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古筝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4-09-03

王 华

(湖南省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 湖南凤凰 416200)

浅谈古筝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王 华

(湖南省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 湖南凤凰 416200)

古筝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流传至今,已成为一门耳熟能详的大众文化艺术。发展至今筝学艺术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具体体现在:筝艺资料的发掘、整理,各流派曲目收集成册;从民间走向专业学府院校,登堂入室、步入艺术殿堂;筝表演技艺的飞跃,创作曲目的丰富,器乐改革等方方面面。从古至今,古筝音乐美学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古筝 起源 发展

一、古筝音乐美学的起源

古筝的历史起源可以从战国时期开始追溯,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古筝是中国非常古老的汉民族弦乐,属弹拨乐器。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并受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古筝音乐美学滋生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并有一段漫长而有序的发展历程。最初古筝音乐美学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为土壤开始滋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发展到现代,虽然其中的阶级性已经大大减弱,但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古筝音乐美学受新时期的影响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但不论怎样发展,古筝音乐始终都是以具体的音乐内容、演奏手法等为基本载体,通过曲谱和技法等共同构成古筝音乐的审美特征。

二、古筝音乐悲情美学发展

悲情美学是古筝音乐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古筝艺术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其音乐主题也不断丰富而呈现出多样化,悲情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宣泄出口,逐渐发展成为古筝音乐的主要分支,悲情美学也成为古筝音乐美学发展历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阶段。

古筝音乐悲情美学所带给人的感受应该用热耳酸心来形容,一切体现悲凉、悲壮、悲伤、悲愤等悲剧美学元素的作品,在古筝曲中所占有的分量是不容小觑的。例如《苏武思乡》《姜女泪》《临安遗恨》等古筝作品,表达的皆是悲壮、悲伤、悲凉等美学情感,又例如,《秦桑曲》曲调中大都采用徽调式苦音音阶,即微升fa和微降si。由于苦音具有一定的游离性,有时上行会略有偏高,有时下行会略有偏低,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乐曲一种苦楚、激愤的腔调。这些悲情美学元素融合于一体,不断发展,就构成了完整的古筝音乐悲情美学。

古筝音乐悲情美学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历程。悲情美学始于战国末期,到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悲情美学以一种浅淡和外化的方式在古筝音乐中加以表达,从宋朝开始,古筝音乐流行以悲为美,并且此后悲情美学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中,通过长时间的缓慢发展,最终在古筝音乐美学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

古筝音乐悲情美学的特征包括悲壮、悲伤、悲凉等多种,其中慷慨激昂的悲壮是我国古筝音乐悲情美学的主导特征。以《临安遗恨》为例,此曲主要表达的是岳飞悲壮的一生,开头一句就奠定了整首曲子的悲壮基调,在开头的慷慨激昂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但是于含蓄之中又更加将岳飞征战疆场,最终却落得“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悲壮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国仇家恨,千军万马,最终化为尘土飞扬,有心报国,到头来终是难圆己愿,令人无限惋惜。

古筝音乐悲情美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从古代延伸至今,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最终美学情感与音乐情感完美融合,由此形成了古筝音乐独特的悲情美学特质。

三、古筝音乐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美学统一

1.历史性。每一首乐曲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都蕴含着相当的时代背景,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与地域风格。筝乐在其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传统筝曲与各地戏曲、说唱等民间音乐紧密相连,逐渐形成了河南、山东、浙江、潮州及客家五大流派,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由于传统筝曲多是口传心授,没有固定的曲谱,演奏者对作品的时代内涵的理解非常重要。例如,在演奏表现方面――山东筝派《汉宫秋月》乐曲风格淳朴古雅,情绪哀婉凄愁,主要表现古代宫女的苦闷、忧伤与寂寞的怨情。表演时,应合理运用揉、吟、按,滑等古筝的旋律装饰技法,着重表现古代妇女们的悲惨命运,把深宫高墙内,宫女夜夜遥望清冷明月的凄凉与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演奏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尊重作品的历史特征和音乐创作的地域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风格,再现作品的历史风貌,反映出作品原本要表达出的深刻内涵。

2.时代性。曲谱往往是过去创造出来的,而表演者却是不停在变换的,每个表演者都不可能完全离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所在的环境去进行表演,他们总是习惯性的用自己时代的眼光去处理乐曲,站在自己时代的立场去解读乐曲。其实,二者并非是矛盾的,根据历史唯物原理,事物永远是发展的。从五十年代至今的半个世纪中,古筝艺术的发展主要借鉴了西方古典音乐。这一时期的筝曲大多着重写实,注意叙事,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新社会的赞美,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例如,为赞美小姐妹为保护集体的羊群而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为反映码头工人辛勤劳动、艰苦工作的《战台风》。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为曲目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一些新的演奏技巧,对曲目曾经未曾注意到的领域进行补充,有利于引起听众的共鸣,便与古筝美学的流传与普及,增加古筝艺术的生命力。

总之,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不是完全不顾作品的历史风格,而是在音乐表演的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寻求平衡,尽量做到两者完美的协调与统一,即在尊重作品历史性的基础上,又能体现古筝艺术所处时代的审美统一。

结语

古筝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具有悲情美学的特质,又充分体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从战国时期起源并发展至今,古筝音乐的美学特质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完善,最后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特点,既有时代的印记,又不缺乏自身的魅力,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属于自己的,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美学息息相关的审美特征。古筝音乐在这样的美学特质引导下,将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完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