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湖南省宁远县仁和完全小学 湖南永州 4256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容置疑,这门课程在儿童学习生活中极其重要,不是无足轻重,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目前,农村小学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把它作为“杂”课,边缘化,可上可不上,上课也只是应付了事。教师没有充分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基本观念、设计思路,更没有在教学中实现课程目标。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有的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放任不管,不提示方法和步骤,甚至不安排时间开展活动,自主学习盲目低效,名存实亡。有的教师只注重课堂传授,没有按课标要求“因地制宜拓展教学空间”,没有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囿于教材,照本宣科……凡此种种,教法单一生硬,内容枯燥干涩,没有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融为一体。
那么,如何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活”起来呢?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师要胜任角色,必须在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广泛涉猎历史、地理、政治、科学、时事等知识领域,让自己更丰满,让课堂更精彩,真正实现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活”起来。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品社课的实效性。
课程标准也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周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
教学中,要灵活选择活动化教学方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把思想道德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从而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多地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增加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榜样感染法、情景教学法、故事启迪法、道德辨析法、行为训练法、讲述谈话法、对照比较法、讨论交流法等。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在教学《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距学校较近的宁远文庙,要求大家写一篇导游词,并在课上当小导游作介绍,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大地上的古建筑比比皆是,它们展现着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见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此一来,学生兴趣高,印象深刻,品德形成水到渠成。
在教学《制定儿童网络道德公约》时,我组织大家分组展开以“网络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会,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并结合生活实际,明白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迷恋网络又十分不利,由此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法规、抵制网上的各种诱惑。通过辩论,学生的道德认识更加明确,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教无定法,但品德与社会课一定要坚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寓教育于活动中。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材虽然遵循课标图文并茂,但因学生、地域差异及时间推移、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肯定有其局限性。教学时,教师在理解、研究、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应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校中基本的资源,如教学用具、教学软件等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利用。如在《可爱的中国》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疆城辽阔、物产丰富、山川秀丽等。教学《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可以用PPT呈现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让学生了解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场景,理解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
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等,使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
社会公共设施场所以及家庭是品德与社会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离学校较近的敬老院,并为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文艺节目,激发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教育学生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地提供了教学所需的方案,但与学校、地域、学生、时代的实际会有距离,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应结合实际把教材用活,适当拓展相关资源。如教学《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课程中讲述神舟十号发射成功,这已落后于现实,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文字资料补充介绍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再如教学《从丝绸之路到WTO》,可以延伸到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适当拓展教材资源,教学内容更丰满,教学活动更精彩,品德形成更有效。
儿童品德形成与社会认知不是一朝一夕、一课一事的问题,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评价方式方法必须有利于促进品德形成和社会认知,必须科学、客观、全面,要避免简单、呆板,更不能一张试卷看成败定好坏。评价方式方法应坚持“三结合”,一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二是观察与作品相结合,观察记录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三是家庭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将家庭成员的评价和学校师生的评价进行综合,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不足与优势。
总之,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性质,才能真正让教学“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