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礼貌原则中"身份"问题的认识

时间:2024-09-03

裴霄云

(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对礼貌原则中"身份"问题的认识

裴霄云

(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管子·五轴》

众所周知,礼是中国正统思想儒学的一大核心内容,圣人孔子主张礼乐制度,要求的人世人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子路问政于孔子,孔子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天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里的“礼”虽与我们要说的“礼貌原则”有不同之处,但更多地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世世代代都有着礼的传统,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及礼的国度,我们是礼仪之邦!老话说“说话要看对象”讲的就是身份问题。《曲礼上》有一重要论述:“天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说的是:礼就是自尊,是对任何人而言的,对小商小贩亦是如此,更何况富贵之人呢?这话初听起来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却会发现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而不是“虽富贵者,必有尊也,而况负贩乎?”说白了,古人讲尊卑贵贱,一切都只是一个身份问题,即便现世谁都说“人生而平等”、“职务有不同,职业无高低”、人无贵贱之分“。可真到说话行事时,我们都是要根据听话人身份的不同讲究一种交际艺术的。此处不妨就以礼貌原则中的”身份“问题作一个简要认识。

首先借用顾日国先生的话“本文所论述的‘礼貌'接近人们常说的“讲礼貌、懂礼貌、礼貌行车等中的礼貌”。而“身份”则指表达者与受话者的社会属性和地位,它往往制约着语言交际。本文中,我将其具体分为三大类:长幼尊卑、男女有别、中外之分进行论述。

一、长幼尊卑

长幼尊卑的分别最容易使我们认识和理解礼貌原则中的身份问题。首先就长幼来说,表达者的年龄因素制约着言语,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比如同是称呼自己的父亲,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法。儿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称“爸爸”,青年人则在父亲面前称“爸爸”在他人面前称“父亲”,中老年人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一般不称“爸爸”,而用“家父、父亲、家严”等庄重的词语。再如,长辈对晚辈可直呼其名甚至可称乳名、小名,反向如此相称则不恰当。爱母可以称王熙凤为“凤丫头”如果黛玉这称呼想必王熙凤会大发雷霆,认为黛玉极不礼貌吧!还比如,一位朋友的父亲脾气非常不好,极易冲动,发起火来经常冲他喊“滚”,以示他不要烦,但我想朋友的父亲定不会对他自己的父亲这般无理。再说尊卑,前面说过人常讲“职务有不同,职业无高低。”可说到底,出于礼貌原则,我们在言语交际时就会体现出不同,例如:所有的行政职务名称,上至中共中央“总书记”,下至生产队“队长”,都可以用作主语的私语和称呼。如:“李明是生产队队长(主语私语)”,“队长,我们走吧(称呼语)”,然而,职称名称和职业名称只有一部分可同时用作主语的私语和称呼语。如“李明是教授”,“教授,我们走吧。”“李明是清洁工”,“清洁工,我们走吧”,用清洁工直呼李明听起来很不礼貌(若改称“李师傅”或“清洁工师傅”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为什么行政职务名称无论大小都可以两用,而职业却只是一部分行,另一部分不行呢?从语法上是无法作出解释的。但我们用礼貌原则就可作出满意的解释。用行政职务名称称呼他人,符合礼貌原则,因为在人们心中,官无论大小也是官,是有地位之人,用职业名称却不同,有些职业地位较低,虽然理论上讲无贵贱之分,但在人们心中却是分得清清楚楚的,这样用较低下的职业名称称呼他人,就违背了礼貌原则。

二、男女有别

男女性别的不同,在礼貌原则中的体现,我想多来自于一个自然的规律,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比如同样的场景主人公性别不同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结果。假设A、B在散步,A为女性,B为男性,A委婉地向B表示自己很累想早点休息,便对B说:“你很累吧,要不要早点回去休息?“B回答说:”我不累,您呢?A为了表示礼貌只好顺应:“您不累,我也不累。“结果是两人到最后都非常累。如果A、B为同性其对话的结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再比如细心的人会发现,同一个人,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会根据对方的性别改变语气、语调,就像男性在相互交谈时往往是粗声粗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女性交谈时会一改往日习性,变得温柔可加,在用词方面也注意的多。比如询问年轻女子名字、年龄时,会用“芳名、芳龄“等,或称对方”玉人“、”璧人“等。而在我国,出于礼貌及女性长久以来的地位使然,女子以前常常自称“女子家”、“妾“、贱妾”、“奴婢”、“民女”,“小女子”等。称自己容貌为“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中国被看作树中贱物)。这都是非常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礼貌原则,贬之尊人。

三、中外之分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语言,是她特有的文化的裁体和沉淀,也是她传统的积累而传统力量是如此强大,本民族文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一些言语禁忌,西方忌“十三”,忌“星期五”广东忌“猪舍”说时不能触犯当地的忌讳。再比如说,西方人不大理解中国人的习俗和交际方式,这是不难说明的,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因此总爱嘘寒问暖,彼此互相关心,几乎无语不谈。在西方工业国家,这样做可不行了,人们大部分住在城市里,彼此不认识,也不相闻问,甚至在乡村,邻居之间也隔膜得很,再者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杂以道家。儒家思想,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安分守己、谦虚谨慎,这是千古相传的箴言。所以,听到中国人说话,外国人会一方面觉得过分自卑,一方面又像是不该问的也问,不该答的也答。这些传统的因素,也导致了今天中西方在礼貌原则上的不同见解。西方人将真实作为礼貌原则的核心,而中国人则认为谦虚才是礼貌原则的精髓所在。比如在收到称赞时中国人会显得很不好意思,垚 声说“哪里,哪里”或“不敢当,不敢当”。而西方人则会很开心地说声“谢谢”。中国人在送礼物给别人时会说“随便买的,不值钱的小东西”。如果是送给中国人,彼此之间都会懂得是什么意思,可如果是送给西方人,他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很生气,会把你的话当真,认为你不尊重他。当他们送礼物时会很真诚地告诉对方。“这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礼物。实际上,在言语交际中,该谦虚的不能骄傲,该说实话时,不能维持虚荣,双方真正的理解不能保证言语交际的有效进行。

在言语交际中,身份虽不能决定礼貌原则的走向,却是影响礼貌原则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它们,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交际,再说远点是为了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和谐、融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