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时间:2024-09-03

陈志强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石中心小学 江西赣州 34280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陈志强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石中心小学 江西赣州 342800)

数学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课堂学习模式,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探索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自己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需要人们以一种积极地姿态,主动参与到社会的竞争与发展中,没有参与意味着就没有成功。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意识,具有较强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成为了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课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这就意味着,我们所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必须从符合时代人才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下面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课堂,赢得学生信任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因而,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确立服务意识。其次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鼓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比如:当学生因某一问题而展开激烈而较长时间的争论时,我就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发言,等待学生的争辩,从不打断学生的争论。选择适当的时机,用商量的口吻对学生说:“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或者“老师也发表一点意见行吗?”这些尊重性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而且还给了孩子们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从而激活了课堂氛围,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呵护。

二、体现扎实功底,适时有效讲解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关键

1.激情导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的引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我采用创设不同情境引入课题。课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数学世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让他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马上会想到“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整除。”接着才引导学生自己举例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发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由此引出不能按原来的经验去找规律了,必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此时揭示课题,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适时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强调学生是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是不需要教师教,而是重视教师的“导”。课堂上我抓住时机,抓住关键,在学生的疑惑处﹑教材的精华处﹑深奥处等地方进行点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探究的积极性。例如“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一课,我问学生:“这些分数中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屡屡碰壁。当学生思维出现“中断”或“偏离”时。我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的争论。而是启发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一句话,使学生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很快便找出了规律。课堂上,我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三、开展有效学习过程,充分到位训练是实现自主探究的根本

1.优化“说”的过程,表达到位。

“动口”是学生思维提炼的重要过程。我们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我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开口说话的训练,说能加深理解,说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说能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中,我让学生操作过程﹑说思考过程,说依据,说质疑,说独立见解。总之,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多说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说。例如:五年级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即由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涉及了购票﹑住宿﹑乘车以及出行路线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的一次考验。教学时,我除了给学生提供各种费用的价目表,其他均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通过看﹑想﹑议,最后正确完整的表述出,我设计的这个方案是什么?有哪些优势?等。总之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叙述这一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直觉,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观察能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惊醒正确恰当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六年级,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首先用电脑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直径与周长的长度,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三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最后,再利用电脑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此时,教师无需要更多的语言,便将不易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与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氛围,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