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比较分析

时间:2024-09-03

刘 冲,王德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比较分析

刘冲,王德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摘要:采集2004-2013年山东半岛9个城市19个行业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各行业从业人员数及市区人口密度、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SPSS工具软件,结合城市流模型、资金流模型、人口流模型、交通可达性模型、信息通达性模型等构建经济联系综合评价模型,并与京津冀城市群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济南比青岛外向功能略高,且偏重第三产业,但济南和青岛两个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都不强,多年来外向功能提高不大;各城市之间空间和产业分工格局固定,城市间经济联系不密切,城市群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应突破传统产业分工束缚,打造柔性城市群格局;通过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明确核心城市功能;构建空间网络体系,消除要素流动障碍;稳步推进城镇化,完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等。

关键词: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模型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能够节约成本,扩大市场,共享资源。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形成城市群,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1]。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密切,经济联系格局是否合理是衡量城市群发展成熟度及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群经济联系在地域空间上体现为各种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和作用关系,形式上表现为各种空间“流”,如人口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2]。“流”的大小最能直接反映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各城市之间的梯度关系[3]。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是国内学者最常采用的城市经济联系评价方法。城市流模型是引力模型的拓展,比引力模型指标内涵更丰富,能够从多方面综合反映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联系状况,结果更具现实解释力[4]。近几年使用城市流模型分析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较多,姜博(2010)[5]利用1997年和2004年外向型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对环渤海地区城市流进行了考察,发现环渤海地区资源型城市外向功能较弱,山东半岛虽排名靠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李勇(2011)[6]采用引力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孙海燕(2014)[7]对引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考察渤海海峡通道建成后对山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刘兆德等 (2014)[8]以山东省108个县域为单元,以2010年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城市流强度分布规律;马学广(2015)[9]利用城市流模型研究山东沿海地带空间格局,认为济南、青岛和烟台是山东省排名前三位的城市。

以上研究大多采用外向型行业从业人员某一年的静态数据,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解释还不够全面,对不同产业城市流的分析较少,未能考察人口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交通距离等要素带来的影响。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体现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变化规律体现了经济联系的变化,对未来更具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在城市流模型基础上加入人口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交通距离等指标,弥补城市流模型的单一和不足。采集2004-2013年间的动态变化指标,利用多种统计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应用SPSS19.0及ArcGIS10.2等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深入挖掘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比其他方法计算的城市流指标、京津冀城市群的相关

数据、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信息,综合比较评价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变动趋势,探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优化方向。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评价指标和模型选取

(一) 研究方法

1.城市流模型。在城市流模型中,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量化指标[10],计算方法如下:

(1)

公式(1)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率;E为城市外向型功能量。城市流强度是表达城市与外界(城市或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

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Lqij。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量;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量,j部门在i城市中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量Eij为[11]

(2)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

(3)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表示,即

(4)

i城市的城市流强度:

(5)

式中Ki为城市流倾向度,即i城市外向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用i城市的单位从业人员所能提供的外向型功能量来表示,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

2. 资金流模型。城市群中各城市在地域上接近,通常具有共享行政系统和金融系统的优势,资金流频繁。资金流动量反映出经济交换的频繁程度和市场活力,体现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某一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在资金上表现为资金流的流入与流出。选取各城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等指标反映资金的流动情况,这两项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城市在资金上的吸引力。山东半岛城市群资金流模型为:

(6)

式中:A为资金流动指标;L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指数;F为固定资产投资数额指数;α、β、ρ为其系数。A值越大,表明该城市在资金流方面的吸引力越大。

3. 人口流模型。城市人口引力指标采用各城市市辖区人口密度和年客运总量。人口密度指标体现了城市的集聚程度、历史人口流动积淀的结果,反映了该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和人口城镇化程度。客运总量体现了城市人口流动的数量,也体现了知识外溢程度。通过对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以下式体现人口流指标:

(7)

式中:P为人口流动指标;M为人口密度的标准化指标;N为客运总量的标准化指标。

4. 交通可达性模型。交通是城市间人口流、物质流、信息流等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交通可达性体现了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难易程度,是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12]。借助ArcGIS10.2在中国1:400万的中国行政区地图上提取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计算出不同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和时间。行车速度参照国家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相关文件。最后得出两两城市之间O-D Cost Matrix 统计结果。

5. 信息通达性模型。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联系方式和思维模式,带了经济和产业的重大变革。信息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13]。在考察城市群经济联系问题时不可忽略信息通达性问题[14]。信息的传导依赖通讯技术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直接交流的知识溢出作用,目前尚无更好的办法进行量化分析,信息通达性只能通过考察通讯设施及通讯流量来考察。将选取数据通过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自权重,最终将标准化指标与其权重相乘后加总得出信息通达性指标。

(8)

式中,I为i年份的信息通达性指标;Xi分别代表互联网接入户数、电信业务总量、有线电视入户率、移动电话用户数,μi为相应权重。

6. 综合评价模型。将上述资金流、人口流、交通可达性及信息通达性指标,与城市流指标中城市功能量及功能效率等指标相结合进行加权平均综合分析,得出经济联系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加权系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得出。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2005年北京大学和山东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等八个地级市以及滨州市的邹平县。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本研究未包括邹平县。另外,临沂市近年来物流和加工制造业发展较快,与半岛地区地理位置相邻,经济往来密切。因此研究中加入了临沂市,作为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的考察。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2014),《山东省统计年鉴》(2005-2014),《河北省统计年鉴》(2005-2014),《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4)。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特征和基本职能,城市流模型中选择的外向型行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釆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信息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査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体娱乐、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9个行业[15]。采集各城市年末各行业从业人员数、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等数据来进行综合经济联系指标的计算与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 区位熵分析

2004-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区位熵均大于1的行业如表1所示。济南市的第三产业表现突出,除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类行业外,其他10个服务性行业每年的区位熵均大于1,济南市的第三产业在整个城市群中所占比重较大,这与省会及交通枢纽功能有一定关系。青岛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其他城市的优势行业分布比较均衡,每个城市都有5-6个各年区位熵均大于1的外向型行业,并且其中大多数城市包含有两种以上属于第二产业的外向型行业。每个行业各年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均为3-4个。在城市流相关指标计算时,仅选取区位熵大于1的情况。

(二) 城市流模型分析

1.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城市功能效率

目前城市外向功能量的计算有两种指标选取法,一种方法包含第二和第三产业中所有具有外向型功能的行业,以下用E表示;另一种方法仅包含外向服务功能较明显的第三产业,以下用E’表示。本文使用这两种指标分别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外向功能量指标,用以对比说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情况。

表1 山东半岛城市群各行业区位熵一览表

注:●表示2004-2013年区位熵均大于1;↑表示区位熵在2012年之后才大于1;↓表示区位熵在2012年之后小于1。

城市外向功能量E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各年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从业人员数为基础计算。2004年至2013年,济南、烟台及淄博城市外向功能量E涨幅较大,累计增长了10万元左右,其他城市基本保持不变。青岛在2004年时,城市外向功能量为20.6万元,远高于其他城市,但是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从2006年开始逐步落后于济南,到2013年比济南低10万元。使用软件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2。山东半岛城市群可分为5个层次,济南是第一序位城市,青岛位列其次。第三层级是东营、烟台和临沂,第四层级是淄博、潍坊和威海,日照排在最后。

仅采用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计算城市外向功能量指标E’,济南的数值较高,外向功能更加明显。从变化趋势上看,济南的城市外向功能量E’逐步上升,由2004年的3.9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10.6万人,明显高于其他地市,显示出济南在第三产业上较强的对外辐射能力。临沂由2004年的3.8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6万人,是服务业发展最快的城市;淄博、东营和烟台涨幅较大,2013年的数值是2004年的3-5倍;青岛、威海和日照十年间有轻微波动,变化范围在1万元左右。2013年济南城市外向功能量数值为10.6万,包括青岛在内的其他城市数值较低,分布在1-5万元左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4-2013年间济南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处于具有绝对优势的核心地位。青岛等沿海城市目前依旧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是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发展滞后,有可能后续经济增长乏力。使用软件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3。对比表2和表3,城市之间的梯度关系略有变动,临沂市上升为第二序位;青岛市序位略有下降,与潍坊同处第三层级;烟台、淄博和东营处于第四层级;最后是威海和日照。

表2 以E数值为依据的城市序位

表3 以E’为依据的城市排名

以两种方法计算的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外向功能量差额如图1所示。济南差距最大,为20万元;青岛其次,为16万元;制造业区位熵较高的潍坊和日照差额较少;采矿业和制造业区位熵较高的淄博、东营和烟台下降较多。这说明采矿业在淄博、东营及烟台的第二产业中占据较高的位置,是重要的外向型行业。潍坊和日照虽然制造业区位熵较高,但是制造业不是这两个区域外向服务的重点,相反第三产业占据较重要的份额。这与潍坊和日照总体外向功能量不高,且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平均有关系。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是加工制造业较强的地市,也是山东较重要的旅游城市,这说明这些区域第三产业还停留在低端,较少涉及高端服务业,如工业服务业。

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内发展较成熟的城市群之一,存在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且北京是政治中心,天津的优势是制造业和港口,与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格局类似,可通过山东半岛与京津冀的对比,找寻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从分类对比结果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首位度的城市较明确,如表4所示不同城市外向功能量对应城市个数。北京和天津优势较突出,在京津冀城市群中遥遥领先。济南在山东半岛的优势比较明显,青岛次之,但是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不大。两个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主要分布在0-20万元的区间,且变动幅度不大。山东半岛城市功能量在10-20万区间的城市个数由2004年的3个上升为2013年的5个。山东半岛各城市功能量上升比较快的年份是2011年,而京津冀,仅天津市在2011年有较大变化,由38.4万上升至64.7万。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对比可见,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资源分布均衡,实力较平均,梯度分布不明显,但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

城市功能效率体现的是人均从业人员GDP的大小。由图2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功能效率水平分布较均匀,十年来增长趋势也比较平稳,各城市增幅在1倍左右。济南市的城市功能效率略低,青岛、东营及烟台等城市的城市功能效率较高。对比京津冀城市群,由图3可以看出,北京市城市功能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并且增幅低于其他城市。京津冀其他城市的发展态势比较均衡,城市功能效率数值也与各城市的行政地位相符。同作为省会城市的石家庄城市功能效率高于济南。山东半岛城市群地级市外向功能效率整体较高。北京和济南分别作为核心城市具有较突出的城市功能量和相对低的城市功能效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都存在某些行业机构冗员,存在从业人员一定程度的低效率。

2.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

表5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

从表5可以看出,2004年城市功能强度最高的是青岛市386.2895亿元,而2013年有三个城市超过1000亿元,其余除日照市外,均超过300亿元,各城市功能强度在2004-2013年均有大幅度提高。而各城市的城市倾向度振荡增长,变化不大。这说明十年间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总体经济实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城市外向服务的总量提升较快。城市倾向度变化不大,说明各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外向输出比例变化不大,城市之间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保持不变,产业分工等已经有了较稳定的模式。各城市在当前格局下,应不断挖掘城市潜力,发展优势产业。

分析2004-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外向功能表现突出的行业,发现主要是第二产业,并且各城市有行业趋同的倾向。2004年城市外向功能贡献度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燃气、水的供应业和交通、仓储、邮政业等基础设施行业。2005年之后,逐渐发生变化,制造业、建筑业及批发、零售业逐步取代基础设施行业,成为外向功能表现突出的行业。选取2004年、2008年及2013年的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2004年、2008年及2013年各城市外向功能表现突出的行业

续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各个城市的对外吸引力或者输出服务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并且在2004年之前,基础设施和能源类行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国有企业所在部门。2005年之后,制造业、建筑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建设有一定联系,而批发、零售业的快速崛起也意味着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而北京在2004年建筑业还是其外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在城市群中其比重明显降低,外向功能贡献主要是信息技术、科研、交通等领域。天津市制造业比较突出,其他行业较弱。河北省各地市各行业力量比较平均,也根据自身资源各有侧重,分工梯度比较明显。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各城市行业发展方向类同,缺乏层次和梯度,相应也就难以形成相互配合的整体。各个城市根据国家政策独立发展,基础设施和投资重复,城市间合作不深入,没能形成合理的网络布局。

(三)经济联系综合评价指标

将城市流指标、人口流动指标、资金流动指标、交通可达性指标及信息通达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指标值如表7所示。

表7 经济联系综合评价指标

综合指标结果显示,2006年以前,青岛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影响力最大,2006年之后逐渐减弱。相反济南对外影响力逐年增强,2007年之后一直保持绝对优势。对比2004-2013年数据的变化趋势,发现各城市在2009年左右有短暂增长之后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下降明显。这种普遍的变化趋势必然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与我国2009年固定投资增加,而在2011年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放缓房地产开发等有一定关系。图4采用工业用电量体现宏观经济指标,由此可以看出各城市经济联系指标在2011年之后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宏观经济有一定联系。利用SPSS19.0聚类分析结果如表8。烟台的排名上升为第三位,东营为第七位。

(四) 山东半岛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分析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004-2013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未来还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未来要发挥城市群的规模优势和带动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格局僵化,束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保持了稳定的状态,有一定的产业分工。如济南第三产业发展较好,烟台、东营、淄博具有资源优势。产业格局相对固定,这在工业化时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节约成本。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东部沿海地区更为明显,继续维持原有的产业类型和分配比例,很难适应未来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并且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产业重复率很高,易造成资源浪费,转型成本增加。

2.核心城市优势不突出,带动作用不强。核心城市一般也是行政中心,因此是整个城市群中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最完善、劳动力资源最丰富、信息最发达的城市。核心城市最易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通过多种渠道梯度向下传导,能够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核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只有具有较强外向服务功能的核心城市,才能发挥作为城市群空间网路中心节点的应有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济南和青岛发展最快,具有明显的双中心特征。青岛是山东半岛重要的港口和进出口贸易中心,青岛的发展状况对整个山东半岛影响巨大。从数据上看,济南和青岛相对优势明显,外向功能优于其他城市,但是绝对优势并不明显。相比于成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各项指标,济南、青岛的各项指标只是略高于其他成员地市,辐射作用不强。

3.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匹配。济南的城市外向功能量较高,但是城市功能效率较低,反映出济南市劳动力人口比例、劳动效率、机械化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快于经济增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自动化程度低。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比重小。同时人口密度增加引发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城市扩张等城市问题,进一步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

4.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不高。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级市各有优势,整体经济水平不低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山东半岛每个城市都具有外向型功能的产业,但是城市流强度值不高,说明大多数产业都是服务于市内的。各城市每种产业齐头并进,优势产业不突出,这种情况带来的是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的丧失,资金效率低下,城市群内部分工与交易活动活跃程度不足。这与求全的传统发展观念及缺乏合作的政策有关。作为一个城市群整体,频繁便捷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标志,而山东半岛对比其他城市群,人口、资金、交通、物流等各方面的交流水平均略低,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的对策

(一) 突破传统产业分工束缚,打造柔性城市群格局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的形成是历史传统积淀和多方力量制衡的结果。在工业化阶段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主,产业链的形成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城市间长期形成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分工模式很难打破,使得各城市在城市群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位置比较稳定,造成整体城市群格局的僵化。随着西方国家率先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我国逐步由信息技术带动了产业升级。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虽然目前仍处我国前列,但是如果仍维持第二产业带动发展的格局和重复设置产业的分工模式,就会丧失未来的发展动力,进而落后于发达地区。新型服务业的固定投入较低,更多的是技术和劳动力的投入,因此城市之间竞争加剧,原有的城市梯度格局有可能被打破,产业分工也有较大弹性。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开始了“智慧城市”、“柔性空间格局”建设的尝试。山东半岛城市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将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淘汰落后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打造更具经济活力的柔性城市群空间格局。

(二)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明确核心城市功能

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才具规模优势,因此,政府应摒除地方利益观念,放眼山东半岛全局,重点规划除行政等级之外的经济合作体系,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形成真正的城市群。对于初具规模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来说,城市间现有的合作还停留在上下级行政边界范围内,跨行政区的交流与合作较少。甚至由于某些利益之争,存在政府之间不合作,产业和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既浪费了资源,又丧失了发展机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存在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的漏洞;另一方面是作为核心城市的济南和青岛优势还不突出。前述城市流数据说明,济南和青岛是明显的核心城市,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核心城市的地位不够突出,与整个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不足。济南是省会城市,青岛是计划单列市,二者在行政系统上存在分割,两个核心城市之间缺乏合作。如果二者能加强经济联系,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港口城市的优势,将会对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发展济南青岛核心城市地位,加强二者的分工合作,提高济南和青岛的经济实力,培育其成为真正的增长极。大力扶持高端服务产业,提高要素效率,加速信息更新。并通过其自身的循环积累强化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根据极化效应理论和循环积累理论,集聚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并且核心城市有自我强化,不断吸引周边要素集聚到核心城市的能力。核心城市实力越强,集聚力越会得到强化,使其实力更强规模更大,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也越大,从而有利于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济南青岛应做好市内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市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合理疏解和分配产业及人口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两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内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应在现有的规模基础上,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承载力。

(三)构建空间网络体系,消除要素流动障碍

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和现有条件,未来最可能实现的是双核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模式。“双核心”即以济南和青岛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网络化”即以烟台、潍坊等为次级中心,沿交通线,将600多个市镇连在一起,形成网络化的空间布局。一个成熟的城市群具有的空间组织模式是围绕核心城市的多节点网络化模式。现有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构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未来的发展主线。规划中分别提出了重点沿胶济铁路和沿海岸线两条轴线发展,这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传统轴线。这两条轴线经济基础好,沿线城镇分布密集,具备较好的空间开发条件,向周边辐射能力强。但是规划中关注更多的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市,对内陆的关注较少。

山东半岛城市群体系尚不成熟,尤其是城市体系中的中小城镇发育不完善,缺乏上下级和对外沟通的经济网络联系,未能形成一个秩序分明的有机整体。因此,合理规划交通管网,应注重交通主干道和建设新型交通线,兼顾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各个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线,破除山东半岛城市群硬件合作障碍,为要素流动创造条件。制定好具体的城镇发展规划,鼓励依托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根据行政区划、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构建空间网络等级体系,明确各级节点城市的产业定位和分工,加强对节点城市的开发,优化节点布局,便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确核心城市和边缘城市的产业定位。核心城市应利用自身科研、市场和交通优势集中发展高端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为周边市镇提供市场和技术支持;边缘城市应依靠本地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城市产业定位放眼长远,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网络格局。

(四)稳步推进城镇化,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半岛中有很多地级市以下的城镇发展态势较好,拥有特色资源,并且中小城镇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因而在城市群网络格局中,应充分调动中小城镇的积极性,发挥其在产业链上的功能,完善整个城市群的经济格局。山东半岛地级以下中小城镇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够发达,与所属上级城市之间分工合作领域少。因此,首先应取消户籍限制,促进人口城市化,鼓励人才流动。目前,我国正在部分地区试点取消户籍限制,一方面有助于农民进城安家,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人才在地区间流动,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中小城镇可吸纳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大城市减负,提高整体功能效率。其次,加强铁路和轻轨建设,完善公路运输,加快物流业发展,降低交通收费,以促进物质流通。第三,借助国家打造金融山东的契机,发展金融业,搞活企业资金和个人储蓄,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第四,各企事业单位应转变观念和思路,以开放学习的态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主动展示企业技术成果,接受外界建议,建立有利于人才吸引和流动的良好环境。城市群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级市镇都是其节点,节点之间需要竞争,更需加强合作,通过良性竞争促进城市的发展。

五、结语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总量排名第四的城市群,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的一极,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内陆地区首尾呼应,是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较高发展潜力和增长动力的区域,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全国总体城市群规划中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山东半岛城市群能否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能力与其成员间经济联系紧密度和空间梯度格局有很大关系。济南和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济南市依托高校科研资源,是计算机行业中心,具备基础和优势发展高端服务业,为其他城市经济提供智力支持。青岛利用港口优势重点发展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辐射带动其他城市进出口和加工贸易。济南与青岛紧密配合,激活核心城市资源,带动中小城镇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硬件更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层次分明有序的经济空间网络体系,不仅能够带动区域发展,也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万合,刘继生.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60-64.

[2] 李程骅,陈燕.我国门户型中心城市流强度比较分析及能级提升[J].上海经济研究,2012,(9):30-42.

[3] 叶磊,欧向军.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城市流动态比较[J].城市发展研究,2012,(6):6-11.

[4] 王士君,宋飏,冯章献,等.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格局、过程及城市流强度[J].地理科学,2011,(3):287-294.

[5] 姜博,修春亮,陈才.环渤海地区城市流强度动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3):11-15.

[6] 李勇,姚丽.山东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测度与评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6(4).

[7] 孙海燕,陆大道, 等.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2):147-152.

[8] 刘兆德,杨琦.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790-794.

[9] 马学广,孟颖焘.山东沿海城市带城市流时空演变格局研究[J].城市理论前沿,2015,(12):21-27.

[10] 鲁金萍,孙久文,刘玉.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99-104.

[11] 林东华,吴秋明.福建省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研究[J].东南学术,2013,(1):80-88.

[12] 尹娟.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时空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2):65-70.

[13] FIK T J,MULLIGAN G F.Functional form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1490-1511.

[14] HARRIS C D.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Geographical Review,1943(33):80-98.

[15] 刘建朝,高素英.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4):57-61.

(责任编辑:刘越)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Citi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LIU Chong, WANG De-qi

(College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Integrating the urban flow model, fund flow model, population flow model, traffic accessibility model, and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analyzes the data of the year-end employee number in various units, industry practitioners number, density of urban population, urba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9 cities of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2004 to 2013 with the methods of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SPSS.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t is found that, first, the outward function of Jinan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Qingdao and Jinan relies more on the third industry; second, the radiation function of Jinan and Qingdao does not match their status as the core cities, and their outward function has not been enhanced over the years; third,the space and industrial division between the cities are fixed, and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are loose.The results prove that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still at its elementary stage.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 number of measures, including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fetter of industrial division and building a flexible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core citie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building a space network system and eliminating the obstacle of elements redistribution; and promoting urbanization step by step and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small and medium towns.

Key words: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onnections, model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16)01-0022-11

作者简介:刘冲,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及不动产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土地市场制度完善及调控管理创新研究” (10YJA790178)。

收稿日期:2015-08-22

王德起,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土地经济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