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登华
(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校 重庆铜梁 40250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刘登华
(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校 重庆铜梁 402500)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呢?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实践的主要“舞台”。因此,在作教学反思时,我们的教学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一般针对三个方面: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1.对教材(教学内容)理解的反思。具体内容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的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否确定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
2.对教师教的反思。具体包括教学策略是否科学、教学理念是否体现教材的本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等。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有一些难忘的感受,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反省”来梳理。
3.对学生学的反思。具体包括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即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程度怎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联系的是否紧密(如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无必要)?学生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状况如何(即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学生自我学习的状况是否明白(即我学的怎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否到位?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有助于促进优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有利于提升、完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方法称为教学反思的策略。教学反思要“思”之有据。这里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现象,有些属共性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
1.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新授、深入、拓展、探究、小结整个教学环节在事理上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这时我们不妨对教材质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识的开展,事例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反馈的内容是否有反馈的功能,如果“没有”,就当跳出教材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
2.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心有时教学已经尽力了,可教学效果很不明显我们不妨与学生换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该怎样,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里需求。如讲传统京剧,可用星光大道总冠军,梅派传人李玉刚演唱的霸王别姬的片段导入,学生兴趣高昂,马上把精力集中起来,顺理成章的引入传统京剧的教学。
3.和他人比较。有些教师的教学没有特色或过于平淡,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听一听同行的课,多看看刊物上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看一看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差在哪里?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老师们都清楚,再成功的课堂教学,有时也难免出现不足和失误,有些可能还比较严重,甚至有贻误学生之嫌,抑制了学生终身的发展:如一节失败的课或教学中师生间的不愉快冲突;对学生的不当评价;课堂上学生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学习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意识不强,实效性不够;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仍是我讲你听,课堂教学过程被一只无形的手教案所牵制,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提出、情景的创设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备了教材,但忽视了备学生;重复制却忽视了创意;忠实地执行着既定的程序,却忽视了课堂中的动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很好地激发调动起来;教师跟在学生后面走或教师牵着学生走;另外还有学生和同事对某节课的意见或建议课后,对以上问题回顾、整理并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醒地意识到潜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出一些扬长避短的改进措施,使之成为自己今后教学时应吸取、借鉴的教训,从而不断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否定了以课本为中心的狭隘教育观,提倡活用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以多元的内容,丰富的活动体验,为教学注入鲜活的机制,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这一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但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教材中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景的创设,并不是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程内容在综合性和弹性上都有所加大,教材、教参为我们留有较大的余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机智的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的因素增多了,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因此,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有应用意识和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改变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给学生创设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文本作者,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在不违背教材原则的要求下,对文本能进行创造性多元理解的孩子要给予大胆地肯定,让他们更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个性。促使学生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从而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激活思考与创造的灵感,激发学习动机和探究的欲望。还要在课后及时反思,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文本更适应我们的学生。从而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无话则短,有话则长,经验加上反思,是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思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是对是错,要在教学中用了才知道。只用不反思不行,光反思不用也不行,只有二者有机统一,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是教学反思的目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反思促教,就会有矫正不良教学行为、弘扬有效教学的良机。从而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让我们都做有心人,为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反思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