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4-09-03

(大庆市富强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3000)

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自由的、多彩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样的课堂会让每个小孩子都以学习为快乐,会使我们的校园成为快乐的天堂,学习的圣殿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我们语文课堂究竟应如何来培育孩子的生命呢?

1.展现自我激情,沟通师生感情

我国自古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事实上也是如此。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带着笑容交流思想感情,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这是心理学教给我的智慧。所以,每节课我都会调节好自己的心绪,带着笑容从学生眼中走进学生心中。课上,我以热情鼓励的语调,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的态度,期待的目光,恰当的手势,把我对课文内容、对学习生活、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感情与学生共同沟通。教室里总是飞舞着快乐的因子。现在孩子们一听说上语文课,便神采飞扬、欢呼雀跃。我才真正体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正内涵。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学习是学生的本能和需求,更何况语文本身就有永恒的巨大魅力,小孩子们的心始终是向往语文的。那么,为什么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呢?调查表明,学生厌烦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师单调的语言,灌输的方式钝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熄灭了学生的求知火苗。教师要为创设“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教学过程也由“要我学”的苦学转化为“我要学”的乐学状态。

二、给学生一个“互动的课堂”

1.师生对话,导而弗牵

首先,我们应该把握对话时机,精选可争辩、有价值的对话内容,启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世界。再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要“导而弗牵,强而弗发,开而弗达”,在学生“口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给予点拨指导,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彼此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生文对话,二度创造

与“文本”对话,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我尊重他们对课文个性化的了解,保留他们“合理的偏见”。于是学生的创新思想也由此破壳而出。

3.自我对话,自我超越

“生命是不可重复的,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享受到愉快的童年生活,实现广阔意义上的创新,实现人本身的超越。”是的,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包办代替,要让他们经历个体独立的探索过程,培养多元的认知能力,独立的学习态度,丰富自己的语感。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学生尽性地展示自己

教育应尽量鼓励个人发展,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讨、推论、体验、感悟,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人类完全是在自我教育中进步的。在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孩子的一切!孩子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平时,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动脑,尽情地展现自己。学生显得十分积极,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他们写出来的《掩耳盗铃后续》、《新编龟兔赛跑》、《骄傲不是错》等习作,有的让我拍手叫绝,有的叫我啧啧称奇,有的让我啼笑皆非,有的让我忍俊不禁……2.引领学生走进书的天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哲向我们揭示了语文读书积累的客观规律。书,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是使孩子们聪明起来的途径。基于这个思想,我常常搜索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平日里,我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阅读《格列弗游记》、《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少儿百科问答》、《十万个为什么》……让他们走进一个充满书香的天地。

3.携起语言与生活之手

语言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动、鲜活和社会生活,语文和魅力何在呢?一直以来,我都是有意识地把学生从“书本与和生活从不见面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逛马路、上商店、看电视、读新闻、与老人聊天、同朋友谈心、跟小孩逗乐……其中的知识都是无限的,是识字的来源、写作的素材。孩子们也由此感觉到“原来生活同我们是如此的亲近”,学得更加自信更加主动。从课堂小社会走向社会大课堂,我鼓励学生“眼中有资源,心中有教育”,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真正携起语文与生活之手。

四、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课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如有神帮助,写出语意顺畅、优秀的好文章来。“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简单来说,写作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目前有的教师对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理解偏高,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有头有尾的文章,过早地进行篇的训练。结果不仅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害怕作文的心理,为以后的作文训练带来不良影响。

三年级作文,只是初步的作文训练,属于片段训练的性质。也应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学会了连句成段,也就为连段成篇打下基础。

在训练方法上,可结合基础训练和习作例文精心设计,既达到训练目的,又不增加负担。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1.理句成段。把一段话打乱,让学生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2.先说后写。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几个相关的问题,再连贯起来说成一段话。也可以让学生看图说一段话,再写出来。这样从说话中促使学生开始动脑筋,组织话言,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为书面作文打好基础。

3.学习观察和分析事物。作文要有内容,内容来源于观察和阅读。所以除阅读之外,训练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是训练学生初学作文的方法之一。

4.先听后写。让学生先听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也可以边听边记提纲,然后写下来。

5.改写古诗。例如把《春晓》、《村居》之类的小诗扩写成一段话。

6.仿写一段话。为了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三年级开始学习作文,主要是仿照某些段落或习作例文,接照课文的层次关系,加以仿作。从学写一段,到写好一段,由仿作向独立作文过渡。让学生通过老师循序渐进、有目的有重点地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总之,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美好、自身的进步。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让孩子们的童年沐浴在人文教育的阳光雨露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