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江西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江西宜春 336000)
新时代不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培训体系必须得到完善,确保产教有效融合。中职教育需要依靠多方合作与多措共举来达成产教融合,推动其由政策向着行动转变,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夯实基础。
职业教育推进产学研合作,是从最先的校企、产学合作演化为产教结合以及产学合作,再到当前的产教融合。其中“产”指的是业界,涵盖了政府、企业等诸多主体。“教”则指的是教育界,涵盖教育管理、实施以及受教等多层面主体。融合则是对其关系进行描述,需要实现融入、合作以及交互。[1]
其中,“产教”相较于“校企”来说,主体范围得到扩充,“产”可以代表整体产业,政府、行业以及园区等均有涉及。“较”则可代表整体教育界。而“融合”相比于“结合”来说,更能对新型合作进行体现。“融合”可以对合作存有的主动性加以体现。新时代若想做到产业转型高效化发展,必须与教育共同向前行。[2]
新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以重新定义,新业态对于人才具有新需求。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诸多科技发展,各行业均得到重新定义。比如“互联网+”便是依靠信息通信技术来构建新型业态,例如“互联网+餐饮”等等,新业态必然会使技术、人才需要遭受影响。而产教融合则能够契合时代特征,同时也和科学发展特质极为贴合,确保学生培养紧跟市场需要。[3]
产教融合若缺少政府主导,企业便不愿积极参与,因此必须依靠法律来对产教融合进行规范,并对其相应操作进行强制规定。现阶段,国内在产教融合层面伴有先天不足,所以必须对政府主导与推动加以重视。政府需要以中职教育实际为导向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比如可在信贷层面提升产教企相应额度,并给予其贷款优惠;还可把企业实施产教融合伴有的直接能本纳入到企业成本之中,从而抵扣对应的所得税。
首先,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层面必须契合产业需求。专业作为教育办学基础,而院校对区域产业进行服务也需要以专业为载体。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结构及其发展需要来对专业设置、建设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吻合产业布局。同时还应确保调整机制富含动态性,保证人才培养契合产业、企业需要。
其次,课程设置还应和岗位能力相对接。专业以课程为其具体内容,学生依靠课程平台来获取知识并且提升素养。中职院校需要确保课程体系契合产业企业对应的岗位需要,依靠校企联合开发等措施将课程、岗位职能标准进行对接,确保学生技能以及职业能力吻合岗位需要。
第三,师资队伍还应与专家能手相对接。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需要依靠师资队伍执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现阶段,部分院校存有教师院校毕业便到学校任教的状况。院校需要依靠产教融合将师资队伍和专家能手进行对接,依靠实战来积累实践经验,并借助师资互聘或者是人才共享来强化师资建设。最后,学历教育还应和职业认证进行对接,可由职教集团和人社局进行合作,可依靠试点把专业考核和职业资格相应科目进行互认,并依据“等效性”原则达成双证对接,确保人才培养更富针对性。[4]
(1)依靠校企合作来建设“双主体”模式学院
现阶段,职业教育早已越过职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间的界限,其改革发展无法仅依靠教育部门实现。企业虽然没有办学主体作用,但却能够参与职业教育中。校企需要从办学体制出发进行改革,应借助专业设置、课程规划以及实验实训等多环节来融合人才培养过程,构成校企共同育人的目标。确保企业、学校优势资源得以深度整合,契合利益诉求,依靠合作产生内在动力,确保人才培养更富针对性与有效性。[5]
(2)进行中职院校众创空间的构建
新时代伴有“万众创新”的特征,如今创新创业早已从院校扩散至社会大众。而国家推行的科技、工商体制改善以及简政放权等措施也使大众创业积极性得到切实调动。对于众创空间来说,其本质便是网络时代伴有的服务机构,将创客、众包众筹等进行结合,俨然成为创业者的重要选择。当前中职院校在众创空间建设层面并未发挥其聚集作用,政府需要从众创空间出发扶持院校建设,支持院校申请备案,并积极为创业人员提供相应辅导以及政策咨询。此外,还应依靠科技创新、调动资本市场多层作用等措施给予创客相应的金融服务,推动职业教育和创新发展向着新能级推进。
总之,不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培训体系均应得到完善,中职教育需要依靠产教融合来推进教育建设,确保人才培养契合市场、社会需要。中职教育使得教育、经济界限得到跨越,院校必须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为强化教育质量以及人才素养夯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