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广西河池 547000)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高职教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把发展高职教育列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并进行科学谋划,制定战略规划。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协调发展,奠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保障,营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完善五年制高职。
在经济转轨时期,发展中高职教育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优良政策扶持下,广西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中高职衔接五年制“2+3”或“3+2”模式遍地开花。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自2013年开始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对口招生“2+3”衔接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读“2+3”五年制的中职生人数每年均以较大幅度增加。但现行仅有的招生考试制度制约中职生成长,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迫在眉睫。[1]
“2+3”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即由中职学校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学生在接受完2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3年高职教育,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高职文凭。2年中职期内开设以职业为背景的文化课,兼设高职对口专业大类基础课程,第4学期参加高职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或录取性选拔。录取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则继续中职第3年学习,期间主要针对就业岗位开设职业技能课,经培训和鉴定获取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安排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3年高职中的前2年主要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和技能培养为主,为就业及职业发展打好基础,第3年为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完成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证等环节(详见图1)。[2]
图1 “2+3”中高职衔接招生培养模式示意图
通过对广西省职业学校近几年招生规模和招生数量进行分析,在中高职前期招生过程当中,学生录取率较低,流失率较高。这主要与中高职学校之间的衔接有关,高职学校在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转段考核时,中间有一年时间的空档期,大多中职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实习或工作。同时,在实习或工作的过程当中,较多的学生放弃了进入高职学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从而选择进入社会,导致高职学院录取率较低,大量的中职学院毕业生流失。
通过对广西地区中高职学校衔接招生进行调查,整体上来看,高职学校招生专业数量有限,且大多偏向工科类专业,文科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招生专业较少,不足以满足招生学校学生的需求。同时,在招生人数上,大多对口中高职学校招生数量仅为几十人,招生数量普遍偏少,难以满足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的需求。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当中,中职学校在对口匹配方面,须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中高职学校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口的衔接难以得到批准,从而影响中高职院校参与中高职衔接招生的积极性,导致中高职衔接招生工作难以开展,且成效不太理想。
由于中高职衔接招生过程当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办学主体。双方在人才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导致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定、教学评价、实习、就业等方面很难做到整体设计。因此,在中高职衔接招生过程当中,存在较多的不统一性,导致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统一性,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3]
当前,在我国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下,招生规模和试点专业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毕业生与家长的需求。因此,为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我国急需扩大中高职衔接招生规模和试点专业数量。一方面,要在招生规模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招生规模的数量,提高招生数量比例。同时,在生源地选择上,要重点向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倾斜,提升欠发达地区招生数量和人口素质程度;另一方面,要在试点专业门类和数量上有所突破,扩大试点专业的数量。当前,试点专业类别主要以工科为主,要适当的向文科和艺术类进行拓展,将文科和艺术类纳入中高职衔接招生改革试点专业,提升文科和艺术类高职人才数量。
由于“2+3”分段阶段考核录取率低,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我国中高职高校应积极探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的招生模式。针对录取率较高,流失率较低的文科和艺术类专业,要采取全日制招生模式,以提高招生的录取率,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针对流失率较高,录取率较低的工科专业,要积极探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结合模式,通过推广非全日制招生模式,提高招生的规模和质量。此外,要鼓励各个学校采取学分积累制度等相关制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课程自主选择权,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程,并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当达到一定的学分或条件后,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高职学历证书。
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受政府制度的限制,存在较多的不自由性。因此,政府应通过相应的制度体系改革,给予中高职院校多元化自主选择权,鼓励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同时,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招生自主权,完善校内招生模式和招生制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中高职衔接招生工作。
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中高职院校应经常沟通交流,通过培训会等各种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招生的质量,并尝试建设符合我国中高职发展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设定、实际拓展、教学评价、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提升课程之间的衔接性,确保中高职院校衔接招生顺利进行。此外,要深化校企合作,可成立由行业牵头、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中高职衔接的校企合作专业理事会,专业理事会组织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指导中高职衔接畜牧兽医专业设置和建设,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4]
通过对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我国中高职学校只有从扩大招生规模及试点专业数量、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增加中高职院校参与衔接的自主权和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着手,才能进一步优化招生模式,提高中职学校知名度,缓解中高职招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为学生升学搭建立交桥,为学生幸福铺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