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余 青,魏 宇
(北京交通大学 风景道与旅游交通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
旅游导向型城镇化RIS模式及实践应用
——以温州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
余青,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风景道与旅游交通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
摘要: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类型。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内部也已逐渐形成一些具有鲜明职能特色的旅游城镇,其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独特规律和特征。从“人·业·空间”一体化视角,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的RIS模式,即“R(Resident,人)、I(Industry,产业)、S(Space,空间)”三要素一体化驱动下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这一模式在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得到了操作性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风景名胜区城镇化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RIS模式;温州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
一、引 言
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也是现代新型实体经济,其引导的城镇化在解决市民化问题、城乡统筹问题、生态环境和就地城镇化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一些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已逐渐形成具有鲜明职能特色的旅游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是一类需要重视的现象。本文以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人·业·空间”一体化视角,构建了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RIS模式,并以温州市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对模式进行了实践应用,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相关研究
旅游城镇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镇化模式。最早提出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概念的是Mullim(1994),他在对旅游城镇化与其他类型的城市(工业城市)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体系,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指具有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人口增速快、就业人口三产化、人口构成异地化、基础设施完善等特点的城镇[1]。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旅游城镇化进行了界定[2-5]。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对旅游城镇化内涵认知基本一致,即: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主要是通过吸引旅游客流,进而刺激现代服务业、交通、商业、房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以及其它配套相关产业发展,为目的地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使人流、资源、资本向城
市集中,促进城镇化的发展[6]。
国内外学界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关注较多。
(一)驱动因素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以不同地区不同旅游业态为出发点,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Sanjay K. Nepal[7](2007)通过对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地区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旅游导向型发展(Tourism-Induced Growth)对当地旅游业及其特征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历史、社会和经济对乡村地区变革产生影响;Richard Sliuzas等[8](2010)研究了乡村地区城镇化,认为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对城镇化产生影响;Junxi Qian等[9](2012)在广州闸坡旅游驱动城镇化的研究中认为,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环境建设等因素是构成小城镇旅游驱动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关键因素;Qiao Biao等[10](2012)对干旱地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后发现,区域人口增长、区域土地利用、区域经济发展、资本投资、生态压力等对该类地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综合国外学者们的观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等。
国内学者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研究,可分为区域和景区两类。在区域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研究方面,朱英军[11](2011)在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研究中认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景观因素和观念因素是影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刘钊军,胡木春[12](2012)对海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来移民、城镇、乡村、农垦等主体以及城镇化空间;王会霞(2014)[13]在全域旅游助推“就地城镇化”的研究中认为,提升规划、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等三大因素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有较大影响。综合学者们观点,区域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主要以区域人口、区域产业发展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为主。
在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中,周年兴,俞孔坚[14](2004)以武陵源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对风景区的负面影响角度研究发现,旅游业、旅游者行为偏好、城镇化进程、国家政策、多主体是城镇化发展建设的关键;彭鹏,周国华,王凯[15](2005)在对张家界旅游景区的研究中发现,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职能定位、城镇环境美化、资源和环保意识等因素是当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丁娟[16](2007)以九华山为例,对山岳型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认为,旅游业发展、区位交通、旅游城镇建设、政策制度、旅游者偏好是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构成因素;肖娟[17](2013)同样从负面效应的角度对黄山市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文化保护、政府支持保障是促进城镇化正向驱动的关键因素。由此看来,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城镇化发展驱动因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旅游者偏好与社区居民态度以及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等。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研究中,作者发现,驱动因素可以分为内部核心系统和外围支持保障系统两方面。其中,内部核心系统包括“人·业·空间”三个驱动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是城镇化主体参与者(如社区居民)与客体参与者(旅游者,外来移民等);产业因素主要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相关产业,如旅游业、农业产业、休闲产业、休闲农业等;空间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旅游游憩空间环境等。外围支持保障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包括土地利用方式、资本投入等等)、规划与统筹、政策保障等。
(二)发展模式研究
在国外学者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中,根据资源类型不同,Gladstone[18](1998)将旅游城镇化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退休者居住、海滨度假和资金密集型旅游吸引物。根据城镇化依托动力不同,分为以有形和无形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两种模式,Keith Dewar[19](1998)以冰雪节为例,对依托节事开发、人文景观等有形旅游产品的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Peter Schofield[20](2001)通过再现和重塑曼彻斯特在过去和电影银幕中的形象,对依托无形旅游产品的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国内学者依据区域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不同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区域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21-24]。一是从驱动力角度,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和综合型三种;二是从内涵外延角度,有以旅游推动城镇“质”的提升、旅游推动城镇空间结构重组、旅游推动城镇转型和功能转变为主的内涵模式;有以旅游直接推动城市规模扩张、旅游推动农村转变为旅游城镇、旅游直接引致产生城镇或城镇景观的外延模式;三是从城镇与旅游的互动关系角度,有城镇化带动模式、旅游先行模式和城镇化——旅游互动模式。
综合来看,目前,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以区域旅游城镇为主,集中于对模式划分标准、驱动力、途径等的探讨,对于风景名胜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少。
三、RIS模式构建
依据旅游导向型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发展模式的已有研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的“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强化产业支撑,以及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强调的“重视人的城镇化,产业集群发展,空间综合发展”。本文以“人·业·空间”作为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三大驱动要素,构建了RIS模式,即R(Resident,人),I(Industry,产业),S(Space,空间),如图1所示。该模式包括内部核心系统和外围支持保障系统两部分。
内部核心系统由“人·业·空间”三要素构成,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动力。强调以人为本,旅游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产业支撑,以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和就地城镇化,带动要素集聚,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进而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城镇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外围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规划衔接与统筹、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管等三方面,是城镇化发展的外动力,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
内部核心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人的统筹发展、泛旅游产业集群和空间综合发展,如图2所示。
R(Resident,人):人的统筹发展。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从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两方面入手,通过部分居民外迁与就地城镇化,充分考虑外来旅游者诉求,提高旅游体验和感知质量,使旅游者融入城镇化。
I(Industry,产业):泛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要与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产业一体化的融合与衔接,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形成旅游业与一产、二产及三产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城市的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有效引导城市与景区之间的旅游流、人流、资金流等的合理双向流动。
S(Space,空间):空间综合发展。着眼于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旅游城镇空间整治和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三方面。景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保护与开发间平衡,创新以旅游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严控城镇杂乱、无序的景观风貌蔓延,控制城镇风貌;特别需要加大对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
综上可见,旅游导向型城镇化RIS模式,较之已有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推动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内外动力驱动型发展模式”。从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内外驱动力因素出发,在强调统筹协调“人·业·空间”三者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了外围支持保障系统的作用与影响。2.实现了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相较于过去只注重面上扩张、经济水平单方面提高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在旅游导向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人·业·空间”三者的协调发展,以集约、绿色、低碳方式推动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RIS模式在雁楠景区实践应用
(一)雁楠发展概况
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简称雁楠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由以山岳、滨海和江河见长的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及以楠溪江水系和古村落群为主体的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两大部分组成。景区地处乐清市、永嘉县城郊,总面积为1 120平方公里。其中,雁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五个镇(即雁荡镇、仙溪镇、大荆镇、芙蓉镇、清江镇)的总面积为450平方公里。楠溪江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六个镇(岩坦镇、岩头镇、枫林镇、鹤盛镇、大若岩镇、沙头镇)的总面积为670平方公里。目前,雁楠景区内人口约30万,农业人口居多。景区产业以旅游业、种植业和手工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亟待提升。
雁楠景区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及与乐清市、永嘉县等周围城市的特殊关系,是典型的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具有鲜明特征。
形态特征:景区形态与比邻城市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雁楠景区临近乐清市和永嘉县,区位较好。其特殊的区位和生态作用,有利于上述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与城市的关系是互补、借用和相辅相成的,在提升上述城市品质、地价和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功能特征:景区各项功能混杂,难以剥离。雁楠景区位于乐清市和永嘉县的近郊,人口密集、民营企业较多。由于管理和控制力度不够,景区与乐清市和永嘉县城镇边界日益模糊、渗透,景区保护、教育、审美和游憩等功能与居民生产生活功能紧密交织混杂,难以剥离。
生态特征: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受比邻城市的影响较大,原生态特质在不断弱化。自然生态方面,大量居民居住在雁楠景区核心区,功能混杂,造成严重的景观生态环境问题;文化生态方面,雁楠文化生态丰富,尤以山水文化和古村落文化见长,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浓厚,与温州市等周边城市的文化一脉相承,是地域文化发展的载体。
The authors thank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61534004, 61604112 and 61622405).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景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比邻城市影响较大,具有显著的城镇化经济发展特征。产业发展方面,雁楠景区内的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辅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人地关系方面,人地矛盾尤为突出,土地资源紧张,地价上涨;行政管理方面,雁荡山和楠溪江两大景区多头管理现象严重,风景区外围地带建设容易失控,往往会直接冲击到风景核心区。
(二)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人的问题。(1)人地矛盾突出。雁楠景区比邻城市,景区内人多地少,致使居民点与城镇化发展、风景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矛盾冲突较大,对景区城镇化发展制约较大;(2)人口市民化难度大。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目前,雁楠景区大量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农业人口非农难度大。
2.产业的问题。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均衡,未形成集群化发展。雁楠景区旅游城镇化产业链短,“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尚未形成集群化和泛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综合收入较少。
3.空间的问题。(1)土地资源匮乏、旅游城镇化发展成本较高。雁楠景区土地资源匮乏,建设用地总量小、储备少、熟地缺。用地紧张抬升了土地价格,而单位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旅游城镇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是雁楠旅游城镇化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点;(2)旅游城镇功能混杂。景区与城镇的保护、教育、审美和游憩等功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功能紧密地交织,难以剥离,旅游城镇游憩空间较杂乱;(3)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难度较大。一些不当的破坏性建设,导致现代建筑与设施正在不断替代传统古民居、古村落,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古村落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不断丧失,遗产和历史记忆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冲突较大。
(三)RIS模式在雁楠景区应用
基于对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将RIS模式进行修正,构建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从“人·业·空间”三要素,进行了布局与安排。如图3所示。
1.“人·业·空间”为核心的内部系统
二是多产业融合的泛旅游产业集群。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推进旅游业与一产、二产及三产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见表1。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第一产业融合。重点依托雁楠传统农业,“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村镇服务业,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进而产生强大的旅游主导的产业经济协同效益。(2)加强与第二产业融合。依托雁楠加工制造业的强大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企业、特色加工制造业集聚区的旅游功能,积极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和商务考察旅游。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加工业,加强对雁楠文化遗产、乡土纪念品、旅游度假实用品的开发。(3)加强与第三产业相关行业融合。依托雁楠景区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养生疗养、运动休闲、文化演艺等特色潜力行业的关联度培育。以大型国际会展、重要文化活动和节事活动为平台,重点发展雁楠文化旅游、运动旅游、养生旅游、美食旅游。利用核心风景名胜区周边城镇,培育旅游购物和娱乐综合体,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多产业联动发展。
表1 雁楠景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
三是“城·景·乡”一体化的空间综合发展。(1)旅游为导向的土地开发。通过制度约束和体制管理,保障雁楠景区城镇化发展游憩用地的有效获取,推进旅游为导向的土地开发。(2)旅游空间整治。提升雁楠景区旅游城镇空间的人性化和旅游化,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旅游空间质量,实现公共空间、城镇环境、居民与旅游者间的和谐统一。(3)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基于生态安全的格局,对雁楠景区现有自然生态网络进行补缀与优化,以斑块、廊道和基底形成生态骨架,通过将不同规模的生态廊道层次化、网络化,构建完善生态网络体系,保护生态环境。以活态博物馆方式,构建雁楠景区遗产与历史记忆的“点线面”保护体系,对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进行保护与传承。
2. 外部支持保障系统
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巨系统,需有强大的保障体系支撑,而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1)规划、衔接与统筹。加强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的城镇化规划与旅游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实现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多规合一”。(2)体制与机制完善。具体为:推进雁楠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雁楠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雁楠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雁楠城镇住房制度。(3)政策与监管有力。①加强组织协调,合理确定雁楠区域内市县区与村镇分工,建立健全雁楠城镇化分工协调机制;②强化政策统筹,根据本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③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④监测评估,加强雁楠城镇化统计工作,加快制定城镇化发展监测评估体系,推动雁楠城镇化规划顺利实施。
(四)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体系
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体系以“城市依托,核心外迁,周边集聚”为主要调控和发展思路,构建“三城两核六星多点”雁楠三级旅游城镇体系,见表2。
城市依托,即依托三江、乐成街道和上塘镇,作为雁楠景区核心区人口外迁的承接地,疏解核心区的生产生活功能,将生态、教育、游憩的功能还给旅游。
核心外迁,即雁荡镇、岩头枫林作为雁荡山和楠溪江旅游发展的两个核心城镇,一方面,是核心资源和旅游吸引物所在地,需要引导居民点外迁,通过严格控制城镇规模来保证资源品质和旅游永续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雁楠两地主要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功能区,应着重培育其旅游中心镇服务接待职能,成为辐射两大片区的核心旅游城镇。
周边集聚,即雁楠景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六个核心镇,依托各自的旅游特色产业和发展优势,集聚和整合其周围的人口和旅游资源,作为小区域范围的旅游发展核心区,形成对周围的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旅游发展。雁楠旅游导向型的城镇化体系在空间上形成的“三城两核六星多点”布局,如图4所示。
五、结论与讨论
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多数分布在城镇近郊,属于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因比邻城镇边缘或近郊,与城镇的边界日益渗透、模糊,存在着人口结构复杂、土地资源供给不足,人地矛盾突出,景区的保护、教育、审美和游憩等功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功能混杂,难以剥离等特殊性,在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中有其独特的规律,探索其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本文在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驱动因素及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提出了RIS发展模式。该模式包括内部核心系统和外围支持保障系统,强调了“人·业·空间”三要素的统筹协调。(1)以人为本,主体多元化的人口统筹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区别对待当地居民、旅游者等不同主体的城镇化发展要求,解决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结构矛盾、非农化难度大等问题。(2)走产城一体化道路,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城镇化发展。以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集聚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形成多产业融合的泛旅游产业集群,解决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均衡等问题。(3)实现以旅游为导向的一体化空间综合发展。着眼于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旅游城镇空间整治,以及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三方面,解决空间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最终,通过“人·业·空间”一体化,实现“城·景·乡”一体化发展,人居环境和谐共融,历史记忆保留再现,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发展。
本文将RIS发展模式应用到雁楠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中,从“人·业·空间”视角,分析了雁楠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并提出在城镇化发展中需要强调:(1)以“内迁外托”和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共融发展作为基本思路;(2)与城市产业相结合,进行一体化的衔接与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为导向构筑雁楠旅游发展的泛旅游产业体系;(3)注重旅游土地开发、旅游空间整治以及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与此同时,按照“城市依托,核心外迁,周边集聚”的调控和发展思路,构建“三城两核六星多点”雁楠三级旅游城镇体系,以此,实现雁楠景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发展。实践证明,RIS模式在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问题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操性,为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MULLINS P. Class Relations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Petite Bourgeoisi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Urban For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rid Regional Research, 1994,18(4):591-608.
[2]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等.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60-165.
[3] 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18-122.
[4] 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5] 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166-167.
[6] 吴必虎.多途径城市化[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7] SANJAY K. NEPAL. Tourism and Rural Settlements:Nepal’s Annapurna Reg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 855-875.
[8] YANG Z, CAI J, SLIUZAS R. Agro-tourism Enterprises as a Form of 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Peri-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0,(34):374-385.
[9] JUNXI QIAN, DAN FENG, HONG ZHU.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1986-2003[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152-160.
[10] QIAO B, FANG C, BAN M.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Intimidating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n Arid Area Based on Grey System Theory[J].J. China Univ. of Mining &Tech. (English Edition),2006,(16):452-456.
[11]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12] 刘钊军,胡木春.海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研究[J].城市规划,2012,(3):33-37.
[13] 王会霞.海盐:全域旅游助推“就地城镇化”[N].中国旅游报,2014.
[14] 周年兴,俞孔坚.风景区的城市化及其对策研究——以武陵源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1):57-61.
[15] 彭鹏,周国华,王凯.张家界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5,(3):73-76.
[16] 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6):569-571.
[17] 肖娟.黄山市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负效应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3,(10):62-66.
[18] DAVID L, GLADSTONE.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Urban Affairs Review,1998,34(1):3-27.
[19] KEITH DEWAR, DENNY MEYER,WEN MEI LI. Harbin, Lanterns of Ice,Sculptures of Snow[J]. Tourism Management, 2001,(22):523-532.
[20] PETER SCHOFIELD. Tourism as a Recruiting Post for Retirement Migration[J]. Tourism Geographi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Space, Place andEnvironment,2001,3(l):52-63.
[21]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2] 王红,宋颖聪.旅游城镇化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9,(10):126-132.
[23] 李欢欢,李雪铭,解鹏,等.小城镇的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3):48-52.
[24] 黄郁成,金茨萍.旅游开发与农村城市化的实现模式研究——以江西井冈山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76-79.
(责任编辑:张雅秋)
RI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ourism Oriented Urb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Yannan National Scenic Area of Wenzhou
YU Qing,WEI Yu
(Scenic Byway and Touris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Tourism oriented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some landscape resorts, especially in suburb scenic spots, some tourism towns with particular functions have been gradually formed and the tourism oriented urbanization as such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ident, industry and spa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IS model for the landscape resorts, namely,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 (Resident), I (Industry), and S (Space) in tourism oriented urbanization.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studying Yannan National Scenic Area and a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explored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landscape resorts, which has a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
Key words:landscape resorts; tourism oriented urbanization;RIS model; Yannan National Scenic Area of Wenzhou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16)01-0033-09
作者简介:余青,女,北京交通大学风景道与旅游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旅游交通、风景道与游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风景道评估体系及模式”(40971288);全国竞标中标项目“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
收稿日期:2015-05-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