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素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时间:2024-09-03

张惠英 龙立文 杨建平

(1.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黄花中学 湖南长沙 410137;2.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湖南衡阳 421800;3.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湖南衡阳 421800)

一、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既是教师具有较好的素养、良好的素质的前提,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素养不仅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以及贯彻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具体要求。学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以及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实践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很令人担忧的。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革、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对教师的素养、行为以及人格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提升了的教师的素养、人格以及行为品格必将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开展对教师素养和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探究既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述

1.教师素养概述

教师素养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和修养。著名学者顾明远先生在《教育大辞典》认为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素养是建筑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之上,有后天进行培养、个体所受到的教育、人生经历以及生命的实践等积淀而成的。本文认为教师素养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着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素养首先是包括教师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的品质,其次是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内容构成

基础文化知识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应该具有一定深度的通识教育背景。而基础文化知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应该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才能够不断鲜活学生的生命,所以教师心理教育素养以及教育工作的人文性特点,是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文化的选择性、差别性等,需要教师学会用青少年的思维和态度看待学生,更好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正是由于网络的出现和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网络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机遇,也可以作为教师素养提高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也构成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应是具有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获得、理解、评价、取舍、教育等等。

仪表素养。仪表一般指个人的形态、外表、内在美,不仅指仪容自然美,也要求仪容修饰美,即依照规范与个人条件,设计、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在人际交往中自尊自爱。还包括仪容内在美即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仪表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仪表和风度不能够代表一个人内心的真实世界,但是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它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也是素养的外在或形式体现。教师的穿着、仪表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穿着整洁、大方能够给学生带来奋发向上的气势,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或者说具有内在感染力。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仪表素养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内容构成。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形式化

现代社会,虽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与之前相比比较重视多了,但在各个年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或者是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由于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资金缺少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比较突出,而且一些学生在咨询的时候一般都是被动的去进行咨询,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一般是向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亲人进行倾诉的多,很少是去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去寻求帮助。这恰恰就给解决学生心里健康方面需求留下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较低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在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对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或者行政工作人员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非专业人员兼职讲授或者临时担任,缺乏专业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够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解决。这些非专业人员往往理论素质较低,实践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专业等,这也就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特点。

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咨询最先开始的,这也使部分人片面认为一般精神上有疾病的人才需进行心理咨询。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引起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也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4.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高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讲座和课程教授的方式流于形式进行。虽然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教材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教材的内容比较艰涩,也不实用。并且从课程的设置来看,一些学校仅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单看作心理知识的传授,仅仅是传授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概念和定义,实用性的内容不多。教学的过程也比较单调、缺乏实践性和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流于形式,以卷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结果体现不了学生真正需求和解决问题实际水平。

四、教师素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1.教师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比较喜欢教师主要有以下的特征:教学能力强 30%、工作认真负责 19%、热爱学生 27%、性格好 24%等,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具备的这些优秀品质可以在教学、课间活动以及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进行情绪的传递,促进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与进步。如果教师在教学或者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具备这些良好素养,那么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或者拒绝、反感,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进步。例如有的教师是将学生分成分成三六九等,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培养出部分学生“优越感”,但也可能让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等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2.教师素养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为直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深的,教师在教学或者是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传播一些自己的观点,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素养良好的教师,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一旦教师的素养或者心理健康存在问题,那么就可能会波及受教育者学生,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素养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3.教师素养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升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学生、对教师来说升学的压力同样大。教师希望学生能有好的成绩,并且通过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一方面,一些教师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的言行或成绩,教师会有不同“惩罚”学生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加剧学习的焦虑感和对考试的恐慌感,使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一些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学生,在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体会到教师控制的成功体验,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和学校失去信心。因此,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有着较大的影响。

4.教师素养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构成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构成的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的程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将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增加了学生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进步和发展。

五、采取的措施

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主要是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通过对心理知识系统性的讲解以及心理健康训练,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现象,帮助学生不断深化认识自我、他我,正确理解和对待自我与他我。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师不仅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并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例如我们可以以团体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交通沟通,增强学生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素养。由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重要而明显,所以这就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素养。首先是要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其次是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增加教师的实际运用经验,再次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交流经验,探讨实践发展。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发展与与时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主体意识,有明确的职业素养与发展目标,勇于面对挑战和实践。要不断反思,既要有有爱心、也要有讲责任心,既要有知识、也要讲道德,既要有技能、也要讲经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全员育人、全面引导发展作用。

六、影响

1.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

良好的教师素养会对学生传递较少的消极影响。在教师的教导下,一些不够自信的学生,自信心也能够不断的增强,对生活充满信心,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扩展,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2.教师的教育观得到升华

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训学习,注意积累实践经验,锻炼和培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得到了升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首先是要自己了解、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增强了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其次注意积累经验,尤其是在与一些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吸取经验教训。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锻炼和培养了一些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观的改变和升华。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深化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足够和实用心理教育专业教师,留足心理辅导开放时间,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4.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培养的再认识

教师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功能与作用,还要能使社会对人的发展全面认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再认识,而且也是对自己全面发展的清晰认识,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对教师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的再认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本文主要是对教师素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张世玲.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33期.

[2]谢延龙,周福盛.教师发展的生存论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08期.

[3]肖川.思想的品质[J].中国教师 2012年22期.

[4]姬智.教育:面对差异的艺术[J].中国教师2012年22期.

[5]王永安.教师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革新2010年03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