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黄丽娟
(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附属幼儿园 福建南平 353000)
实现幼儿体育课程游戏化的发展目标需要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包含幼儿的兴趣爱好、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幼儿园实际背景情况等综合元素。[1]教师应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保证幼儿在完善的学习方案中既可掌握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又可发展综合素养,为其之后的综合性体育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他们喜欢有趣的学习方式,排斥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因此,若是体育教师只是向他们讲解抽象的体育动作技巧,幼儿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对幼儿获得高质量的体育学习效果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但相反,若是从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特点出发,巧妙融入一定的趣味游戏,营造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氛围,幼儿则往往很容易被吸引,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中。趣味游戏的运用便很好地契合了幼儿需要一种趣味化学习方式的实际特点,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体育中引进趣味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2]
体育有的时候需要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锻炼,这对幼儿来讲显然是难度较大的。因为很多时候幼儿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始终维持在同一件事物上。也正因为如此,幼儿喜欢户外活动,但却对体育学习持有一定的抵触与排斥情绪,而这显然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极为不利。大量的教育实践充分表明,若是能以一种趣味化的方式将体育内容呈现出来,则往往很容易消除带给幼儿的枯燥感与乏味感,促使幼儿全身心、积极而主动地学习。从这一层次来讲,体育内容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将趣味游戏融入幼儿体育的重要原因。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课程游戏化这一教育方式,鼓励基层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恰当而合理地引进一些趣味游戏,以营造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氛围,促使幼儿在这一氛围中产生学习与探索的热情,从而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一大的背景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将趣味游戏运用到体育之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幼儿喜欢户外活动,但是当教师让幼儿始终参与到同一种体育活动时,幼儿则很容易表现出不太愿意的情绪,即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有关系。[3]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体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趣味游戏,以游戏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以游戏将幼儿的思维始终集中到同一体育内容上,这样,幼儿才能对所学的体育知识及其内容始终充满着高涨的热情及其参与的兴趣。当幼儿全身心投入了,其获得的效果自然是非常理想的。
体育的教学内容有的时候相对显得枯燥而抽象,但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导致幼儿在学习一些体育知识及其技巧时效果不甚理想,幼儿体育效果始终难以获得有效提升。对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巧妙辅助开展体育教学,即将所要讲解的体育知识巧妙渗透于游戏之中,促使幼儿边玩游戏边轻松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这样便在无形之中将具体的体育内容灵活、深刻地渗透到幼儿的脑海中,有助于深化幼儿的体育理解效果。对此,我自身的幼儿体育实践便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幼儿教师也应当是始终在进步的,这样,他们才能给予幼儿更加优质、科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引导。在将趣味游戏融入幼儿体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始终行进在提升自我道路的行列中。这充分表明,践行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有助于推动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对此,我的感受颇为深刻。我在将趣味游戏运用到体育活动时就会反复思考一些问题,如:什么样的趣味游戏与所要开展的体育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筛选众多的趣味游戏?趣味游戏融入体育的效果如何?幼儿的反馈如何?日后需要何种改进与优化?等等。在不断的反思、研究、探索过程中,我关于体育的理念得到了不断更新,自身的体育行为及其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而这都很好地推动了我作为幼儿教师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
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高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开发对应课程,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设计体育游戏内容,依据不同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需求,适当地调整学习目标,促进健康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实践锻炼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和组织前要充分调查幼儿学习需求,以及可以获得的生活经验,动态调整体育游戏内容,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4]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践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结合不同类型动作技能来丰富幼儿身心感受,发挥游戏活动优势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探究、分享和交往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核心素养。体育游戏还可以拉近幼儿之间的关系,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合作过程中养成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丰富情感体验,对于幼儿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主题形式的体育活动对于幼儿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具有较强的效果。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以主题为核心创设体育课程内容和开展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从而掌握更加全面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游戏化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幼儿园阶段教育工作中,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活动的设计要依据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进行规划。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发现即使相差6 个月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特点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幼儿发展速度较快,其教学形式便要依据其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针对小班幼儿的体育主题活动的设计,教师要依据基本的发展目标进行完善。比如,针对2—3 周岁的幼儿体育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依据“跑、跳、蹦”等基础性的体育元素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综合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扮演形式,引导幼儿扮演小兔子、小鸭子、小螃蟹等不同的角色,继而根据角色特点进行体育运动练习。此类体育活动便可以“动物世界”作为主题。这种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使幼儿掌握多项运动方式,同时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角色意识,对强化幼儿自信心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于中班幼儿的体育实践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便要依据此阶段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或童话故事为主题,为幼儿创设合理的体育活动主题情境。幼儿在喜爱的动画主题情境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以此促进培养幼儿较强的运动能力,帮助幼儿在积极的运动过程中掌握更加全面的运动方法。在此阶段的主题体育活动创设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幼儿将生活内容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从而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善于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促进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能力。
另外,对于大班阶段的幼儿开展体育课程游戏活动,可以结合拓展性教育元素的融入,引导幼儿学会通过合作、配合等形式完成相关体育运动内容,以此促进提升幼儿的多方面综合能力,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得以充分拓展和延伸。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性格和不同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在设计体育课程主题活动期间,教师不仅要注重以趣味性为核心,同时要结合多元化的教育目标对幼儿进行引导,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在其本身基础上得以提升。
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是幼儿园阶段十分重要的教育发展目标。对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合理的体育活动环境,以幼儿感兴趣、内容丰富的体育运动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首先,依据幼儿兴趣进行体育课程环境创设工作。教师可以结合卡通元素、色彩元素等进行环境创设,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充分感受其影响作用,进而促进增强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在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音乐元素,使幼儿通过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方式进入课程学习中,从而达到多感官教学的根本目标,以此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另外,在体育课程活动环境的创设期间,教师要及时更换环境创设的主题,经常性更换体育运动主题,可以促使幼儿随时保持新鲜感,从而促进提升幼儿的体育课程学习欲望。例如,在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身体切西瓜”的游戏,指导幼儿通过教师的指令朝相反的方向绕圈奔跑,以快速改变方向切西瓜的形式完成运动。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的方式使活动更加精彩和丰富。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准备西瓜的图案,将其打印并粘贴在教室墙上,也可准备一些西瓜形态的球作为教具。
同时在体育课程开始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的音乐作为背景,利用旋律较快且积极的音乐作为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背景音乐,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感;将舒缓类型的音乐作为游戏结束之后的总结环节与放松环节的背景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体验,以此丰富教学环境,提升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
制定规则和激发兴趣同样重要。如果一直使用一套规则,幼儿会逐渐找到规律,并且开始运用技巧来获得游戏的胜利,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激情。因此,教师要定期制定全新的游戏规则,让幼儿能持续对游戏持有新鲜感,使他们产生期待感,积极地参与到全新的游戏中,在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运动兴趣,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
幼儿园的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案通常建立在幼儿兴奋度较高的基础之上。体育游戏化的开展,意味着对幼儿的安全管理问题有着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平时的体育课程或是游戏化的体育课程内容中,教师均要以安全作为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的安全保障工作要完善,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设计相关安全预案,保证安全问题发生时第一时间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及时解决。另外,教师要教给幼儿具备安全意识,在游戏开始之前,其中的安全规则要讲解清晰,使幼儿明确如何保证基础安全。
例如,在以《猫抓老鼠》为背景音乐设计的体育课程游戏中,其中有一段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内容,同时也有一些比较欢快的音乐内容。在欢快旋律的部分,幼儿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会产生比较激动的情绪波动。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摔倒等安全问题。对此,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无虞。必要时,可以通过多个教师配合的形式为主,保证幼儿在体育课程游戏中的安全性。因此,加强完善游戏教学方案的设计,将安全因素融入其中,是促进提升幼儿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
总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并在自身的体育实践中想方设法提升幼儿体育的实际质量及其效果,让幼儿从优质、高效的体育中切实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