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红亚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湖南常德 415100)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和发展目标,各大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持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从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看,教育效果还不够理想,教育质效有待提升。
为准确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主,对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授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了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在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效的方法途径。
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从笔者调研数据来看,大学生抑郁现象较为突出,抑郁障碍疾患率达22.5%;从主要症状看,绝大部分会持续感到焦虑、精神压力大、烦躁不安,少数人自我封闭、沉迷网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极个别或有自杀自伤行为[1];从抑郁问题背后的原因看,又以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性格和就业压力影响最大,综合来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旧比较突出。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遍有所增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升,心理健康问题认知偏差得到了较好纠治,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接受心理测评或主动开展心理自测,倾诉、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目标调整等常用的情绪与压力调适方法逐渐被大学生掌握运用,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人数逐年增加。但笔者在心理咨询中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将正常的学业、生活等压力当成了心理问题,频繁进行心理自测,过度担忧并怀疑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一部分大学生未对轻度心理问题引起重视,问题严重后才被迫寻求心理咨询,错过了最好的初期干预时间,给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被动。
大学生处于生理接近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的个性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真正以独立个体迈入社会,但心理承受、心理调节能力普遍不强,加之自我认识不够客观全面,在强烈的成就动机下,容易产生过度自负、自卑或自我中心等问题,从而导致迷茫焦虑、失去信心;由于心智不成熟、情感经验缺乏,往往在情感问题处理上略显稚嫩,容易因恋爱困惑导致情感上的心理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普遍个性突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谦逊忍让品质略显不足,在迫切的交往愿望和丰富的交往内容中,易与人发生冲突,导致人际交往困惑。
从笔者调研情况看,部分高校仅面对新生开设了一门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在师范教育类专业有所开设,基本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且现有课程体系仅停留在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宣传普及上,难以满足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需要;对于面临毕业就业与情感问题更为突出高年级大学生,以及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同大学生群体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除此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还不够规范,教材不够统一,难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推进。
实际教学中,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书本知识传授,教学互动、体验少,难以形成“知、情、意、行”的引导、感知和理念领悟;部分心理课教师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缺乏,教学形式、手段单一,课程吸引力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理论渗透性不强;课程设计上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较为突出,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提升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以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宣传活动和主题班会讨论交流等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行为训练欠缺,关注知识传授多,关注健康心理培塑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慢。
硬件设施建设不齐全,多数高校只建设了心理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团队活动室等场所,未建设积极心理体验中心、综合素质训练室等。心理咨询服务多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解决心理问题为主,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完美人格构建等“发展性心理咨询”方面严重不足;在咨询形式上,多以个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为主,团体辅导形式少。调查发现,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半路出家人员占比较多,专业培训不够经常,系统性的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问题治疗经验不足,仅能提供基本的心理问题诊断和心理危机早期干预,对稍微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多以送医治疗解决,专业能力急需提升;高校心理咨询老师按书本、凭经验开展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标准、系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问题治疗方法流程,朋辈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治疗、心理康复学生的防复发等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咨询服务效果。
心理健康档案建档方式还比较传统,档案内容不够完善,多以人格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心理测评量表为主[2],缺少个人长成经历、家庭环境等对心理健康有深刻影响的因素的综合分析评判;各年级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征区别,部分高校仅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测评进行了规范,对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测评不够明确,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后续数据不能更新,动态监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困难,不利于持续的心理问题跟踪预警。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对及时发现学生的明显异常行为表现意义重大,但对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或异常行为表现不明显的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不够有效,容易发展成严重心理或自杀自伤行为实质性发生。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建设等问题来看,部分高校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知识传授、心理问题诊断上,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上,停留在确保大学生安全管理上,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健康心理的培育与发展上,充分说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整体发展规划不够重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必须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于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每年不低于40学时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省级专业学术会议交流等师资培训的硬性指标没有很好落实,人员专业知识结构更新慢,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渠道受阻,业务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是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质效不高的主要原因。
虽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目标、“四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及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科学规范教学内容等具体任务,但从现阶段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构建各行其是,体系建设标准欠缺,教材五花八门,虽然有些省市编写了通用教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相比,系统性差距仍然较大。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上,软、硬件建设和培训完全达到《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较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工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目标,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基础。坚持发展性的基本原则,立足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优化调整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突出出来。积极推进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和课程的系统化,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拓展课程内容,形成系统的课程标准体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需要,注重分层设计、分层施教;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提高课时和学分要求;扩大图书馆心理学书籍存书数量,鼓励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自学;梯次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规划不同年级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突出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特殊群体的典型心理健康问题单独备课、共同施教[3]。
优化队伍结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增大心理学专业人才比例,努力构建一支更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组织专业能力集中培训,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专业心理医生来校授课,传授经验做法;选送优秀人才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技能培训,及时更新人员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学习交流渠道,积极组织心理课程专职教师和心理咨询老师赴其他高校学习调研,拓展视野、汲取经验;选送心理咨询老师到心理医疗机构顶岗交流实习,积累临床治疗经验。按照省培带头人、市培骨干、县培全覆盖的思路,强化线上线下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家校沟通能力。提高培训质量。专、兼职教师每年应分别接受至少30个和12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职教师应在3年内接受至少1次省级以上培训,兼职教师应接受至少1次市级以上培训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骨干教师每年应至少参加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重点提升情绪识别与疏导、谈心谈话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其他教师每年参加教师培训至少选修1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心理健康助人自助的意识和方法。
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提升教育质效的方法途径,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知识更新的同时,推动教学改革与心理咨询方法创新。积极构建理论知识学习为辅、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动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应用,广泛开展心理体验和心理情景表演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手段,积极构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积极推动微信网络教学,形成线下线上一体融合、理论实践共同推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除环境和个人因素外,往往与身边人紧密相关。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不仅要从大学生自身问题着手,还应将心理辅导对象扩大至与之密切相关的同学、朋友、家人和老师,尤其要把原生态家庭成员纳入心理辅导对象;同时,建立由辅导员、学生家长、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心理辅导网络,合理划分责任分工,构建心理辅导标准流程,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调统一、有序展开;要特别重视辅导员对大学生早期心理危机的干预,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大力开展团体辅导、朋辈辅导、中间者辅导,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途径,推动心理辅导形式多样化发展[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是关键。坚持防治一体、预防为先的干预策略,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塑放在首位,通过改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心理实践活动和行为训练,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健全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在“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心理问题预防中的积极作用,准确掌握大学生个人心理成长历程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建立更加准确详实的心理健康档案。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教”转“育”成了必然,因此,必须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机制,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守护大学生全面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