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4-09-03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有德小学 广东汕头 515000)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是养成良好健康行为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呢 ? 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1.调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状况,制定养成教育活动的内容序列。

通过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特点和原因:

表一 低年级学生情况

表二 中年级学生情况

表三 高年级学生情况

2.探讨开展学生健康行为方式养成教育研究的有效途径,创设校园育人环境,形成习惯意识天天有,习惯养成天天练,习惯教育天天讲,从而使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每一位学生之中。

3.注意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地组织各类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活动。

(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要求,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学校经常开展朗读比赛、写字比赛;开展优秀作业评比,遵守纪律,尊老爱幼,文明礼仪,热爱劳动等雏鹰争章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2)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小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验所得: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①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尤其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十余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生活。因此,学校的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关系极大。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窗明几净,教室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等。

② 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

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坚持开展健康型家庭创建活动,制定健康型家庭标准,提高家庭教育层次,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在活动的开展中渗透学生健康行为方式培养的方法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

(3)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校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纠正行为偏差的能力。

① 借助《学生健康成长手册》,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把行为规范化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小助手和好朋友,对照实施,每周评比,定期检查。

② 督促与自主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开展班级健康管理日志、健康论坛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常地问自己:今天在学习、生活等各类活动中应注意纠正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做到胸中有数、井然有序、有的放矢。促使学生在积极地寻求自我目标的心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健康行为方式培养的方法有规律可寻。只要方法科学,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时间、地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