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形结合:开启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金钥匙

时间:2024-09-03

童永安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建昌小学 江西九江 330300)



数形结合:开启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金钥匙

童永安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建昌小学 江西九江 330300)

摘 要: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是其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用数形结合方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的图形、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数形结合是开启教学智慧的钥匙。在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估算,理解概念,突破算理,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形结合 数与计算教学 思想 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强调学生经历知识的自主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悟和体会数学思想。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是其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对应、数形结合、假设、猜想、列举、推理、转化、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集合、符号、抽象概括等。用数形结合方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的图形、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是直观与抽象,感知与思维的结合。可以说数形结合是开启教学智慧的钥匙。

下面具体谈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对这些极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数学内容的教学,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隐性的数学本质显性化,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形结合,发展学生数感

在学习中通常以直尺为原型,逐步经历从“数尺”到“数线”再到“数轴”的过程,把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起来,数可以视为点,点可以视为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顺序和大小。

在教学“负数的大小比较”时,我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的排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0”在数轴上的特殊位置,以“0”为分界点,“0”的右边是正数,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越来越大;“0”的左边是负数,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越来越小。借助数轴形象感知数轴上的数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实现对数的结构的整体建构。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估算

在教学抽象的“数”时,往往要借助于直观的“形”,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丰富学生对数的形象感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区别近似数1.5和1.50,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我就设计了如下数轴:

由于数轴实现了数与形的联系,将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形的内在关系,从而使抽象的数有“形”可依。通过借助数轴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近似数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l.54之间,而近似数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之间,范围小了,所以1.50比1.5更精确。之后又追问:近似数是1.500的四位小数的范围呢?近似数是1.5000的呢?拓展思维,并渗透了极限思想,学生能感受到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近似数的精确度越高,也就破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数形结合,理解概念

“倍”的学习使三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小学生学习“倍”的知识感觉非常困难。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建构倍的直观模型,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通过感官操作,将图案与具体实物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量有几个标准,就是标准量的几倍,从而由已有知识认识“倍”的数学概念。数形结合在这里体现的是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数与图的相互转化来明确两个比较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使他们很快就触及概念的本质。

四、数形结合,突破算理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可以说计算贯穿学生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始终。小学生在低年级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这一思维特点,学生在开始接触计算时,是很难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的,其往往通过数形结合来理解算理。如学生在学习退位减法时,学生需要借助图形来理解其中的意义,如下图,15 -9这一退位减法中,学生借助图形来理解算式的意义,其中的算理在图形中也一目了然。再如下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学习笔算除法时,教材在处理42÷2时,首先借助于42根小棒分成两堆的图示分解来帮助学生理解42÷2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引入短除法,结合图形来学习短除法,数形结合理解其中的算理。

五、数形结合,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中低年级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尚浅,更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化繁琐为简单,变易错为准确,找准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正

确解决问题。例如,解决行程问题时,常用画线段图、标数据来分析、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志强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玲玲中午回家吃饭。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些?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教师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能正确指出小华、小芸每天上学和回家各走的路程,然后在师生问答互动中完成简洁的线段图。如下:

借助直观、形象的线段图,学生很快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这里明确指出了数形结合的价值,并揭示了数形结合的本质。数形结合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接受数形结合思想,并使之成为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

引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ISBN978-7-303-13310-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ISBN978-7-303-1388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