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无手教师”想开去

时间:2024-09-03

(西安市未央区南康村小学 陕西西安 710016)

记得今年4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无手老师》,这部影片是根据青海省湟中县小学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拍摄的。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马老师拿出一个花瓶,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进行写作,顺其自然,一个马老师的爱情故事在花里绽放。看到这个情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现在一直践行的EEPO课改。尤其是其中的一种课型方式---哲学方式,不由感慨:原来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有一个鲜活的灵魂在氤氲。

一、哲学方式课型的现实意义

1.一个质疑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留学生?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分析了原因。“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

2.一个警醒

幸运的是,我国高层教育决策者已意识到知识本位的弊端,意识到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

3.一个惊喜

孟照斌教授关于哲学方式课型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为把这种理念化为行动找到了一个坚实的载体。哲学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辩证的关系。在有效教育的课型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强调的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它是通过任意一个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大量扩张训练。

二、哲学方式课型的操作流程

哲学方式课型一个重要的调控艺术就是“少就是多”,这就要从第一步说起:

1.出示素材

要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可以是学科的,也可以是任意素材,如一个图形、一张图片、一段音乐、一首小诗、一个数字、一个物体、一道算式、一个词语、一句格言、一段话……,凡世间物质精神世界的存在都可作为素材。

2.思维风暴

教师营造充分自由民主的研讨空间,利用小组、团队等人力资源的优势,围绕素材,进行梯队形态下的思维扩张,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比如一个水杯,学生可以联想到水、学校、太空、星球大战、环境、粮食、非洲、钓鱼岛、朝韩局势……经过长期思维训练的学生,向度达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弹性思维以及美式思维的天马行空、苏式思维的奇特得到培养,为后面的群体探究环节打下基础。

3.设计筛选

学生浏览关键词,根据兴趣点可自主也可小组提出1—2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比如上面的关键词,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话题可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机动车限行的利弊辩论,有没有人类可供移居的星球问题……小组内第一次筛选,全班第二次筛选,这时主要看训练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和对问题的分辨能力、筛选能力。最后确定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4.群体探究

针对问题,进行群体目标演化、主题演化、个性品质演化等。群体探究的形式是多样性的,一般有辩论式、三方式、沙龙式、极端式等。如针对民主筛选的问题:机动车限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采用正反双方辩论形式,进行群体思辨;也可假设筛选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采用沙龙式进行团队探究。也可假设问题为“有没有人类可供移居的星球”,采用极端辩论的方式进行思维碰撞。这时训练的重点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德式思维的严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向深度、广度不断扩张。

三、哲学方式课型的破茧成蝶

未央区第五届EEPO课堂教学大赛,在课型方式的抽取上,明确规定哲学方式的主流课型—辩论式,任意素材由评委组指定。17节哲学方式课,17个鲜活的素材,17个灵动的现场生成,17场唇枪舌剑的思维与能力的综合较量,不管两人对辩、单元组内辩、双方辩手辩、团队群辩实际上都是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相关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多数教师操作自如,学生思维活跃,辩论激烈;自动转动自如流畅;随机分组有效突破。

无处不在的素材,万事万物皆有联系的哲学思想,生发出很多有趣有价值的辩题:独生子女与二胎问题、西安人才引进的利弊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替代问题、研学实践与课内知识学习的关系问题、崇拜明星与崇拜英雄的人生观问题、选择国货与日货的价值观问题……如此种种,单看这些辩题,我马上想到的就是“核心素养”: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辩论交锋其实就是综合素养的较量,哲学方式课型确实是一个让孩子站在未来竞争高地上的杠杆。

当然,哲学方式课,可单独作为思维训练课上,也可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在张彩虹老师执教的《有的人》这一课中,我看到了哲学方式在学科演化上最成功的一节案例,先出示图片1进行头脑风暴。卡条书写关键词。导入《有的人》学习。搭建标准性平台,通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涵,了解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最让我叫绝的就是最后的前呼后应:仿照本文写法,运用对比,写一写生活中不同的人,可以用上卡条上的词语。浑然一体的设计,“对比”的思维巧妙贯穿,可谓独具匠心。这也让我看到哲学方式与学科内容融合培养学生思维的强大力量。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将会在更深层次上挑战人类的未来,这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世界。然而在思维面前,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趋于零。所以要把握未来,胜任未来,必须要让今天的孩子学会以变应变,占领明天思维的高地,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永远站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孟照斌教授关于哲学方式思想与方法的贡献将深远而绵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