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新时期背景下三本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

时间:2024-09-03

周 慧

(武汉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探讨新时期背景下三本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

周 慧

(武汉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对于三本院校而言,英语教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学生自身英语能力、师资队伍等。在新时期下,三本院校需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更适应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了目前三本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三本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

英语教学 三本院校 问题 优化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更偏向应用型,在英语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而非阅读能力。目前我国在英语人才培养上,无论是英语专业人才还是非英语专业,均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英文交流能力。本文以三本院校的英语教学为主线,分析了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策略,现报道如下:

一、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三本院校学生高考英语分数相对较低,多处于80-100分之间。加上高考之后对英语这一课程放松练习,在大学阶段英语无论是口语能力还是读写能力均有所下滑。就目前三本院校学生英语能力来看,通常只能够熟练掌握1000个左右的英文词汇[1]。同时,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自国内各地,在英语发音上可能存在一定口音,这对听力教学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受到地域差异,各个高中院校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上存在差异性,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未形成系统化。另外,受到高考模式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听力训练以及表达训练上并没有接受过规范练习,只能够对英语做简单的读写,口头表达能力偏弱,更偏向于哑巴英语模式。

2.衔接性不强

大学英语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内容与高中阶段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材编排、教学方法、课程开设时间等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可能无法及时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更倾向于应对高考,而大学阶段英语则更注重实用性教学。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多采用上世纪末出版的教学大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均处于落后状态,无法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且学生从高中阶段的记忆与读写突然变为大学阶段的听和说,在能力以及接受程度上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过渡与衔接,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

3.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现象,师资紧张问题已经不容小觑,这种现象在三本院校中更为明显。正常情况下,三本院校在招生规模上偏大,在聘用教师方面除了专职教师外,还存在数量较大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可能是从事过社会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兼职人员[2]。虽然这些兼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社会经验,但由于处于兼职状态,教师流动性偏大,高校无法保障稳定的师资力量。同时在科研经费与科研条件下,三本院校教师相对条件较为薄弱,没有充足的资金与时间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

二、教学发展策略

1.完善师资队伍

要想提升英语教学水平,首先需要对师资队伍予以完善,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三本院校应招纳高素质教师以及专业教师,并且有步骤、有计划的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展开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来指导教师提升课堂质量。在任教教师的维持方面,可从待遇着手,从教师进修、课程津贴两方面让教师看到自身发展前景。同时,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其自身需要有专业的教学精神与敬业精神,认清自身的教学责任,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英语教学多以让学生记住单词、能够写出一篇短小文章为目标。但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需求对英语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英语交流能力上更强。换言之,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在英语方面并不需要只会阅读和写作的学生,而是需要能够将英语真正应用到人际交流上的学生。因此,三本院校应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实践等多方面综合改良[3]。可大胆引进新教材,将传统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通过情境教学、小组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营造充满学习氛围的高效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英语。

3.考核模式改革

高校在考核模式上大致相同,多采用考试成绩加平时成绩的模式,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考试成绩为学期末一张试卷的所得分,平时成绩则为学生日常上课情况,例如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缺课等。在这一方面,三本院校可对这种考核模式加以改革,将重点放在日常学习中的渗透教学,更注重每一学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例如可采用月考方式,了解学生一个月期间英语能力的变化,避免出现学期末考前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现象。

4.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

之前提到,目前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需要更具应用性,教师需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翻译、写作、阅读、听力能力,让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目前我国三本院校在英语教学上,通常分为视听与读写两个模块,但受到教学课程安排限制,在读写教学上所占时间较多,学生的听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4]。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发挥三本院校的优势,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非应付四、六级考试。学校可对教学板块进一步明确,对视听教学与读写教学合理规划,加大英语的实践练习,例如可开展口语竞赛或让学生观赏英文电影,来达到对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本院校应将英语人才培养倾向应用型,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上。教师须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汲取经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需在新时期下不断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加以优化,让学生英语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1]王佳.英语网络词汇和表达的特点及其对三本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4,26(6):365.

[2]李璐瑶.情景教学法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以江城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34):150-151.

[3]王红玲,魏小陆.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8):211-212.

[4]宋晓焕.如何上好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新生的第一节精读课[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3(21):23+47.

周慧,女,汉族,1977-5出生,籍贯:湖北武汉,硕士,初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