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低年级学生安全管理研究

时间:2024-09-03

金 施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 福建福州 350005)

小学低年级学生安全管理研究

金 施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 福建福州 350005)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态不稳定、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知识层次相对低、社会阅历不丰富,这就决定了他们成为安全事故的易受害群体。本文通过分析低年级安全问题现状、类型、成因,提出解决低年级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班主任工作 小学低年级 安全管理

一、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

校园是教育的土壤,校园安全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班级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校园分支的集体组织,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成为学生较为固定的群体组织,相处面固定,活动频率高,群聚时间多,其安全问题的易发性概率高,频率大。因此班级的安全管理成为校园安全的重要因子,成为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1]

近年来,信息传播媒介呈现多样化,一个安全事件的发生随着信息渠道多样传播愈演愈烈,容易造成传闻偏离原发事件本身,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影响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扰乱校园、社会和谐。因此,建设安全、健康的环境对于培养祖国的未来一代,有着现实而重大的意义。[2]

二、低年级安全问题现状

1. 低年级学生特殊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还保留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心态很不稳定,容易情绪化,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发生身体上的接触。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认知能力差,课间活动喜欢登高、奔跑等,倾向于自己喜欢的活动,而对是否安全并没有太大的考虑;社会阅历不丰富,对社会接触较少,在集体户外活动时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2. 家庭安全教育欠缺,学生意识淡薄

教育是校园、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体。家庭教育作为其中一个因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校园生活不熟悉,孩子在校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了解并不深,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关于在校安全的家庭教育也比较少。

三、低年级安全事故类型

总体上看,班主任针对班级事务,所遇到的学生安全事故更为细微、具体,面对一线学生、家长、社会,因此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管理角度,从低年级学生特点以及实际调查访问中,将低年级安全事故作以下角度划分:

根据班级安全事故类别,分为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疾病事故、人为事故、其他安全事故

按照安全事故诱发主导因素可分为校园内发型型安全事故、学生内发型安全事故、家庭内发型安全事故。

当然,一个安全事故本身,是多方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在分析归因对策上,也需要多重因素去分析。

四、解决低年级班级安全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鉴于的种种表现及对其产生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消除这些园安全隐患,加强低年级安全空间应采取如下对策。

1. 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1)组织班级内部建设班干部

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性强,正义感强,对于老师规定的不守纪律现象特别喜欢纠察。建立一支这样的纠察队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十分有效。如设立行为偏差生,通过纠察课间容易出现事故的现象,一方面加强自身的督促性,另一方面对安全事故潜在现象有很好的预防、及时制止作用。

(2)活动管理

外出活动通常人数参与多、活动范围广,如春秋游。

班主任做好活动前的应急准备,应做好点名工作,活动前,活动中以及活动结束的人数核实,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结合班级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流程、人员安排,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管。

活动中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应急能力。如意外摔伤,晕车的状况。

积极与配班老师进行配合。必要时可由班级家委会进行辅助。

2. 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1)安全教育内容时效性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校园安全的主体是相对静止的,但围绕校园的环境因素(包括学生、设施)却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安全教育也应保持不断地更新。班主任应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利用班会课、常态课,针对周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意识地融入安全教育,及时、有效地对班级学生进行再教育,引导学生反躬自省,对于不良思想、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

不同学生心智发展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对安全意识能力也不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于具体化阶段,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直观化、形象化的事物。因此,班主任的班级安全教育不能一味进行说教,应该更多地采取多样式的教育方式,如亲身体验实践,演示等有效形式。

(3)安全教育对象特殊化。

班主任应该具有比其他科任老师对班级学生情况有更深入地了解,尤其要关注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间观察、学生资料信息、与家长的积极沟通等,及时跟进学生状态。特殊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于三个原因,一是先天质。二是社会因素(社交、环境)。如自尊受创的反叛、同学间无意的嘲笑,人际关系受挫等,从而导致心理失衡、情绪易激动。三是家庭。不安的环境可能引起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如父母的经常性批评。

对班级特殊生进行摸底统计,分类详实记录,及时跟踪,进行有阶段性跟进性的补充,对有改善地方以及仍旧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

班主任应针对不同归因进行心理健康的安全疏导,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在原因,对症下药。必要时请校内心理健康老师及时辅助,培养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减少孩子在校发生的安全问题。

建立特殊生档案,及时跟进特殊学生的状态,特殊关注,跟踪辅导,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以防其因感觉孤立无助而产生极端性格。

3. 加强联动,齐抓共管

加强家校沟通,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做到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联动,共同为学生筑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大致为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但安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数据调查显示,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大多是由于家庭平日的生活、教育方式所影响。因此,做好家庭校园的沟通衔接尤为重要。班主任应将平日校园安全问题,及时告知家长,普及在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1]石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概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劳凯声.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及责任归结为题研究[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