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盛 夏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湖北宜昌 443000)
大学生德育建设主要依托于各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思想的同时,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治方针、政治思想。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而人文素养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的重要一环。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建设社会做下良好的铺垫。因此,人文素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1]。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君子”“竹”等文化形象,反映了在儒家思想下对于“品格”等人文素养的追求。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预备军、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因而更需要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可以分割为两个词语——“人文”与“素养”。所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是人类发展历史来的智慧积淀,体现为一种重视人的价值观,体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素养”是在知识的灌输、环境的熏陶下,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样的解释下,“人文素养”似乎显得十分宽泛。但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来说,“人文素养”可以解读为“尊重人性为本”的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2]。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的构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一步步建立起牢固的人文素养。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并定位自己。只有先学会“尊重自己”,才能展开人文素养的构建,因为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性为本”。因此,大学生只有先学会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学会认识别人、包容别人。第二个层次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人文精神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因此,大学生在学会尊重自己后应当追求人文精神,尊重他人。第三个层次是:构建起人文素养。在完成上两个层次之后,当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在实践当中不断内化于心时,人文素养就得到了最终的建立。
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在于“人”,而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教育对于其成长为一个多元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一生的价值观念种下种子。对于党、社会、国家来说,思政教育下的人文素养培养打造优秀的接班人,因为只有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正确的三观、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才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从另一层面来讲,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有专业能力的“才人”,更要是有道德、有追求的“德”人。当今社会对于两种品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项是“诚”,另一项是“德”,可培养学生的“德”的重要性。
形成道德、诚信的思想,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体现在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之中;将人文价值中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融入人格、气质、修养之中,使其成为支持其长期发展的稳定力量。这对于促进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开阔视野、培养人文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与工作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思政课教师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人格的培养。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所讲:“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如果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人格的培养,可谓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进行“德育”,帮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这也是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要“君子儒”,不要“小人儒”[3]。
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但是当下却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大学生自身方面、当下社会环境方面。
首先,思政教育系列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学生是在一种“被强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的。与此同时,很多思政课教育仅仅是“走个过场”——老师不用心教,期末划一划重点,一门思政课就草草结束。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用心去学习思政课程,体悟其中的人文素养。
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很多大学生对于“精神食粮”已经失去的敏感性,甚至很多学生对于精神教育、人文知识嗤之以鼻,并且将自己的心灵封锁起来。很多学生过于功利,在课程学习中只追求“分数”“绩点”,而不愿触及一门课程的思想教育核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在思政教育课程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也无法学到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人文素养”。
还有一点原因,当前社会趋向于分工越来越细的专业化,学生也越来越趋向于在一个方向走得更远,并因此获益。因此,在这种越来越深入的大学专业化教育之下,学生很难在专一方向努力的同时兼顾其他方向,因此,很多大学生对于人文素养教育、思政教育抱着一种“得过且过”“浑水摸鱼”的心态,无法真正走进思政教育的内涵。
就社会大环境而言,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世界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科技技术进步、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由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网络媒体的不断发达,很多学生缺乏对“真理”的认知和探索的动力,也失去了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动力。一些学生对网络产生心理性依赖,过度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获得了满足感,同时导致其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探索心、好奇心。
同时,当前的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对“价值”“道德”的认知发生了扭曲。在网络尚未普及时,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塑建大多来自周围的环境,如老师、同学、家长、大众传媒等。经过这些渠道传播的信息,可以说是被“过滤”过和“筛选”过的信息,其中包含较为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少是无害的。而当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因为人人皆可上网,人人皆可发言,这就会导致一种现象——针对某一事件会有多种观点和角度的激烈交锋。而在匿名的网络上,人们往往会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马甲”,肆意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为道德的约束所限。因此,我们时常在网络发言中看到其中蕴含的各种错误、腐朽、偏激的观点。在这样多元的网络文化之下,大学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冲击,失去对人文素养的追求。
另外,网络文化的低俗性导致很多浅薄的文化娱乐展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在网络媒体中,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人在进行着文章的写作、视频的拍摄、媒体的运营,同时出现了很多“快餐文化”。因此,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网络上“偏颇的认知”“媚俗的文化”“无聊的热梗”。这些自媒体的发展在无形之中侵蚀着大学生的认知,使其失去自己的精神性,被网络热潮所裹挟,而蕴含在思政教育下的人文素养培养难以进入大学生的心灵对其进行指导和改造。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首先需要转换思政课程人文素养教育的主体,即要将学生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体。在笔者看来,当前很多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并非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成绩为标准。因此,要抛开“系统培养”的纯理科思路,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在上述问题的叙述之中不难看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以教师的要求、知识为中心,而不管学生的需求、个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体,也就意味着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而将自己放到客体的位置。教师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将其融入思政教学细节当中。
对于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就是——还给大学自由思考的权利,让学生成为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培养人文素养的主体。目前,很多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质上是不让师生“胡思乱想”。但是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就是不断否定再否定的过程。真理越辩越明。故我们应该鼓励大学学生自由思考辩论,在辩论中确定坚定的信仰。
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所谓人文素养教育绝不单单是对大学生的“文化灌输”,而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灵滋养,要帮助大学生“立德”,因为只有先“立德”,才能再“成才”,否则将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危害。
要在思政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学习习惯、心理品质,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人。如何更加扎实、深刻地培养学生这些品质呢?毫无疑问,要进行心灵之间的贴近。
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观察他们心灵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在这个过程中淡化教育的痕迹,而是以一种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对话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灵性、教育学生的仁性,进行深入的精神性引导。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潜心交流,交流是两个灵魂之间的对话。
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表现出热情和兴趣,并表现出很愿意和孩子沟通。教师也要做到不打断,不批评,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说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学生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体会他们的心声,感受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需求和向往,并给予最大程度的鼓励和支持,这就是精神引导最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思政课教育存在“古板”“乏味”、课堂互动不足、教师不用心等问题。因此,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当多针对思政课本中需要着重理解的典型问题旁征博引,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以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带动大家理解学习。大学生的思政学习更需要思维的碰撞,而非单纯的记背。
另外,在考试方面,考试内容应当多以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为主,以主观题为重,鼓励大家灵活分析问题,而非盲目套用背诵的字段。在笔者看来,大学阶段考试导向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考试形式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的一大重要目标,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是真正实现人本思想的关键一环。在正确的人文素养教育下,高校能够培养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当代大学生、时代接班人。而针对当下人文素养教育不足的情况,应当着眼于“主体性原则”“精神性引导”“教育方式创新”这三个方面,积极对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教育转变,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面贯彻“人本教育理念”,培养党和国家的接班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