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适合的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路

时间:2024-09-03

张启文

(宾县胜利中心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610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丰富多采的文明的精神生活,乃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各种综合机能的温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深感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以达到教育的目的。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跨学科,多角度,内容丰富且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的课程。教材在编写上给学生活动提供了一定场所,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必须心中有丘壑,有所选择:具体在哪里活动?怎样活动?活动的目的能否达到?根据我的经验,学生乐于进行活动的场所如下。

一、在校园中实践,激发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大量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里,学校应该是吸引学生的磁石。以往由于应试教育“分数至上”思想的影响,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的吸取量,而不注重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经常被动地吸取知识,渐渐感到枯燥乏味。学校本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在学生眼里变成了制约身心发展的地方。通常学科间互相关联的知识被忽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能补充这些不足,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事倍功半。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小小护绿队》一课中,在一段时间内,我把学生引入到校园绿地,学生分组合作观察、测量、记录数据、整理、分析,填写《校园绿化面积考察表》《校园绿化分布和生长情况考察表》,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今夕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一份《校园绿化情况考察报告》完成了。老师适当引导,适时参与,与学生共同了解绿化的意义和作用。实践课历时长,合作度高,学生有所期待,观察、思维、写作、计算、判断等能力均得到锻炼。这些能力的锻炼不是一堂语文课或数学课相比的,它一定会促进语文课或者数学课上的思维。

二、回归家庭,了解父母,学会爱的能力。

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爱自己且爱他人才能爱生活,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我们胜利中心校位于宾县胜利镇,由于地理、社会、人文等因素影响,学生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学校中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隔代抚养、寄养在亲戚家、住校,甚至独自生活。离婚的现象使单亲学生数量大增。这些特殊孩子身上经常表现出自私、冷漠、孤单、逆反、暴躁等。即使健全的孩子也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任性自私。如何指导家长与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教会学生爱的能力也是综合实践课的任务。

许多家长不会爱孩子,孩子也不知道爱家长,父母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三年级《我爱我家》一课,我组织学生了解家人,特别要了解父母。我制订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说明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意义,引起家长对学生调查的重视;我让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写信、发短信留言,让孩子知道父母非常关心自己。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观察家人,了解家人爱好、性格、工作、经历,方便的孩子直接参观父母工作的环境。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收集,分析讨论父母家人的状况,充分体会父母父母的爱和工作的辛苦。学生制作《家庭档案手册》,分别介绍每个家人的个人情况,最后介绍家人之间难忘的事情。我趁热打铁,针对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问题,我开展了主题为《我爱我家》的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家庭生活更幸福。孩子们通过视频、照片看到了父母劳动的场景,理解了父母的处境。孩子们理解父母了,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子女不再抱怨父母。如何爱家?学生心中有了数,知道了怎样做才是爱家。通过实践活动对家人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会了爱,变得阳光快乐了。爱是一个人是生活的最大的动,孩子学会爱,对自己的要求高了。他们更加爱学习、爱生活了。

三、走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我们教育学生,最终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必须从小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老师,我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希望我的学生都成为会思考、有智慧、敢于探索的人。教学《安全在我心中》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我让学生主要调查溺水、火灾、车祸、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我校距离松花江支流近,每年夏天都发生人员溺水事故。车祸的发生很多,让学生走访司机,询问交警。了解司机肇事原因以及行人横穿马路的危险。火灾无情,特别是煤气爆炸事故和森林火灾损失很大。学生调查食物中毒原因,知道有些小食品是三无产品,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危害他人生命。学生走进医院,走访医生,查找资料,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亲近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人类与自然是共存的,我们要利用自然,热爱大自然。王尔德说过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我们的家乡宾县山清水秀,但近年来河流被污染、树林被破坏、保护动物被虐杀、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我利用《保护家乡的环境》一课,让学生走进自然,体会自然的美好和谐,了解人类对大自人的破坏行为。我指导学生制定调查“家乡河流的生态环境”实践活动方案,调查河水的颜色气味,两岸的动植物种类状况,学生分小组调查,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根据调查的数据,学生理解了环境和生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生发出“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倡议。他们亲手捡拾白色垃圾,树立警示牌、制作鸟笼,为保护大自然做贡献。

总之,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就是培养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动手去做,用大脑去思考,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体会收获的快乐。在实践中探索求知,再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学科。希望所有的任课教师认识这一点,在适合的场景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