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观察与思考——以可心为例

时间:2024-09-03

于 英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幼儿园 辽宁大连 116200)

早晨,可心和可乐一前一后跟着妈妈来到了幼儿园,这时正是孩子来园的高峰期,在门口换鞋的孩子有几个,可乐走在前面,有一把小椅子没人坐,可乐就坐在上面开始换鞋。可心一看可乐把椅子坐了,上前就开始揪可乐衣服让他下来。可乐未动,可心就委屈地哭起来。她妈妈赶紧说:“可乐,你是哥哥你起来,让妹妹先换好吗?”可乐听妈妈这么一说,再瞅瞅妹妹,无奈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妹妹。

集体教育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纷纷到盥洗室小便喝水,一会儿就有小朋友跑出来告状:“老师,可心跟琪琪打起来啦。”我闻声赶过去,两人正跨在小便池上你拽我我拽你。可心说:“是我先上来的。”琪琪说:“你撒谎,是我先上来的。”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带孩子们在走廊换鞋,排队的次序按照谁先换好了谁就在前面,依次类推。彤彤动作迅速,快速换好鞋站在排头,等待其他小朋友。可心在队伍后面跟别人边讲话边换鞋,等鞋换好后,她就跑到队伍前面要做排头,彤彤不让,可心开始推彤彤。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别人,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发展出的个性品质行为风格和性格特征,不仅影响童年生活快乐和幸福感,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通过对可心一周的观察我发现,可心小朋友自私霸道、争强好胜、不愿遵守规则,没礼貌。而哥哥可乐却与她截然不同。针对可心小朋友在社会性方面的行为表现,我经过详细地了解、分析,总结为以下原因:

一、性格外向,胆大妄为

《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幼儿期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时期。根据观察我认为,可心属于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她思维活跃、积极主动、能够大胆表现,但是也冲动,争强好胜,做事不考虑后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换鞋时,明明哥哥可乐已经在她前面坐下了,她却偏要让哥哥起来;如厕时,她与琪琪为谁先抢占蹲位而发生争吵;排队时不遵守规则、为了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坐一起而见缝插针等等的行为表现都彰显了她这种外向型性格。然而她这种外向型性格的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在培养良好性格的同时,如果不给予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会形成不良的社会性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其良好性格的塑造。

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抚养者的教育态度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在了解中发现,可心和可乐是生活在同一家庭的龙凤胎兄妹,他俩一出生就没有生活在一起,可乐由姥姥照顾,平时也住在姥姥家。姥姥正确引导他做人做事,懂得谦让,知道照顾妹妹。可心因为出生时身体不太好,一直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兄妹俩在一起时,全家人都告诉可乐,可心是妹妹,不管什么事都要让着她,帮助她。由于家长对可心宠爱备至,在家一直什么都把她放在第一位,导致她在幼儿园出现了一系列霸道、争第一、任性的行为。

《指南》在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中强调,社会领域学习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鉴于可心的种种表现,依据《指南》中中班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领域的目标和具体表现,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家园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合适的机会,我跟可心妈妈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向她反映了可心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告诉她幼儿期是塑造良好性格的重要时期,并向她宣传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希望她能够引起重视。比如面对可心抢可乐椅子的事件,为什么一味地总是要可乐让着她,为什么不能让她学着等待,这种放任不是爱,而是变本加厉害了孩子,会直接导致她在幼儿园也不懂得谦让,经常与别的小朋友争抢。在谈话中,可心妈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告诉她,只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她这方面的表现,并坚持正确引导,可心一定会有所转变。

2.设置情境,以情感人自主纠错

《指南》社会领域的相关部分特别提出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游戏过程中,我通过故事、角色表演等形式注意引导可心学会排队等待、礼貌谦让,这样小朋友们才会喜欢她。比如在如厕环节排队等候中她常常争抢第一,我就通过绘本《小兔子分萝卜》活动让她明白人多时排队的好处,通过扮演角色,让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感受相互关心的快乐,学习感恩、懂得回报。对她的变化及时进行了肯定和表扬,她脸上的微笑,有自豪,有喜悦。

3.委以重任,强化良好行为

感受到可心的进步,我决定对她“委以重任”。比如起床后让她帮助别人拉拉链、合作分盘子、一起收放分玩具等。在这一过程中,可心不仅自己学会自律,而且还能制止其他小朋友的不礼貌行为。

经过一周的引导帮助,发现她争抢好胜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再为争抢而出现推挤、夹塞的现象。同时,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心已经逐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尝试寻找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跟小朋友闹矛盾时,也开始懂得谦让,有时还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可心的自我约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也反映孩子懂事了,不再乱发脾气。虽然不高兴时也会任性,希望妈妈的爱多给她,但争抢、推挤别人的行为再也没有出现过。

见证了可心的改变与进步,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爱与呵护。改善幼儿不良社会性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有耐心,切忌急于求成。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地引导幼儿,就能在最大限度上改善幼儿的不良社会性行为,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