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和谐教学关系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4-09-03

(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1)

引言

公安院校的警体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公安类其他专业课程,是公安类学生的“求生教学”,是一种“生存之道”的训练。在日常公安工作中,特别是在进行现场处置的过程中,当基层民警面临危难险重的境况时,能够助其“一臂之力”的唯有警务实战技能——武力使用技能(体能、防卫与控制、射击、战术等)。试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长的民警,当面对重重围困,推搡追打,甚至刀斧砍杀的险境时,仅仅能够巧舌如簧是否能够转危为安、全身而退、克敌制胜?同样,各项警体技能都不合格的民警是否会和前者是一样的结局呢?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立足本校,着眼本职

无论院校的名称如何改变,公安院校都摆脱不了本身是一所“行业”院校的事实,院校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仅仅是公安系统的警察。公安院校的教学训练能否与公安实战和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实现无缝对接,这是存在可行性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院校还是用人单位,一方面会互相“指望”或是互相推诿,都寄希望于对方来完成对学生或民警的警体技能的教授和培训;另一方面认为院校的教学任务无法胜任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无法达到基层实战的要求,这都是错误的理念。

着眼于学生将来工作实际,着眼于行业工作需要,公安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搭配和调整,就能实现这种无缝对接。诚然,这需要双方加强沟通与协作,在课程设置、目标设定、标准制定、互派教员、安排实习、继续教育、函授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而切实提高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师重教,学生乐学

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尽到一个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职责即可,还要担当起一名实战教官的重任。这与古人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不相矛盾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句名言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即解决“三基”问题)。而实战教官所面临的任务是将“三基”问题融入公安实际工作中,解决的是“三基”的实用性问题。二者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显,甚至互相交融。在此提出这两个概念,并非故意将其分立,而是突出实战教官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更是提示从事这方面教学的教师需要更开阔的知识面,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一定人数的学生同时接受同一内容的训练,由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水平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会出现不同的成绩。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但这绝不是造成学生成绩“不及格”的“合理”解释。在教师的努力下,使全体学生均能够达到本课程的最低教学目标(“及格”)是完全具备可行性的,除非学生自身存在生理或其他方面不可排除的问题外。这对于公安院校从事警体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必需做到的,也是可以做到的。从事警体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具备这样的教学水平。毕竟,警体技能不同于其他的微机操作、外语应用、公文写作、数据实验,在一线实战中,后者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实施,虽然有时不能一蹴而就,但可以不断尝试,甚至允许犯错,也有推倒重来的机会。而警体技能的应用却不能如此,危情发生就在一念之间,电光石火般结束。或者警察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完成任务;或者警察受袭,流血仆地。

三、教考并重,以考促训

毋庸置疑,实战技能的“不及格”或将葬送一位风华正茂的警察的生命;实战技能的“不及格”或将使一位警察再也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对这个意义而言,警体课程的任课教师是在为每一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警察铺下生命的基石。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警体课程的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警体课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如果仅仅是用一个分数就结束一门警体课程的教学,用一个低于六十分的的数字就将一位未来的警察从这门课程里打发而去,这绝不是一个有事业责任心、同袍认同感的教师的所作所为。无论一个教师的能力大小,经验多少,只要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把教会学生当做己任,那么至少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低的教学目标(“及格”)。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那么考核作为一种手段到底该如何运用呢?或者说,作为手段的考核该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呢?究其最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懂得做人。既然如此,教师就不应该死板的进行教学训练,而要因人而因,有时需要个别施教,“开小灶”。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教授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都能够达到最低的教学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一个警体教师的职责。分数不仅仅是一个代表理论、技能水平高低的数字,它还应该是教与学的充分互动,教师付出与学生努力共同造就的一个满意评价。

结语

“教学相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方面是学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教学训练效果落到实处,这需要学生管理方、任课教师、学校保障等方面都积极作为,齐头并进方能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