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农科背景下面向基层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能力标准探讨*

时间:2024-09-03

乔 潇 张 锴 韩金玲 乔亚科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 河北秦皇岛 066004;2.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战略之一,是最关键、最活跃且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格局的完善以及乡村文化的发展等都需要一支多元化的人才队伍来实施、来创新发展[1]。因此,如何激活人才要素,建立一支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引入乡村创新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9 年新农科建设已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提出了新发展“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规划了实施新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

“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建设体系。新发展“四个面向”新理念,是推动我国农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生态优起来的重要任务,也是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的时代要求[2]。新农科建设提出了三类人才的培养:(1)通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探索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改革试点,着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2)通过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改革试点,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3)通过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探索面向基层订单定向培养改革试点,着力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3]。新农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一流涉农专业,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调整淘汰不能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老旧专业[4]。农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四个面向”:(1)面向新农业,注重三产融合之业、绿色发展;(2)面向新乡村,新乡村是农业生产之地,更是产业兴旺之地、生态宜居之地;(3)面向新农民,新农民也是现代产业经营者、美丽乡村守护者;(4)面向新生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人才培养标准包含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但更加具体;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规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给高等学校和教育者带来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为关注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经由这些环节学生学到的东西,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推出了“工程标准2000”(EC2000),与以往认证标准相比,EC2000 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产出,而不像以往强调的是教师授课内容及其水平[5]。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FEANI)于2004年9 月启动了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发表了著名的“FEANI 公式”,该公式规定了欧洲工程师应具备的业务知识、技能、素养,也可视为欧洲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6]。我国近年来针对不同教育领域颁布相应专业标准,2008年1 月,教育部颁布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7],于2020 年进行了较大的修订。2012 年2 月10 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 号)。2013 年9 月20 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 号文件),2016 年制定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师指导标准》。2020 年11 月5 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文征求《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意见,显示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有了规范化的要求,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有了明确的可参照标准。沈雪峰(2016)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根据现代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及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人才培养的考核要求与方式进行剖析,提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8]。陈国松(2012)从培养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出发,分析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美国、欧洲及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内容,最后提出了我国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及工程教育改革的建议[9]。韩东锋从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及为西北地区林业建设服务角度,结合“陕西一流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新林科的要求,提出了“1-9-29 三级”高职林业技术专业标准体系,以期规范教学管理,保持一流专业人才质量和竞争力[10]。陈鹏以广西大学农学专业为试点,经过近三年探索,在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指导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创新创业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建设,使农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11]。常成根据“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从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探索了“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以及学校和企业关于“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考核要求与方式,为新形势下农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和依据[12]。

三、新农科背景下基于OBE 理念的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标准

(一)OBE 理念

OBE 理念(成果导向教育)旨在以学生通过学习与教育后所能获得的成果作为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目标,该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个性评估为动力”“以持续改进为重点”的特点。依据OBE 理念强调基于成果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培养能力标准既是一切教学过程的终点,又是所有教学环节设计的起点。学生毕业时的能力目标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需要指标化形成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每一门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没有课程内容的支持,就没有课程目标的产出,若干门课程支撑着对应的学生能力要素;教学方法是课程内容得以实现的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教授,同时还要能够有效支撑课程评价的实现。

(二)基于OBE 理念的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标准

面向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许多学者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标准等提出了见解。王柱国等[13]提出“七位一体”的“农+”协同育人模式;王宁[14]从关注学生发展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职业工作能力、教师个体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赵晓燕[15]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教学标准体系应该包含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实习、教师能力、人才质量评价等标准。

本文参考国内人才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与素养三个层面的划分模式,根据农村基层产业发展及乡村治理的需要,构建基于OBE 理念的高校农学专业面向农村基层人才的四维度培养标准(表1)。

表1 高校农学专业面向农村基层人才的四维培养标准

结语

新农科背景下,面向农村基层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发是基层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新的农学专业基层人才培养相比传统农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区别;面向基层人才培养标准的实施,将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校企合作、强化多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突出实践环节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有明显区别,在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方面分别有所侧重。农科类普通高校的农学专业以培养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为主,主要服务于基层农业产业、农村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评价体系,是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为高校农学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