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问”大有“问题”——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4-09-03

王秀波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 山东泰安 271200)

“提问”大有“问题”
——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王秀波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 山东泰安 271200)

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是“填鸭式”、“注入式”,课堂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新课改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课堂上老师的作用和地位被重新定义。老师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成了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于是课堂提问作为一种调控课堂的手段就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现在我们的课堂提问,我觉得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老师的提问太随意,没有目标指向,率性而问,到哪里算哪里。

第二、“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貌似启发式的问答,按照“对话”理论来看这只是披了温和外衣的独白。

第三、有些提问不具有实质内容,没有任何价值。如《背影》一课,问文中写了几次背影?有几次流泪?类似的问题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审视,没有任何价值,只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有的课堂提问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热闹的外表下是语文田地的荒芜。一篇《竹影》的课例,里面有这样的一些问题:你从爸爸的话中学到了什么?中国画和西洋画有什么区别?展示吴昌硕的《风竹》,问画出了怎样的姿态?这些问题跟怎么欣赏丰子恺的散文,怎么解读和鉴赏丰子恺的散文基本没有关系。著名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评价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教《竹影》,忘记了本来应该教怎么解读、鉴赏丰子恺的散文。”这应该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较普遍、严重的问题。

以上的问题应该说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问题提的是否合理,这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要让我们的课堂提问更加的合理和有效,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减少提问,让语文课堂活动化

既然提问太多、太碎、太滥,那么就应该让提问尽量减少。那些把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答案的提问要去掉,那些穷追不舍引向自己板书的提问要去掉。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寻求新的策略。让我们的课堂尽量“活动化”应该是一种选择。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是否应该适当放弃挖空心思的设计问题,转而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前几年有些老师曾尝试过无问题式的教学设计。笔者曾看到过《一面》的设计,简述如下: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2)画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楚第一部分共38个自然段的层次。

3.根据下面的提示圈点勾画

(1)故事的一个场景。(2)文章的两个层次。(3)关于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4)作者的四次情感抒发。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评析课文

每个学生选择下面内容之一,写一点简单的评析文字。

……

这个设计着眼于让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乎全交给了学生。既给了学生严格的要求,又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实践。当然并不是说,教学设计只有这一种方式或者说只有这种方式才合理,我们固然不必因噎废食。举出这个稍显极端的例子,在于启发我们如何舍弃课堂的无效提问,在于启发我们如何让教学“活动化”。

二、提问要指向核心内容,真正体现教学意图

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尽量减少枝蔓。每一堂课都指向本堂课的核心内容。一篇课文,几乎包含着语文学习的所有方面,课堂上老师也有无数选项。而我们的提问要指向核心内容,真正体现教学意图,就首先要求教师的心中有“核心内容”、有“意图”。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面对一篇课文时都会有让学生学习什么的困惑,这显然是其他科不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确定教学的内容呢?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学、文化,国内外对此已基本达成共识。最简单的理解,更好的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语言),“让人生更美好”(文学),了解传统文化,且产生自豪感,并学会尊重欣赏别国文化(文化)。这些都是语文学科分内的事。在现在这种教材编排形式下,面对一篇课文,需要我们在此范围内找出最具“语文价值”的点。对此郑桂华老师曾有过详细论述,并举过如下例子:《拿来主义》的形象说理、个性表达;《安塞腰鼓》的文章局势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呐喊自序》形象化的表达。它们是各自篇章最具语文价值的点。

三、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合理性、有效性,还要准确定位课堂上师生的关系

新课改以来对师生关系有过很多论述,像主体主导说、互为主客体说、复合主体说等等。抛开这些深奥的思辨,教师不可以再像传统教学的灌输是确定的。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写到:“训诲——驯化型教学认为意义是可以被灌输的,传授——训练型教学认为意义是可以被传授的(这两种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对话型教学则认为意义是在对话中生成的。”由此可知,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给学生意义,不是“传授”给学生意义,而是帮助学生寻找和发现意义。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组织中存在差异的成员,教师是一位富有经验的伙伴,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新手,教学就是师生共同面对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提问很多时候不能指向一个我们总结好的答案,不能指向对文本解读的终点。我们的提问只应该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风景;只应该是指引方向,路有多长要学生自己用脚去量。这或许就是常说的提问的启发性吧。

我们要更深入的探讨“课堂提问”,还要有更深广的视野。课堂提问应该是“对话”的一种方式,应该用对话的理论来观照。另外,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对课程的理解,教材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把握,都会影响我们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1]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余映潮:《余映潮的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