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

时间:2024-09-03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苏州 215104)

人才培养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追求。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课程被视为由静态的知识或知识体系构成的科目的同义词,教师的职能是使用教材;学生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贮存器。高校的教学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教学丧失了主体,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呆板的程序。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现代西方课程学者,已经形成了许多新的课程观念,比如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等等,课程从单纯的静态呈现方式向动态生成方式转化,需要我们将课程管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借此推动高校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课程管理的意义

课程设置体现了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和途径[1],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高校的课程管理,激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1.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课程管理是建立课程愿景、目标、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过程的管理机制,并协调上述要素,使之凝聚方向,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它包括课程规划管理、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教材管理、课程实施管理和课程评价管理等[2]。课程从规划到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既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又是一个闭合的回路,课程评价的反馈也反过来矫正课程愿景和课程目标。同时,课程愿景、目标、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每一个环节的设置,本身背后也受到不同的理念、模式、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其选择和确立又有着科学的指导。例如,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四种基本形式,同时还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综合判断,经过“明确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评估需要,确立基点”、“确定价值取向,明确目标表征形式”、“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目标体系”等基本环节才能完成[3]。

2.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内在动力

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不是教书,教教材,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程的坚定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创造者。就课程内容而言,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就课程设计、组织而言,教师是课程的二次开发者;就课程的实施而言,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组织引导者。新的课程理念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教师教学自主权,为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发挥自己的个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了宽广的舞台。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不控制课堂、独霸课堂,不做课堂的“独白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审判者和真理的化身,而要与学生对话交流,成为课堂教学中“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就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生成、构建知识创造了条件。这就为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在师生共同创造的学习情境中,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自觉地掌握知识、增长能力,发展智力提供了平台。

4.有利于形成大学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人才,不管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学所承担的职能出现多少分化,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育人始终是大学教学不变的主题。加强课程管理,实现课程理想,就是彰显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谋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文化的另一层含义是以人文本,其中的关键是关爱学生,加强课程管理,坚持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就是要求大学教学,真正回归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4]。最后,教学文化是创新与坚守相统一的文化,高等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高校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没有创新高校就不能很好承担起大学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大学也就自动丢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社会迅速发展,高校的职能也随之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不断受到其他职能,例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挤压,加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可量化、显现性,吸引了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的目光,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其中。“其实,世俗目标对于高等院校的成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5]加强课程管理,就是要高校坚守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受经济世界、物质世界的诱惑,不为世俗功利所驱使,确立高校自身的教学文化、价值追求。

二、课程管理的方法

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安身立命,关系到高校成员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成长。课程管理既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也必然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师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1.实行分级管理

目前,高校的课程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分级管理不仅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学校课程的分级管理。高校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占比重不大,大部分的课程为学校课程,拥有更多的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在对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中,学校也要明确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级落实课程管理的目标。就学校而言,要依据国家政府的高校办学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等具体情况出发,分类制定相对统一的课程规划,就各个专业课程愿景、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提出要求,审议学院(专业)的课程方案。就学院(专业)而言,要依据学校的课程规划,设计专业课程方案,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制定具体计划,对课程实施、评价提出具体意见。就教师而言,要依据专业课程方案,对所授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作出详细的设计。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共同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与教学管理相结合

相对于课程管理着眼于课程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教学管理更多的偏重于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促使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是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课程观而言,教学管理倾向于将课程视为“法定的知识”,因此,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学管理更细致、更具体。将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兼顾课程的专业性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性,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强制性和学生学习的引导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进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的作用

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以及课程分级管理、混合管理机制的逐步形成,课程管理的任务繁琐艰巨。当前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已经全面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年轻一代逐步成为大学教学和学习的主题,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引入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利于减轻课程与教学管理的负担,提高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效率。尤其是大数据的引入,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管理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推动课程与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同步。

4.鼓励教师相互听课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关键因素,教师展开课程与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教无定法,但是教又有法,教学的有效方法来自教师的亲身实践,“大学教师听取其他教师的讲课,由此分享不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而促进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推动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建设。”[6]大学教师相互听课,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师教学的随意性、程式化,促成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吸收最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一方面又可以促使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的心智活动成果,以具体鲜活的现场形式得以公开,形成有关教学成果的直接交流,相互探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有科学价值的观点、理念与方法。加强课程管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的同时,积极倡导教师互相听课,增强课程评价教师互评的学术性、科学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程管理的保障机制

课程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上下一心,共同的协作互助,不断地的交流对话和持续的反思改进,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课程管理的组织实施,达到课程管理的理想目标,实现教学质量的改善提高。

1.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高校教育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职能不断扩大,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可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不管大学在只能上有多大变化,其人才培养职能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并且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共生共荣,互相融合。”“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派生或者衍生的职能。”[7]当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由于其成果的显现性和经济效益的直接性,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教师的智慧、精力和时间,教学仅仅只剩下一个学期多少课时走进教室的形式,最终必然导致高校的生存危机。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与高校职能相适应的高校管理制度,是加强课程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2.提高教学管理者的专业水平

由于学校教学管理过度的行政化,教学管理机构履行行政的职能,完成上级和学校交给的任务,成为教学管理部门的首要目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虽然学历在不断提升,在自己本专业有较深的造诣,但是普遍缺乏对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知识,也缺乏高校教学管理的系统知识,无法在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理论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变革和系统的创新,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课程建设,呼唤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相协调。

3.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和评估方式

教学工作虽然是一种个性很强的即时性、情景化工作,不同的教学目的、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任课教师的风格,都会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产生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但是教学工作也是科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或探寻活动,在充满个性的生动生动活泼教学整体背后,隐藏着可以理性评析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其时间和空间的配置的。教学工作要获得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必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和评估方式,对教学行为,在严格的概念或范畴定义下,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反馈。发挥评估检测的行政管理功能的同时,支持教师的教学,助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才能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才能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

4.增强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学有其规律,教学工作有着深厚的理性思考和探索。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呈现有着延后性、整体性的特征,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可能即时显现,个体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替代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质量,一切急功近利的行为在高校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将学校教育系统的成果归于某一个个体的成功也是站不住脚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有专业精神。首先,教师的专业精神是一颗淡定之心,甘于寂寞,有“定力”抵制外部世俗世界物质、地位、荣誉的诱惑,有“静心”抵御自身内心世界的躁动、迷茫。心无旁骛、去除内心的杂念、私欲,在教师职业还没有达到令人向往的地位时,潜心教学并在教学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凸显自身的价值,体会教学活动所带个自己的快乐。其次,教师专业精神是一颗专注之心,坚守信念,能把握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有长远的、前瞻性的考虑,不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能脚踏实地,专注于教育教学,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之上。[8]第三,教师专业精神是一颗专业之心,把教学作为科学来研究,用专业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教育教学,反思自身的教学、改进自身的教学,在专业研究和专业实践中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师专业精神是一颗奉献之心,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爱学生、关心同伴、爱护集体,在不断的教学研究、改进、发展中,在学生的成长、团队的进步、个人声明价值的实现中享受教师的幸福。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程管理,以课程的眼光审视教学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的支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