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永 恒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智能财税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智能技术来进行财务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财税领域的智能化,是财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X”证书是职业院校改革的实施方案,“1”就是学历证书,“X”就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1+X”证书制度来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以便于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19年教育部开展了智能财税“1+X”证书融入高职会计专业的试点教育工作,以探索对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优化和提升,促进智能财税行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以培养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随着信息技术在财税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使财税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会计专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都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会计专业向着智能财税的方向发展。而“1+X”证书制度使学校的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发展需求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的内容更加契合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加综合的职业素养。X证书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与既往实施的双证书制度还不相同,双证书制度中的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市场机制的竞争性,而X证书则在等级层次的划分、口径和内涵方面都更加具有多元性,满足了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也对专业人才实施了竞争性管理体制,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于企业人才的筛选都更加具有促进作用。
校企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虽然提倡了多年,但在实际的推行中也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智能财税“1+X”证书强化了校企业间的合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产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企业也作为育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的优化、模式的创新、资源的整合。从而也就使得职业教育的模式得以优化,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的教育模式,并打造了产学研培一体化的生态教育模式。通过企业的参与提高人才专业素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促进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企业的参与,整合职业教育改革中所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实践基地,促进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落实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构建出产学研培一体化的生态教育链。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指导,只有制定科学、精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一是要确保目标的科学合理性,使教育目标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落实;二是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性,通过精准的定位强化人才的专业程度,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目前来说,高职的会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时,虽然都是以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为共同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人才定位上还是有不同差别的。这些人才定位上的差别会对人才的就业方向和专业素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精准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在高职会计专业的实施首先也是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立德树人基本原则指导下,提高专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结合学校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对X证书的方向和等级进行明确。“1”是会计行业的基础,会计通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需要通过“1”来体现,“X”是“1”的强化和延伸,是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专业的管理理念,更精细的分工方向,更层次化的等级划分。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设计智能财税“1+X”证书的教育目标。在纵向上通过初、中、高的等级划分,强化职业技能的竞争性,并服务于不同等级的平台和工作岗位[1]。初级主要服务于基础工作岗位,中级主要服务于主办工作岗位群,高级主要服务于主管工作岗位群。在横向上通过对X证书的科学选择和定位,使学生可以获得多元化的职业等级技能证书,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具体教育目标的制定中,可以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养三方面来进行明确,使学生可以掌握会计行业的专业知识,掌握智能财税的专业技能,具备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做好学历证书与等级证书的衔接工作,衔接工作的开展需要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材资源的开发两方面来完成。
课程体系的设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非是通过单项的培训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中,就需要做好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可以从专业教学中获取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以便于学生可以具备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智能财税“1+X”证书在实施中,可以以课程体系为载体,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那么在实施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时,就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为学生获取“1+X”证书提供便利条件。比如,可以课程体系中设立X证书的专业课程、书证融通类的综合性课程等,使X证书的相关课程与学历课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于X证书的获取。而在X证书的种类和层次上,也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以满足学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比如在X证书的种类方向上可以设计智能财税、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共享等多个方向,在证书层次上也可以设立初、中、高级不同的等级。
教材资源的开发。在会计专业实施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需要对现行的会计专业教材进行优化和创新。教材作为课程开展的主要载体,需要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具有一致性,不仅要覆盖会计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满足学历教育的需求,还要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育需求相匹配。因此需要对学校定位的智能财税“1+X”证书需求,增加智能财税的教育内容,增加X证书的专业内容,增加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2]。为了保证证书培训与会计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专业教师需要强化与培训机构的合作,以保障教材的开发可以融合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等级技能;促进会计专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衔接。专业教师还需要强化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融合,使企业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开发中,以保障教学内容具有切实的实效性,可以满足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多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教材资源涵盖会计专业的知识技能、X证书的知识技能、企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并且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职业技能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进行动态性的调整,确保教育的时效性。
智能财税作为财税行业的发展新方向,对人才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它的基本逻辑是业务流、资金流和发票流的一致性,工作流程是“平台+服务”的线上线下结合,对从业人员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财税管理决策能力、业财税共享平台操控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会计专业却并未覆盖这些专业素养,传统的注册会计师证、助理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等都不具备相应的能力需求。由于是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业态,现有的教师队伍在先进的智能技术和理念上存在着不足,也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于等级证书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中也存在着不足,这些都需要学校通过建设教师队伍来解决智能财税“1+X”证书实施时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时,可以通过双师型队伍来满足智能财税“1+X”证书在会计专业的实施要求[3]。一方面,引进专业的人才来校专职或者兼职,如智能财税的专业教育人才、企业的智能财税专业会计人员、智能财税“1+X”证书的研发专家等,通过这些专业人才的引入,弥补高职院校既有师资力量在专业素养上的不足。并通过这些专业人才力量来带动和影响本校的专业教师,为其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需要对既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培养,从长远的发展来说,兼职教师显然不如专职教师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建设本校教师队伍来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更加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和促进本校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来促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提升。可以设立职称评聘机制、绩效奖励机制、考核评比机制、福利待遇机制等方式,来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优秀的人才愿意来校认职,使本校的教师愿意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提升,成为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专业教师。同时学校应为本校教师的进步与提升创造机会和平台,与企业做好对接工作,使本校教师有机会去到企业挂职学习历练,利用企业的技术和平台解决在教师培训、教师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使教师在真正的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提升,既可以完成对行业高新知识技术的学习,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和就业。
高职教育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应用性,会计专业也不外乎如此,如何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内容,灵活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教育的重心。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时,需要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的知识内容。并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线上的专业教学视频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创设出各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专业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利用线上资源满足当代高职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自主的学习和交流。
其次,在实践教学中,利用任务驱动式、项目式教学方法来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在完成任务中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教师依据教学的需求创设出工作情境,布置项目任务,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任务的探究和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获得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
再次,通过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实习的机会[5]。把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需求作为专业教学的项目任务,使学生利用智能化的财税平台完成对企业财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汇总和预测等。把实践学习与职业技能标准、工作岗位专业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生实习时,安排学生去到企业的对应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使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中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过渡,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衔接。
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高职的会计专业改革创新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实现会计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