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合作探究学习浅谈

时间:2024-09-03

胡国华 陈 丽

(1.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进修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2.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31)

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时间,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应用,掀起了“合作学习”高潮。热热闹闹的讨论,让我们看到教师身子附下了,学生思维放飞了。师生关系其乐融融。在享受合作学习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少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覆盖面窄了,优等生成了发言首席。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指导……种种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考: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合作学习那,说说几点看法。

一、提前做好合作学习安排

1.教师首先要备好课

课堂上高效优质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堂上我们教师的任务不能把参考书上的内容背下来在转述给学生。我们必须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这种理解应该多方位多角度,然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有选择的性确定学习目标,而不是老师备了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只有老师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

2.教师要科学分好组

高效的合作学习,科学分组很重要。首先分组前我们要考虑小组中学生优劣互补,根据学习水平、能力、兴趣及性格等诸多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着互补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配。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不善于表达,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同学关系好,善于表达。有的学生成绩差,比较顽皮。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进行最优搭配,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通常情况下,我们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也有的班级8—10人,小组人太多,小组组长不太好调控,由于人多小组活动展示的机会少,有的学生就没有发言展示的机会。为了激励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劲头,还让小组成员给自己小组取个特别的的组名,如“太阳队”、“霹雳队”等,从而来增强学生们小组的凝聚力。

3.小组内合理分好工

在科学分组后,小组内各成员还要进行明确分工。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合作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监督员”要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状况,要读出每个学生都能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汇报员”的任务是把本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小组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就要求每个成员既完成个人任务,又要相互配合,发挥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里重要的说一点是,小组里的分工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段时间就会互换角色。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位置上承担不同的任务,得到不同的锻炼,只有这样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4.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每一种技能,都需要不断学习实践。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由基本到拔高的合作技能。例如:在期初小组分工时,教师可以参谁承担什么工作为什么安排这样的工作给他,渐渐的两轮下来,老师就要退出小组分工的工作,而是教给孩子,让学生自己分工的。这时,学生有了老师的引导就会根据本组不同成员的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从而保证小组合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学会了分工,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出现合作过程中“随大溜”和“当观众”等现象。避免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让每次的合作对于学生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二、重视教学过程的组织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是观众不是提前安排好后就没有事做。活动中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合作遇到问题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清除障碍的“合作助手”,教师要扮演多个角色,根据课堂出现的实际情况。

1.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为了课堂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形式,基本上小组合作学习在没有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让合作成为了一种虚设。我们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怕浪费时间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然的话,小组学习就谈不上合作,小组内就会是好孩子的一言堂,好学生的思维替代其他学生的思维,学生间的思维得到不碰撞。更不会产生新的思路。只有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产生属于自己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交流才有价值,问题才会向纵深发展,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打开。

2.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我们教师就应及时进行指导,例如有的小组学生合作过程中会出现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休,有的小组学生不服从组长调控自由活动,有的小组学生交流时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小组活动等等......这时老师观察到后,及时深入小组对情况进行处理,让每个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省时高效的完成合作任务。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自我调控能力、倾听等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探索、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的服务学生们的学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