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周育辉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广东五华 514400)
如何培养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周育辉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广东五华 514400)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重点提倡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改变自身的态度;加强实验教学,把实验能力培养与问题意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改进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培养 学生 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提出问题的质量决定着学习的质量,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性强,他们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效率也高。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去挖掘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以往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的主体性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甚至抑制学生的不同观点。主要表现在:听课、实验、作业等一切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以葫芦画瓢,不能表达他们的观点,一切都是被迫接受的,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唯师,唯书,不唯实。这种压抑、不利于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方法应得到改变[1]。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很难形成。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改变教学方法:
1.教师的实际工作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运用思维,以其能力与兴趣学习。
2.营造和谐、自由、安全的的学习氛围。问题意识的形成,要有一定的培养环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统治一切,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唯老师的观点是从。学生要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如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有自由的学习空间,要有安全的学习环境,不能给学生太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起着特殊的功效。如何把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融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1.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比重。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手段之一。它运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在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同时,注重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从中体验到类似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那种探索的愉悦感。在积极自觉地思维活动中,问题意识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2]。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是一个多维的心智和动作技能的结合体,它包括发现课题和选择课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等。其中设计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最高,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中,在教材提供的装置图中,只有气体生成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在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后,学生知道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能力而湿润的氯气有很强的漂白能力。那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实验所制得的氯气是否纯净,如何制得纯净的氯气,如何在制备氯气的一套装置中检验氯气的性质等等。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支撑,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试教育机制下,考试是评定教学成果,甄选人才等的唯一工具。在应试教育下,考察记忆知识是主要途径,记忆能力成为成败的关键,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抑制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主动性。
1.在考试命题时应减少记忆性试题,而应注重应用、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教师在指定作业时,不要完全以书本为取材范围,作业内容应力求变化,学习积分应力求弹性,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题目,鼓励学生提出多种恰当的答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对问题的多种思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构成因素。
3.以采用鼓励性评价为主。在平时的教学中,评价不应该成为区分学生等级的工具,而应该成为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工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中汲取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在犯错之后,不应该给予惩罚或责备,否则会造成学生恐惧失败的心理,而应鼓励他分析犯错的原因,引导他如何纠正错误。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必能在成功中成长并获得满足。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营造氛围”,“设计问题环境”,“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进而使他们在面临某一化学情景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问题”“怎样设法去解决”“有没有新的问题”等一连串的自我发问,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3]。当然,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教师无论实施什么策略,都要着力改变“自己是权威”的传统观念,要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哪怕是异想天开的问题,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平等地与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只有在教师不断的情感激励下,才能形成真正强烈的问题意识。
[1]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包永良.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6
[3]李宜勤.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化学教育.200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