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彭小莉
(江西省宜春市画眉小学 江西宜春 336000)
阅读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影响语文学科成绩,和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主动动脑思考,这可以提高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众所周知,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于书籍,人类的精神食粮是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尤其是将阅读教学融入教学,并且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引导学生乐于阅读,不断的在阅读中增加大脑的知识量,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断的自我完善。[1]
学生的课堂时间是学习知识最主要的时间,是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时间段。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是以老师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为主,学生自己不能完全的参与到教学中,在被动的接收知识的模式下,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丧失,使身心得不到自由得发展,学生对于课堂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最终导致老师教学进度停滞不前,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所以想要冲出传统模式的禁锢,教师就应该大胆的创新学习模式,尊重新的课改和政策,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主要位置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比如在学习《养花》时,老师将花的图片来放映作为某节课的引导,从而进行提问:“有人家里养花吗?方法知道吗?”学生积极回到:“可能需要丰富的土壤和水源,要细心呵护。”在讨论中进入学习的状态。再留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找到养花的方法,并且回家后可以做实验。有的学生也会在朗读过程中,有一些感悟:“花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它们也有生命,养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小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找到答案会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知识要比学生“死记硬背”来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更加深刻。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阅读学习方式成为学习习惯。小学生的阅读量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将有限的阅读量发挥到淋漓尽致,物尽其用是我们该认真思考的。老师们可以组织班级读书角,将不同类型的书籍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并且可以做一些笔记,将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与其他同学分享。[2]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采用的阅读方式都是大致相同的,千篇一律的模式会使学生对阅读变得麻木,甚至失去兴趣,况且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小学生在面对很多的文字时会产生厌烦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这就会使学生从心理上去抵触课堂学习,可是想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语文的阅读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获得学习能力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知识阅读,这就会给老师的阅读教学造成一部分的难度,老师如果不能积极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语文阅读方式,那么学生就没办法对阅读产生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及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小学生正是对于身边所有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的阶段,所以老师要牢记这一点,积极的利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也需要老师多多的动脑筋,运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和使用的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等等,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学习对于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例如,该怎么样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博得学生的关注度,可以在讲解之后提问题,比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导入:“渔夫在捕鱼过程中虽然遇到了恶魔,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害怕到慌张,放弃了活下去的希望,用智慧取得胜利。”在学习结束后老师进行提问,渔夫是怎样战胜恶魔的呢?如果是自己遇到坏人时应该怎么处理?学生可以展开激烈的探讨,并给我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不仅可以加深这篇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也可以增强自身的保护能力。在学习完整片文章后,老师要有意识的去诱导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比如讲给父母听,并且将这个故事的道理问问父母是不是知道,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印象。没有固定的答案,反而更能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使思维变得敏捷。[3~5]
坚持和认真,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有了好的阅读方法,如果只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没有多少效果的。要想阅读见成效,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要尽量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拥有了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提升就得到了很大帮助的,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阅读习惯问题,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好词好句时,记到笔记本中,与其他人进行分享交流,多方面促进自己文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