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周 丽 唐凯欣
(三江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网络文学诞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二十余年来,网络文学正在以一种昂然的姿态走进大众的视野,从亚文化逐渐变成主流文化,其中,创作的手法和题材的选择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最初是一批热爱文学的青年自发地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其内容及创作手法与传统文学并无明显的区别;随后,网络文学题材逐渐丰富,开始分门别类,以言情、玄幻、奇幻、穿越、无限流、恐怖、悬疑等题材为主。被固定下来的题材类型,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
就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情况而言,幻想类型创作仍占大多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向文艺工作者发出殷切号召:“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十九大第一次将现实题材作为国家倡导的文艺创作方向,各大网站重点推荐现实题材作品,网络文学作者也纷纷向现实题材靠拢,形成“现实题材热”,出现许多有质量、有思考、有价值的、关注现实的作品,有逐渐向传统文学靠拢的趋势。网络文学现实题材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无论对于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传统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流浪的军刀的《血火流觞》和《极限拯救》、王鹏骄的核医“荣”系列、卓牧闲的《朝阳警示》、齐橙的《大国重工》以及赖尔的《和人形测谎仪没办法谈恋爱》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写作中的两种常用写作手法——现实主义手法和超现实手法,并总结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写作的共性,从整体审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
受时代和科技的影响,当下讨论的现实与过去有所不同,因而要分析现实题材的创作,首先要对“现实”重新界定。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在新时代面临着边界问题,可以明确的是,随着科学技术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实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所谓现实,应该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受网络的影响,当下已经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世界的“现实”,此时我们该如何界定互联网时代下的“现实”?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的“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等概念,是否应该有新的含义?
网络文学之所以长期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虚拟性”,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题材上选择背向现实。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看似不切实际的事物变成了现实,现实的边界被不断地拓宽。“二次元”是指日本文化中,通过动漫、动画、游戏等方式呈现的二维图像,是虚拟、虚构的代名词。但是在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人物产生了真实的感情,甚至这类虚拟人物可以通过技术与明星同台表演,通过AR技术成为增强虚拟现实。而曾是科学幻想的黑洞、暗物质、人体冷冻技术、外骨骼装备等,也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成为现实。
因此,现实是没有永恒的边界的,很多当下的幻想,会在科技的进步中被证实,成为现实;科技的发展也会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成为新的现实。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将传统文学的价值观、精神内涵和评价标准,简单而僵硬地嫁接在网络文学身上。
网络文学是网络的产物,“网感”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网络上获取能量,在网络上书写,在网络上阅读,一切围绕网络展开,这种独特的“网感”,正是网络所赋予的,属于网络文学独有的“现实感”。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并非横空出现,自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现实题材就作为其中一部分悄然生长。二十余年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自发阶段、中期沉寂阶段和近期自觉阶段。
早期自发阶段:文人式写作。现实题材自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便存在,当时的现实题材写作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写作沿袭了传统文学的精神与内涵,只不过从以纸质为媒介转化为以网络为媒介。中国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用,网络费用昂贵,这时期能够接触网络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人群,大部分是精英阶层或有学识之人,由这个群体所创作的网络文学兼顾文化学识与思想,是一种“文人式”写作。
回望网络文学的源头,现实题材是当时作者的首选。被认为是网络文学“开山之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正是现实题材,小说讲述了主角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两人成为知心好友,女孩最后却因疾病离开人世的故事。拥有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之称的李寻欢、宁财神、刑育森以及安妮宝贝创作的皆是现实题材,包括早期影响大的作品,如《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蚊子的遗书》和《活的像一个人样》等作品,都取材于现实,贴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早期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书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文人式”写作。所谓的“文人式”写作,是指早期的一批网络文学作者,他们拥有纯粹的文学梦,借助新兴的网络作为传播和书写的媒介畅所欲言,这类创作与中后期以赚取点击量为目的的写作有明显的区别。“文人式”写作不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体验言论和表达的自由,体验网络匿名化写作所带来的畅所欲言的快感,满足自己的文学梦。如龙吟的《智胜东方朔》这本书虽然发表于网络,但是其文学底蕴和表现形式,都接近传统文学。
中期沉寂阶段:极端化写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发展至中期,与早期的“文人式”写作大相径庭。这个时期的写手紧紧抓住网络的特征,在早期网络缺乏管制的时代,利用网络匿名化的特征,将言论自由发挥至极致,呈现出极端化写作趋势。
网络文学发展至中期,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网络文学写作开始以“吸睛”为目的。此时的现实题材写作则将目标转了个面,直指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大肆表现色情和暴力,渴望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于是产生了一批有关性的作品。比如木子美在网络博客上连载日记《遗情书》,文章毫不避讳地分享她的性生活。这样的性爱文学满足了部分读者对性的窥探,使得《遗情书》风靡一时。作者在书写这类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低俗的心态去书写,但这类写性的作品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于是一批追逐流量的作者开始以“吸睛”为目的,大肆描写性,描写生活中的阴暗面,变成一种追逐流量的低俗写作。
这样的低俗写作很快受到管制,在此期间,幻想类小说开始崛起,同时由于写手对现实题材认识的局限,呈现的内容与现实割裂开来,充斥着“总裁”“贴身高手”“玛丽苏”“傻白甜”等写手幻想出来的内容,而小部分真正拥有笔力书写现实题材的作者,或选择转向编剧等行业,或是转向更有市场效益的玄幻、穿越等类型题材,现实题材在这一时期失去土壤和园丁,走向沉寂。
近期自觉阶段:精品化写作。尽管网络文学呈现出背向现实的特点,现实题材却并未消失,并且在近期进入自觉创作阶段,呈现出精品化的趋势,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其一,作者的系统化学习与理性的回归。网络文学写作具有大众化、门槛低的特点,在网络文学写作群体中,大部分作者不是文学相关专业,甚至没有系统地学习写作,这就导致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结构、叙事的方式、立意与表达很难有高质量的呈现。近年来,相关部门意识到网络文学作者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必要性,开始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如各省网络作协举办的高级研修班、创作研修班、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等,各大网站也组织了小规模的学习活动。通过系统的学习,作者在作品立意的思考和表达上必然更加成熟。
网络文学经历长期的幻想狂欢后,理智开始回归,网络作者尝试在狂欢的时代沉淀下来,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其二,国家的支持与倡导。***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2)***: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21-12-14] .http://www.gov.cn/xinwen/2021-12/14/content_5660780.htm.,网络文学创作应由“虚”到“实”,要走入中国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去。没有生活的创作是悬浮的,是脱离实际的,幻想类作品也脱不开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对人生百态的经历与感悟。
其三,市场的推动。在国家对现实题材的大力倡导与扶持下,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获得了更大的机遇。如阿耐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突显出现实题材的魅力。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各大网站也纷纷举办现实题材征文比赛,希望能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现实题材作品。
最后,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明确。在国家的支持与倡导下,许多作者开始转向现实题材,现实题材作品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但在相关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读者、作者、行业工作者乃至新闻工作者,在紧紧抓住“现实”这关键词的前提下,衍生出多种搭配组合——现实题材、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精神,甚至出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说法,造成概念混淆,搭配不当的情况。学术界对此做出了研究与解释,相关文章给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做出明确的界定,给作者的创作、网站的运营以及IP的改编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当下的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手法各异,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深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绝不止现实主义,同样可以采取“浪漫主义”“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但就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而言,大部分作品无法直接对标流派,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采用了文艺理论上的哪种创作手法,更多的是出于经验和市场导向。因此,本文将这些非现实主义的,带有幻想元素的创作手法归结于“超现实”手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现实主义是在与浪漫主义的论争中确立的,讲究贴近现实,靠近现实,客观且冷静地剖析现实,具有细节真实、形象典型等特点。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中的现实主义写作,继承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特点。现实主义不单是一种创作手法,也是作者的审美和思维方式的体现,不同时期的现实主义有不同的表现方式,网络时代的现实主义也应该如此。
第一,从作者身份上看,网络作家属于新文艺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历史上一个文化思潮的出现往往与一个新的文化阶层的诞生有关。2013年***总书记曾指出,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做出重要论断:“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3)***.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0-15(002).DOI:10.28655/n.cnki.nrmrb.2015.011782.。网络作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了“新文艺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代表,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去体现一个行业的发展与特征,对作者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行业从业者在信息、资源等方面获取了先机。很多网络作家在全职写作之前,拥有丰富的社会生产经验,这为书写现实主义作品提供了土壤。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要求能书写现实题材,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行业中的从业者无疑占据了天然的优势。擅长书写军事题材的流浪的军刀曾经是一名特种兵,这段特殊的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泉,让他在专职创作的过程中,能自然地呈现真实的战争场面以及战争谋划,能让读者相信作者笔下的世界观及情节。擅长书写医疗题材的王鹏骄更是三甲医院的核医工作者,借助工作经历,王鹏骄凭借“荣”系列成为国内核医题材开创者。
第二,从创作原则上看,现实主义强调细节真实。
细节真实是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创作原则。以流浪的军刀的《血火流觞》为例,军事题材是现实题材的一种,主要书写军人生活、军人精神、战争、历史以及情感等问题。军事题材的高度专业性给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作者有扎实的军事知识储备,要求作者对武器装备、战场规则、不同职务所负责的事物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作者描述一段完整的军旅生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作者只有真实地展示这些细节,才不会让读者出戏,才不会有跳脱感。《血火流觞》则做到了基本的人物真实和情节真实。
一是人物真实,塑造新英雄范式。受题材影响,军事题材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英雄”式的人物,而如何塑造英雄角色,或者说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英雄,则是创作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流浪的军刀在《血火流觞》中,塑造了尚稚和燕景宗两个男主角,一庄一谐两个极具个性的人物。其中尚稚作为蛰伏在日本政府的间谍,他不似绝对正直的传统军人形象,身上带着市井气和匪气,尝尝不按常理出牌,但其行为并没有脱离军人的范畴。相反,尚稚的行为都经过缜密思考,看似不正经的外显行为反倒成了间谍身份的掩护。例如开篇面对少佐的审讯,尚稚通过三次言语上的激怒与挑衅,成功试探到了少佐的心理承受极限。这样的设定,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逻辑,更能使主角在脸谱化的军人形象中脱颖而出。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角色打破真空的状态,贴近现实,回归现实,能让读者触摸得到的角色,与之产生共鸣。流浪的军刀的另一部军事题材小说《极限拯救》,其主角是退伍军人,但骨子里仍然流淌着军人正直和忠诚的血液。正是因为主角是退伍军人,给其活动的空间更广,束缚更小,所以主角团可以展开跨国救援,其行为可以自洽。
二是情节真实,小场面突显紧张气氛。流浪的军刀擅长将小场面作为切入口,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情节。《极限拯救》中紧张的情节大都是小场面,如为解救中国人质而开展的追击战、为解救被困农场华侨所策划的暗杀行动,这些场面不像玄幻小说不断更换地图,有限的空间反而能加重气氛的紧张和激烈。同样《血火流觞》也鲜少有宏大的军事冲突,流浪的军刀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设置情节,画面感强,真实性更高。
第三,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主要问题:现实与想象力的失衡。
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作者,有向传统文学靠拢的倾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容易造成现实与想象力失衡,无法融合,这样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局限。
一是消极写实。现实题材的写作,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写实。但是很多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们的创作不但写实,而且过分写实,记流水账般对现实生活机械复制。这类作者忽视了一个创作的基本原则——文学必然带有虚构。大家能够理解玄幻等非现实向作品是幻想的产物,却忽视了现实题材的创作同样需要想象。现实题材的创作应该是作者对于现实的感知,通过自己的经验、经历与想象,编织成一个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摹仿的摹仿”。作者需明确:文学的世界并不等同与现实的世界,尽管书写现实,文学与现实也是有区隔的。
二是削弱了网络文学的优势,创作出非传统文学非网络文学的“两不像”作品。部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向传统文学靠拢,但是其创作技法与创作功底无法创作出严肃文学,同时又削弱了属于网络文学的优势,创作出接近纪实文学的“两不像”作品。王鹏骄的核医“荣”系列作品缺乏情节的连接与人物的成长,基本以主角一人每日的工作流程展开。此类作品让读者了解到更多行业的知识,但稍欠文学作品的艺术化表达手法。
除了直接取材于当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之外,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作者结合了网络和文学的特性,以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新的手法去表达。
第一,超现实表现手法,符合网络文学生态。
幻想类作品长期占据网络文学的主导地位,对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网友习惯了充满“爽感”的作品后,如何讲好“主旋律”作品,便成了一个问题,如何保持“网感”去书写现实题材成为了作者们考虑的重要问题。作者们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不约而同采用了“超现实”手法,探寻现实题材的“网络表现手法”。
在此情况下,出现了一批“高概念”作品。高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影界出现的一种商业电影模式,经过发展与本土化结合,当下网络文学高概念作品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原创设定、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剧情、符合普世价值的立意。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高概念作品常常采取“重生或异能+现实”的形式,借用颇具网感的重生或异能的因素去书写,打破时空的限制。
重生是超现实手法的一种,所谓重生,即“重新生活”,回到过去的生活,与主角的现实产生时间差。重生之后的主角往往能借助过往的经验,对重生之后的世界做出贡献或有所改变。
齐橙的《大国重工》采用了“重生+现实”的形式。在现实题材写作中,通常是当下的人重生到过去。这样写的好处一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待过去的事物,可以借主角传递作者的思想。以《大国重工》为例,主角冯啸辰原本是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战略处处长,不知为何穿越到40年前,附身于冶金厅的一个临时工身上。40年前还在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各项政策的不完善,推进过程中的人性问题等等。作者笔下的冯啸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反贪腐、反官僚,但始终相信制度的力量——这也是作者的态度。
好处二是更具有“网感”,能够通过未来的信息,顺利推动主角事业的发展。《大国重工》是工业文,重生之后的冯啸辰因为知道未来的发展,可以使国家在工业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小说开篇,冯啸辰提醒罗翔轧机部件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轧机部分,只是一个抽水马桶,是日方的商业欺诈。这个举动不仅减少了国家的损失,也让主角得到重视。作者虽然让主角重生,但不是随意虚构,从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主角凭借自己扎实的工业知识储备以及经济的思考,不断推动他的事业发展。
除了重生,异能也是超现实创作重要的元素。“异能+现实”的模式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并不少见,主角拥有特异技能是网友喜闻乐见的设定,因为这样的设定往往能帮助主角更快获得成功,符合当下网友娱乐的心态。并非只有幻想类作品可以用此设定,在现实题材中,同样可以出色使用。
赖尔的《和人形测谎仪没办法谈恋爱》中女主角慕真真是一位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大V,同时也是一位红绿色盲,她有根据文字辨真话的特异技能——红色文字为真话,绿色文字为假话。看似偏离现实的设定,其故事内核却并不浮夸。作者通过主角的经历,探讨了一系列网络舆情与社会热点话题,传递出作者的思考:互联网中我们该如何去辨别真假和谣言?资本如何避重就轻地引导网络话题?广大网民的情绪是否会被刻意煽动?人民如何行使网络监督的权利,对抗不法侵害?
“重生或异能+现实”的形式更符合网络文学生态,丰富现实题材,创造更多可能性。幻想类作品长期占据网络文学的主流,不得不承认,读者已经习惯了奇特的世界观、主角的“金手指”以及情节带来的爽感。如何将读者的需求和现实题材相结合,探寻当下现实题材的“网络表现手法”,是现实题材能够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认为,用重生、异能等超现实的创作手法去书写现实题材,是当下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一方面,超现实作品富有“网感”,更加符合网络文学生态,不容易使读者产生排异性。另一方面,超现实手法可以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虚与实相结合,可以拓宽现实题材书写的空间,创造更多可能。
第二, 网络文学超现实手法的主要问题:现实与娱乐性的失衡。
在国家和网站的倡导下,现实题材正在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作品得到孵化的机会也更多,许多作者想抓住这个机会,渴望自己的作品能从海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现实题材看似取材于现实,似乎有个参照物,但正因为有参照,反而比幻想类作品更难书写。如果过分纪实,则容易犯消极写实的错误;如无法根据现实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则容易犯细节失真的错误,导致现实题材不现实。部分采用超现实手法的作者,既想具备贴近读者的网络属性,又想使作品带上深刻性,最后导致两者的失衡,变成披着现实题材外衣的“伪现实题材”。
作者想要以贴近网络文学阅读取向的方式进行创作,但是本身对所描写的行业没有深入了解,最后造成现实与想象的失衡,甚至出现部分作者“蹭热度”“扬短避长”式写作,放弃自己擅长的言情、穿越、玄幻等题材,转战现实题材,但因为知识储备和经验有限,其作品世界观的构架、人物的刻画和叙述的流畅性皆不如之前,扬短避长,颇为可惜。
现实题材的确是近几年重点扶持的题材,但网络文学的兴盛繁荣,需要各类题材共同发展,绝不是将网络文学发展成现实文学,作为创作者要抵挡住这种泡沫化陷阱,发挥自己的优势,讲好不同类型的故事,才能促进网络文学蓬勃发展。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虽然以两种不同的手法去创作,但在其审美和创作结果来看,是具有共性的。
其一,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必须贴近社会。
在网络文学丰富的题材类型中,如果按照是否真实地反映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为依据,可以把网络文学分为幻想类和现实类。幻想类作品的人物和世界处于一个漂浮的真空状态,所体现的问题皆非当下社会所关注的,它更注重娱乐性,给读者带来“爽感。”
现实向作品则明显关注的是社会的热点。流浪的军刀的军旅文重在展示大国风采,真诚地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朝阳警示》通过主角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基层民警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王鹏骄更是从专业的医者的角度,剖析了医患关系和医生真实的状态;《大国重工》的叙事从上世纪80年代展开,跟随主角的成长和经历,去窥探我国几十年来工业的发展;《和人形测谎仪无法谈恋爱》中主角虽然拥有“金手指”,但文本探讨了互联网文娱与粉丝的关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问题,无一不是近几年来社会的热点。现实题材作品,无论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还是超现实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国家发展的具体问题的思考,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
其二,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幻想类作品有其独特的世界观,较少受真实世界的限制。如网络文学早期的种马文,男主角可以在古代一妻多妾;鼓励女性一胎多娃的“霸道总裁文”,这些作品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臆想,但部分作品的精神内核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然作为题材,幻想类作品和现实类作品并没有直接的高下之分,但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核有高低之分。
现实类作品受现实的制约,主角的言行、行为动机有了更多的牵制,党的更加尊重现实,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创作遵循党的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中,融入人物的一举一动,提高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其三,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符合网络文艺导向,IP转换率高。
随着视频技术、视频网站的发展,视频网站制播剧也呈现出了井喷趋势。网络剧集因不受频道、时段的约束,成为了电视艺术的新宠儿。在这些网络剧集中,网络文学因为有趣的内容以及自带流量的传播属性,成为了网剧制作的重要方向,“IP改编剧”一词也应运而生。
在《IP转化的产业偏好与创作特征:基于网络剧集的统计研究》(4)梁君健,苗培壮.IP转化的产业偏好与创作特征:基于网络剧集的统计研究[J].中国文艺评论,2021(04):94-104.DOI:10.19324/j.cnki.zgwypl.2021.04.011.中指出:在2015年至2019年的230部互联网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中,属于IP改编的有115部,恰好占50%。从收视率来看,2015—2017年的是电视剧收视冠军分别为《芈月传》《亲爱的翻译官》和《人民的名义》,这三部剧目中两部为网络文学,一部为传统文学,可见IP改编影视剧的强势地位与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网络文学已从文本层面走向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了文化产业链上的源头性的环节。特别是在影视领域,网文IP改编的市场号召力,已在近几年的市场数据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但随着市场的冷静、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网络依托大IP大流量,“唯IP论”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网络文学改编剧已不再是仙侠、言情的天下,现实题材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根据《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中“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榜”显示,在上榜的46部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有16部,占比超过三分之一。(5)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196417771635686&wfr=spider&for=pc2021年1月,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登记且符合重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制作的相关规定的共有609部,其中网络剧中现实题材占71.3%,网络电影中现实题材占70.7%。
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热”,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所带来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尽管网络文学在当代通俗文学中占主要部分,但因网络文学的娱乐性、背向现实性,长期以来,网络文学都处于“亚文化”的范畴。近年来的现实题材的繁荣兴盛,反映的是作者、读者和市场理性的回归,推动大众的审美转向。
现实题材能推动网络文学审美转向的原因有二:一是作者的审美升级。早期的网络文学以幻想类作品为主,作者和读者都想创造出一个有别于现实的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本文认为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经阶段。随着网络文学自身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以及学界对网络文学的重视,不断完善对网络文学研究,使网络文学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当喧嚣褪去,冷静之后,这种漂浮的文字与审美无法与作者本身的审美、意识相契合,这种不适感会推动作者面对现实,带来现实题材的回归。
二是读者审美意识的回归。这些年来,读者被幻想类作品包裹,他们能在零碎的时间及时获得爽感,获得代入感。可是一旦发现长期浏览这类小说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而无法提高自身审美的时候,他们会开始考虑究竟该阅读哪些内容。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年,一批伴随网络文学成长的读者需要更成熟更有内涵的作品出现。读者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就是市场的需求,因而读者审美的升级也会推动网络文学的升级。
一是展现非遗和小众工艺。在国家的倡导下,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中展现了许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小众工艺的介绍。非遗和小众工艺多数晦涩难懂,不受大众欢迎,难成主流文化,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家大力倡导现实题材写作的当下,越来越多熟悉相关工艺的作者,开始以一种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向我们展示这些文化。比如唐四方的《相声大师》以中国戏曲文化为背景,以相声为切口,也涉及到了口技、评书、大鼓、十不闲莲花落、北京小曲、单弦、戏曲等数十种传统艺术,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小众艺术的魅力。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是展现基层工作。现实题材讲究真实,其中一个重要特质就是能很好地展示基层工作,让读者了解到各行各业最真实的也是最平常的状态。卓牧闲是警务小说的代表作者之一,擅长展示基层人物,但他不写惊心动魄的场面,不写名警察、名侦探,笔下的人物均是基层民警,聚焦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真实地反映基层民警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卓牧闲的创作有一个特点,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或多或少有原型,卓牧闲在写作之前,会主动介入,真切感受。《朝阳警示》中,主角韩朝阳的原型就在作者身边,是作者所住小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作者多处走访,不断沟通交流,从中了解基层民警真实的工作内容和生活状态,于现实中加入作者的想象,真实地、有趣地展示了韩朝阳的生活。小说中韩朝阳是一名音乐生,却来到警局实习,因为专业的不对口,刚来的韩朝阳并不招人重视,被领导派往社区警务室工作。韩朝阳在这里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且依靠群众的力量屡破大案,最终得到领导的肯定,成为一名具有自我认同感的社区民警。
韩朝阳的经历颇具网络文学中主角“打怪升级”的特征,但因为作者描写出韩朝阳成长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社区民警所处理的问题的真实,这样“升级”反而能激发读者的共鸣,能让读者感受到,作为普通人是真的可以通过在平凡的岗位认真工作,得到肯定自身价值的机会,这样的成长才显得真实且有意义。
总之,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给各种小众的工艺以及人民的基层生活提供展示的平台,既丰富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内容与内涵,也让这些工艺和基层人民拥有走进大众视野的可能。
网络文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主流的视野,成为了类似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的中国文化名片。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也一度成为创作者的首选题材。无论是采用现实主义还是超现实手法进行创作,二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能够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讲好现实的故事,便是在积极推动这一题材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