙古骑兵突袭,明军每至秋季放火焚山,最终毁坏了茂密的森林,同时大肆地垦荒,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终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

也正是在恶劣的现实面前,张荣怀和县委一班人选择了植树造林。这是一幅改天换地的宏伟蓝图,这个实事求是的主张得到了干部们的热烈响应。

右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掠夺自然、自食苦果,到恢复植被、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向人与自然的共存。

从此之后,右玉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在右玉,我采访到第4任县委书记马禄元,从1956年起,他在右玉整整奋斗了10年,执政思路也是大力植树。

梁威绿色工业园区

“走这条路,实在是被生存环境逼的。这又是最现实的选择,是对未来负责的选择。”这位白发清癯的老人连连叹息,“那里的风太大了,老百姓种地得戴上风镜,把眼睛严严地罩住。今天埋下的种子,明天就被风刮走了,连那么大的土豆籽都刮得干干净净。不种树,怎么挡风?不挡风,百姓怎么生活?我当县委书记,必须带领干部群众种树,没有别的选择。”马禄元说。

在右玉,我慕名寻访黄沙洼。昔日这座流动的沙丘,已被茂密的森林锁在脚下,早已失去黄沙蔽日的骄狂。来自蒙古高原的风依然那么狂烈地吼着,但在这里,沙土不起,只有阵阵森林的涛声,那是片片绿叶的掌声!

十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但右玉人民仍然立碑纪念这段不向大自然屈服的历史,三战黄沙洼的精神给当地百姓以改天换地的勇气。

三、为写这篇稿件,我的头顶秃了两块,有鸡蛋那么大

我们结束了采访回到了太原,我带着感动写了一篇大通讯,我们每个记者的稿件都被送给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王清宪过目,很不幸,我们所有人的稿件都没有过关。

王清宪曾经是人民日报记者,曾经在很年轻时,就成为范长江新闻奖项获得者,是搞新闻的行家。他给我们这拨记者讲了他对深度报道的认识,讲了他对右玉的认识,希望我们能够拿出更好的篇章。

我又把稿件推倒重新写了一版,这一稿,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使用了更加丰富的细节。

王清宪把我们叫到宣传部开会,我们的稿件已经再次送他审阅,谁都不知道能不能过关。开会时,他要求每一个记者就自己的稿件,做一个十分钟的简短陈述。

我讲了我的稿子,他很认真地听着,只说了一句话;“有点入门。”

那天会中休息时,一位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的一位老者,走过来对我说,你散会后留一下。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心中有点忐忑。散会后,这位老者告诉我,他们看过我的稿件了,决定在我的稿件上继续修改提高。这位老者就是时任山西省记者协会主席的任思霖,他以前是山西日报的总编辑。为了让我有提高,王清宪也把他自己的新闻作品集,签名送给了我。

我”落入”了两个文章高手的手里,那段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每一次,都是由任思霖具体指导我如何修改这篇文章,然后送王清宪修改把关,然后,我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下一轮修改。他们俩对这篇稿件的要求太高了,我不得不反复修改,不断突破自己。突不破,就不停地挠自己的头发。

有一天,我实在改不下去了,就去理发,想让头脑更清楚一点。理发的是一个小姑娘,很温柔地对我说:“大哥,我们这里有进口的生发水,效果很好,两百元一瓶,要不给你用点儿?”

我很诧异,我父母给了我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哪里用得着生发水?没想到小姑娘说;“大哥,你的头顶秃了两块,有鸡蛋那么大。”

我一摸,吓了一跳,还不到四十岁,就真的秃了,全是这篇文章害的……

四、飞鸽牌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

我觉得这样折磨下去,突破不了自己,决定返回右玉进行更深入的采访。这一次,我是海量采访,试图从不同群众的叙述中,还原当年的历史真相。我听到越来越多的右玉人,跟我讲起1975年上任的第11任书记常禄,人们称他为“树书记”。

我见到过常禄的照片,他身穿军装,正在挥锹植树。

他出门下乡随身常带三件东西:修理树枝用的剪子、量树用的尺子,还有望远镜。凭着望远镜,他经常驱散啃吃树苗的牲畜,多次抓住了破坏树木的人。他对绿化右玉是那么执著,每年植树,他都要带着老婆孩子齐上阵,当得知自己即将调走,仍率众上山植树,作为离别的礼物……

现在,我们觉得一任接着一任干,按一张蓝图干到底,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确实,右玉解放以来,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能够坚持植树造林不动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事情,对这种坚持造成冲击。

人们告诉我,初到右玉,常禄下乡调研,发现有80万亩宜林地急待绿化。一些好心人却劝他,“这些年粮食上去戴红花,其他上去没人夸。植树周期长,见效慢,出力不讨好。”“县委书记是飞鸽牌干部,在哪里也干不了几年,你要多抓些见效快的事情,要不然,对上对下都不好交账啊。”

矛盾中,常禄在庄窝坡公社碰见了64岁的老汉曹国权。老汉没有儿孙,却从建国以来植树不止。文革期间,即使别人砍他的树,他也照种不误。“他砍我栽,长大还是个东西。”

“你没有儿孙,这树是给谁栽哩?”老婆埋怨他。

“曹村的后代那么多,给他们留下不是很好吗?”曹老汉说。

常禄非常感动,“您老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我们帮您解决。”

“我粮够吃,钱够花,没啥困难。常书记,我倒是想,集体能不能给我批点地,让我死前再给人们栽点树,挡住这狗日的风沙。”

常禄感动得几乎流出泪来,由此坚定了大规模植树的信念。“飞鸽牌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这是他的口头禅。

常禄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我把他的故事添加到突出的位置。任思霖看到后,也非常感慨,说:“好一个无法对子孙后代交账!”这是什么态度,这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这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是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够经得起人民的检验,都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本着这样的原则,右玉的领导干部不为风云所左右,坚持绿化不变;本着这样的原则,他们能跑好自己那一棒;本着这样的原则,他们甘愿做后来者的人梯!”

后来,经过连续七轮的修改,这篇名为《为什么58年植树不止》的稿件终于发了,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山西新闻特别奖,为省委随后开展向右玉学习的活动,作了舆论铺垫。

稿件发了,我的头发也长出来了。同时我感觉文章功夫见长,好像以后用心写的稿子,都长了骨头。这要感谢王清宪和任思霖对我的严格要求,至今,他们给我修改的稿件,我都仔细他保留着。

五、每一个说到毛永宽的人都眼含着热泪

我以为这件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两年以后,山西省纪委要继续深挖右玉这个典型,想要提炼右玉精神,带动全省干部作风转变。

省纪委常委弓跃和任思霖具体负责文字稿件和电视专题片的统筹,我又被叫来负责写作新一版的典型通讯,并为山西电视台的专题片做些文字工作。山西电视台第一轮派来的是许凌云和陈霞等骨干记者。

我再一次重返右玉,开始对几百人进行地毯式采访,我总是梦想着,找到新的人物新的细节,让我自己能够先于读者获得感动。

毛永宽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在改造山河的奋斗中,有多少人奉献了青春,甚至牺牲?在右玉,朴实的百姓不仅向我们讲起那些书记、县长种树、护树的故事,而且也讲起毛永宽,来自威远堡的年轻的党支部书记。是的,他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年轻。

1972年,22岁的毛永宽就当上了威远堡的村支书,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这个年轻人带领群众栽下了十几万株农田林防风固沙,并平整土地兴修水利,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终日为老百姓的生活忘我地工作,终于累倒在苗圃里。

右玉县给他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葬礼,二十八个老百姓抬着他的灵柩,绕着他所奋斗的威远堡做最后的告别。在坟头,人们给他烧纸,毛永宽夫人就提出来了,说折上张铁锹烧了吧,他活着一直离不开那张铁锹,死了,下了地底下还要铁锹呢……

六、寻找真实的细节是辛苦的,有时也是危险的。在大雪天,我们的车掉到了沟里……

右玉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每一个记者,我们则力争复原当年的真实的历史。用真实的细节,展现质朴的力量。

有一天,我们正在宾馆门前等山西电视台的朋友结束采访,一道回太原。好容易等到山西台的采访车开了回来,只见许凌云,从车上下来,一只手拿着什么东西,快步跑过来。到近前才听见她欢快的喊声:“弓书记、郑亦工,给你们个好东西,你们猜这是什么?”

那是几个黑球球,扔到煤堆里找不见。我掰开了,里面焦黄,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原来是土豆烤糊了。

“你们尝一尝,香吧?”许凌云热情地说。

“香,”我一边啃一边说。“你不是去拍片了吗,怎么想起烤土豆?”

“我们为了拍出当年的场景,搞了个真实再现。组织一些老乡栽树,并按照当年的样子,在山上烤土豆,当午餐。你猜土豆是用什么烤的?”她卖了个关子,看我们不解地望着她,哈哈大笑起来,“是用马粪,吃起来香吧?”

马粪烤土豆?闻听此言,我一阵子反胃。但这就是当年右玉干部群众植树时的午餐,当年的条件就是这么艰苦,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许凌云也亲自品尝了这样的土豆,以找到当年的感觉。

寻找真实的细节,不仅是辛苦的,有时也是危险的。

那一天,我永远会记得,因为,第二天,就是我女儿十二岁的生日。

那天早晨,我们从右玉县城起身时,天上就下起了小雪粒。我没有坐前面的车,而是坐在后一辆车上,那是一位朔州市纪委干部开的现代轿车。

大伙儿开玩笑说不让我上那个干部的车,说他是新手,水平不行。我见那位干部并不服气,也就不以为意,上了他的车。

他的车开的还是挺稳的,跟在前车后面不紧不慢地走,我们俩一路上还讨论着采访上的事。眼见得雪就越下越大了,慢慢的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了。

他的车开的很慢,不超过四十迈,但是在一个转弯处,我还是明显地感觉到了车子在打滑。他更加放慢了车速。这么又走了十分钟,在一个转弯处,我们的车已经掉到了沟里。

那是一个六七尺深的沟,有个挺陡的斜坡,我们恐怕是顺着斜坡冲下去的。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眼见着车头像是一辆坦克,一往无前地撞了下去。沟里的景物像山一样朝我压了下来……

幸好,沟的下面是一片苗圃,有一圈铁丝网围着,铁丝网是由水泥桩固定的,我们的车头连续撞击到了几根水泥桩,最后被铁丝网拦住了,斜插在沟里,险些翻过去,来个底朝天。

我们小心翼翼地从正驾驶的门里爬出来,生怕把这辆车弄翻。当时,副驾驶的门完全被铁丝网封住,打不开了。

那位干部的头碰在车窗上,流出了殷红的血,而我除了爬出来时,被铁丝网挂烂了裤子,自己一根毛也没有伤。

我们的车,后来被交警队吊了上来,交警队长说,你们命大啊,这样掉到沟里车都没翻,真是奇迹。

我当时一点也不恐惧,还感觉到好玩。但是第二天早晨一醒来,就感觉自己正坐在副驾上,朝着沟底撞去,沟里的景物像山一样朝我压迎面冲过来。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惊悸,才感到后怕。

以后,我很少在雪天乘车了,心里总有抹不去的阴影。但是,我还是在又一个大雪天来到右玉,陪着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补拍镜头。这一次,我给冻感冒了。

我一个人待在宾馆里,翻看着新找到的资料,我作为电视片的撰稿,就像一个矿工一样不停的寻找着新的金子。突然,一幅民国时期的照片跃入眼帘,那是几个民国时期的人,站在一个叫做风神台的地方的合影。旁边有一段游记性的文字注解,大意是说这座风神台,建在右玉老城东北的山坡上,今天看来只是一座土丘。从台上往西南俯瞰,右玉老城像扇面一样展开,而风神台恰恰位于扇柄之上。古人曾选择在此立庙,意在请来风神,镇住风沙。

我突然间就来了灵感,这里曾经是香火缭绕的庙宇,多少个狂风肆虐的日子,右玉百姓祈求风神,捂住风葫芦的口,但是,他们的愿望却从未实现。而如今,正是共产党人带领他们实现了求神拜佛都无法实现的愿望,这是多么好的反证啊!我立即打电话给在外面采访的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这个镜头后来成为电视片中精彩的一笔。

七、一个地方媒体的记者,能够参与推出这样一个全国典型,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右玉,我曾经采访过植树模范伊小秃,当年他已经88岁了,当他还是一个放羊娃的时候,他的家乡正是日伪与八路军反复争夺的拉锯点。在残酷的斗争中,伊小秃和乡亲们选择了跟党走,成了一个民兵。解放后,他们又在党的带领下,放下枪杆子,拿起了植树的铁锹。

我问他为什么要跟着共产党走,他说党当年带我们赶走了日本人,解放后,又带着我们赶走了风沙,所以我们要跟着党走。这就是一个右玉百姓最朴实的话,我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于他的内心。伊小秃的手的骨节非常粗大,因为常年植树,变形了。

我曾经跟弓跃就文章进行过许多次讨论,我告诉他,我采访的越深入,我就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右玉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的奇迹背后,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带领群众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他说,那你能不能写出一篇像穆青的《县委书记的版样焦裕禄》那样的好文章?他写的是一个县委书记,你能不能写好一群县委书记?

这真是无比艰巨的挑战。

我为此仔细研读了许多重大典型的样板稿件,发现了许多新闻名家的写作技巧,随后,我把这些技巧用在了第二轮右玉典型通讯的写作中,用在了电视片的撰稿中。后来,这个名为《为什么能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稿件获得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的第一名,这部电视片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的一等奖。

一个地方媒体的记者,能够参与推出这样一个全国典型,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后来,我还被省委宣传部安排,参与右玉展览馆展陈大纲的再设计,我把更深的感悟,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顺便说一句,就是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我后来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我在右玉看到了那么多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