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家俊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思考
——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
刘家俊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如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大学生们已成为"低头族"的主要构成部分,网络业已改变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如此,网络对学生的心理、性格和品德的成长与发展也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本文以海口经济学院的具体实践为例进行梳理总结,旨在做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时代性的探究与把握,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大学生 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6.49亿,手机网民5.57亿,而这当中,高校大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是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在政治态度、行为方式、心理素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受到网络的巨大冲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建立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青年一代对网络内容认知的态度和规律,网络思想教育的优势、特点、目标、内容、过程等,都是摆在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只有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从而最终实现通过网络阵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为此,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主动出击,与时俱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移动互联网普及情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水平、见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图谱化,以提高针对性;载体的系统化,以提高操作性;工作的科学化,以提高实效性。旨在使我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而且学院将研究形的成理论成果通过召开理论成果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并将成果汇编成册加以推广。
第一,加强校园网站建设,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网是不仅是在校大学生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同时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高校应当努力建设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访问人次多的校园主网站。要精心设计网站结构、内容板块,各链接单位和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内容。我们海口经济学院网站内党委工作部链接页面中放置我校原创的新闻节目和专题视频,诸如学院迎新晚会、文化艺术节开闭幕式、五四文艺汇演等活动的录像,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播放,亲切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浓浓氛围。此外,从2006年下半年,在校园网创建了“海经学子论坛”,论坛分为“学习园地”、“学子之家”、“专题讨论”、“服务之家”四大板块,四大板块下又设有“校园新闻”、“课堂反馈”、“讨论热点”等十三个小板块,供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网站更是突出思政教育的独特功能,在网站板块内容上,有相关的时事资讯和热点评论,开通了互动板块,对于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则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做管理员,采用在线或其他相关方式给予解答,对热点问题进行权威引导,收效良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出来,由以前灌输式教育向平等互动式教育转变,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了沟通,拉近了距离,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贴近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型向开放型转变。
第二,建好主题网站,强化熏陶意识,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阵地,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非常重视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识。从这个结论出发,政府机构、新闻单位、高等学校、人民团体等组织和个人迅速建立起一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网站。其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包括:《毛泽东思想网》、《血铸中华》、《思想政治工作之窗》等网站。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不少以抗震救灾和悼念罹难同胞为主题的纪念网站;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后,专门建立了网上火炬传递的网站等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具有栏目众多、事例鲜活、信息量大、主题鲜明等特点,初步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阵地的问题。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华文明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成为今天人们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限哀思的重要场所和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阵地。网站熏陶的环境氛围,由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来,形成主题网站的主体氛围,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院深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党委工作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宿舍管理处、网络中心,围绕大学生们校园生活中的主体事件,设置专门主题网站,在页面呈现方式与内容上精心设计,潜心研究,力求效果,有效地改变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效果不够理想,点击率不高的尴尬处境。
在高校内,每个班级、社团等组织都有自己的QQ、微信、飞信群,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直接使QQ等交流软件全天侯在线成为现实,为大家随时随地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骨干来自于学生,他们在年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上与其他同学有着共同之处,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让学生骨干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鼓励学生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不等于可以轻视或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骨干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提高网络语言使用技巧,深化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坚持原则、立场坚定且不随波逐流的“意见领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挖掘和延伸QQ群、微信群、博客的功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QQ、微信、飞信是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网络交流软件,渗透到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因此千万不可将QQ群只当做是发布通知、闲暇聊天的工具而已,要积极探索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功能。如我院辅导员在班级群里主动出击,学院规定每周五晚8:30—10:30准时召开网络群组成员“思想交流会”。届时,所有群组成员同时上线,就辅导员确定的热点和相关问题,畅谈认识、感想和体会。学生们在群里积极互动,激烈讨论和辩论,教师则对极端言论和思想加以引导、纠正,最后总结大家的看法并给予正面客观的评价。2011年10月,佛山“小月月”事件发生后,许多网友围绕当下人们道德失范问题在网上展开交流讨论,大学生们也不例外,学院在引导学生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样的事件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网上“专题交流会”的方式既可以正面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可以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效果也比较理想。鉴于当前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学院与时俱进,紧跟形势,主动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植入,做到及时全面开展工作的要求,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引导学生理性互动。当前,学院主要服务部门均已建立起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如保卫处的微博“平安海经”,学院团委的微信“海经共青团”等都相当有影响力。
博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属于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一部分。博客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博文可以对相关问题作深入详细研究与阐述,更可以连续关注,能深层次的探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理论优势,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他们的博客(空间)更是学生们网上关注浏览的对象,运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支撑点,它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互动、超文本链接、留言板、动态更新等手段,精选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将个人工作过程、生活处事、思想历程等内容及时记录和发布,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亲和力,并与QQ、飞信等及时聊天软件形成内容和思想上的深、浅互补。我院2009就开始大力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而且每年举行一届全院辅导员博客大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网络宣传队的责任主要是时时密切关注校园BBS和天涯、贴吧等一些有影响力的论坛,全面监控网络舆情,及时分类整理各种舆论,呈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主管领导,并利用其独特身份,在网络互动交流中针对学生关注的话题主动发表意见,回击偏激观点,解释说明国家、学校的有关政策与规定,引导大家进行理性的网上讨论,积极正面地看待突发事件,让一些不满的、质疑的声音和谣言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平复,维护校园稳定与和谐。网络宣传员实质上就是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因此,他们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原则、熟悉网络文化环境和网络语言的使用技巧。在“监控”、“防毒”、“解毒”的同时,还要客观、全面、准确地宣传、报道校内的各项活动和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信息,主动、积极地引导网上的热点,并就相关问题撰写博文、帖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听任或助长消极信息的漫延,进一步做好积极传递正能量的火炬手。但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要用学生的口吻、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多来,我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联合各二级学院和相关单位组建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在及时掌握舆情、净化网络环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维护学院形象等方面成效显著。
“思政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与教育》等课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的姓名、地址、身份都可以是虚拟的,大学生在交流中不会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学识、身份、地位的差异,也不会担忧说错话而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往往可以平等地没有任何顾忌地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思政课”教学,通过网络使我们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教材体系为主线,运用声像及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有益的冲击,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对历史资料、理论概念等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显示与剖析,并有效植入“思政课”教学网站,通过电子公告板、聊天室等,让学生通过网络自由交流“思政课”学习心得,较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时时的一对一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将网络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其效果是明显的。而且,把大学生学习使用互联网的热情引导到建立和传播先进的思想、正确的理论上来,主动占领网上宣传阵地,源源不断地把积极的、先进的知识和信息送上网络,使网上噪音、低级庸俗的东西在大学生中失去市场,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之具备正确的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腐败现象的诱惑,努力成为立场坚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靠接班人。
总之,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特别是青年网民的异军突起,在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前,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占领和巩固网络阵地,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增强方法自觉,注重方法创新,提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扎实有为地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 t20140305_46240.htm
[2]陈振祯.关于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张继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6).
[5]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M].人民出版社,2010.
刘家俊(1984—),男,安徽省阜阳市人,海口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