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巍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41)
古汉语教学改革探索
刘巍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41)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是学生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理论的运用,加强古今汉语联系,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其思考,以此促进古汉语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 教学 改革
古汉语是历史语言,它以宏伟的书面形式存在于浩翰典籍之中,也以口头形式在各地方言中鲜活的存在,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素质课,是学生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古代汉语可增进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能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因此古代汉语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关于古汉语教学实践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地结合、融入一些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既可以增强古汉语教学的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水平,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某些语言学理论的同时,更让他们用汉语印证了普通语言学中一些理论、方法和规律的正确性。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提出了合作原则,并认为在一个普遍原则下面,往往可以具体分为几条特殊的准则或者次准则,因此在合作原则下面构建了四条相应的准则,分别是: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古汉语篇章中。例如在《左传?齐桓公伐楚》中:齐侯这次伐楚,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目的在自已称霸。因此,楚国派人提出质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侯这次伐楚的意图和居心楚国明知其意,却故意装作不知情,说假话,且话中带有讥讽,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而齐国这一方,齐侯既然打着天子的招牌,管仲的答话也就说得“义正词严”。他首先强调齐侯的“先君大公”得到天子的授权,接着指出征讨的范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最后,指出楚国的两人罪状:一是“尔贡苞茅不入,土祭不共,无以缩酒”;二是“昭土之不复”。所谓“寡人是微”、“寡人是问”,说得理直气壮。但是这些说辞都是为为掩盖其真正目的,话语不真实,且又是故意为之,因此也违反了质量与数量的准则。在这情势之下,楚国只好让步,却又不肯真正低头。“贡之不入”,罪小,所以承认是“寡君之罪也”,并决定改正。“昭王之不复”,罪大,所以推诱,措辞也相当强硬:“君其问诸水滨!”这句话明显是在推诿,周昭王南征楚国,在汉水被当地人设计淹死,但这件事当时己经过了很多年,现在说这事却回答“您还是到水边问问吧。”言外之意是与我们无关。这段说辞也有失真实,违反了质量的准则。双方的问答虽然针锋相对,但是总体看来,整个会话过程还是比较和谐的,都没有直言本意,直指对方的错误,这样既给对方留了颜面,也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古今汉语虽相隔年代较长,两者有一定差别,但古今汉语毕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它是从古汉语继承和发展下来的。许多基本的文字、词汇、语法等都是古今一致的。但是古今汉语也有变化,例如语法上,同是“判断句”,现代汉语中常用判断动词“是”表示,而古代汉语则直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不用判断动词“是”,关键是主语和谓语构成判断关系即可。再有,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今天虽然已经被别的词汇代替,例如“面”今天已称作“脸”,“足”称为“脚”。但这些被替代的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组合中,仍然使用。比如在今天的化妆品相关词语中,人们常用的洗面奶、面霜,而不说洗脸奶,脸霜,再有我们说去足疗,而不说脚疗。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相信可以让学生获得积累;而怀疑,才可能使学生突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其怀疑与思考。例如文选《郑伯克段于鄢》,其最后一段为:“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句子里“中”与“融”押韵,可是“外”与“泄”不押韵呢?进而讲解“外”与“泄”在古代是入声字,都是“月”韵的字,所以在郑庄公母子二人唱出来的时候是押韵的。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还有“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中“百雉”一词,教材释为“雉:计算城墙长高的单位。高一丈、长一丈为堵,三堵为雉。一雉为三堵”。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百雉的城墙该有三百丈长、三百丈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工具书。春秋时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因此是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还可以通过明长城、南京古城墙等文物的实际数据加以辅证。这样通过引导与鼓励,可以让学生在学问之路上走的更远。
当然,在古汉语教学方面,要做的改进还有很多,本文所举的也仅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要想切实的上好古汉语课,还应当在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11.
[2]李无未.汉语音韵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彦.古代汉语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 [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3).
[4]蒋绍愚等.古代汉语[J].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中国大学教育,2006,(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