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岩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郑州 450018)
由于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比较高。小儿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就容易合并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有鼻咽喉相关症状。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咽喉相关症状的患儿,临床上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实现患儿症状的缓解。然而,由于与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咽喉相关症状的患儿沟通起来比较困难,患儿受到疾病影响也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为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以患者作为核心,充分尊重患者的护理需求,考虑到每一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专业以及关爱,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护患关系的和谐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以84 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咽喉相关症状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分析,重点探究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总结。
所选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儿童医院84 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相关症状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 例、对照组42 例,研究经郑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观察组,年龄2 ~8 岁,平均(5.99±0.97)岁;病程1 ~8 d,平均(6.91±0.99)d。对照组,年龄1 ~10 岁,平均(6.02±0.99)岁,病程1 ~10 d,平均(6.97±0.94)d。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0.05)。
入选标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且临床资料完整;性别不限;能够按照要求接受相应治疗和护理工作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包括肺动脉高压、心脏病等;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需要开展急救治疗者;患儿监护人不同意进入到本次研究;研究者认为的患儿监护人存在无法良好沟通的情况;中途转院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简单的护理工作,即仅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健康宣教,且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要点。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第1 点,加强对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定时严格按照医嘱测定患儿体温,并且加强对患儿眼部、口腔、黏膜的观察,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咽部水肿等情况。第2 点,加强对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对于患儿而言,由于本身受到疾病的干扰,十分容易出现哭闹、烦躁等表现,这种情况下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患儿家属,共同做好对患儿的安抚工作,通过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让患儿能够充分地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主动告知患儿家属目前患儿的病情情况,并告知患儿家属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以及病情的恢复。同时告知患儿家属自身不良的情绪状态,很可能影响到患儿接受正常的治疗工作开展,因此患儿家属自身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告知患儿家属不用过于担心,充分相信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即可。第3 点,加强患儿口腔护理,使用棉球蘸生理盐水对患儿口腔进行清洁,并且针对鼻腔内的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对于咽部存在明显不适的患儿遵医嘱服用润喉片。且告知患儿家属在患儿每次进食前后,都需要使用温开水漱口。第4 点,体温护理,密切加强对患儿的体温监测,如果发现患儿体温超过38.5℃,就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及物理降温的方式,对于体温小于38.5 ℃的患儿,遵医嘱使用物理降温。第5 点,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利用播放视频、图片展示的方式告知患儿,可导致告知患儿家属疾病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儿家属对患儿的疾病情况有一个充分且客观的了解,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儿家属相应的疾病预防方法,特别是在疾病流行期间需要做好个人消毒以及家庭内部消毒,并且加强患儿的体育锻炼,注意对患儿合理的增减衣物。第6 点,饮食护理,应该要让患儿多饮水,保持摄入足够的水分,在饮食方面,还应该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扁豆花熬粥,其能达到很好的清热化湿效果,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患儿消化,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第7 点,高热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在降低患儿的体温过程中可采用冰袋的方式,或者采用乙醇擦拭患儿身体,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的方式;对体温在38.5 ℃以上高烧患儿,应该要采取冷盐水灌肠的方法,或者在患儿鼻腔内滴入25%的安乃近溶液,使患儿口腔、身体保持清洁的状态,也使患儿水分摄入得到有效保障。第8 点,环境护理,还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病毒与细菌。一般在冬季也要保证每天通风2 次,30 分钟/ 次,在通风时,应注意不能直接对着患儿吹,要做好保暖措施。与此同时,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可以在室内墙上张贴卡通画报或者进行绘画,以此使患儿的乐趣得以增强,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记录和比较临床症状( 咳嗽消失、退热、鼻塞、鼻痒)改善时间。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开展调查,由患儿的陪护家属作为调查对象,总分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90 ~100 分)、满意(60 ~89 分)及不满意( <60 分),满意度= ( 满意例数+ 非常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组间患儿舒适度比较,采用Kolcaba 的舒适度状态量表(GCQ), 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 个维度,共28 项,分数越高说明越舒适。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组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s)单位:d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2%(41/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n(%)]
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CGQ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0.05),经过不同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CGQ 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0.05)。见表3。
表3 组间舒适度比较(±s )
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疾病之一,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器官组织感染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儿童上呼吸道主要包括鼻、咽喉,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流涕、耳痛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耳鸣、耳痛、呼吸道梗阻窒息等临床表现。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来说,利巴韦林和相关抗生素作为常见的药物,通过选择上述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应加强日常锻炼,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常会出现高热的症状,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症状,将会造成体内调节功能失调,这对患儿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高热的不良影响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高热会减少患儿消化道内分泌物,将对消化酶活力,促使胃肠运动减慢,并出现包括便秘、食欲不振等其他不良症状。(2)过多地产热造成患儿氧气消耗量的增加,因此就需要进行散热,将加快患儿心脏搏动速度,扩大表皮血管,增加心血管的负担。(3)高热还会使患儿颅内压增加,会抑制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的现象。(4)高热采用各种营养物质会增加代谢,增加氧气的消耗量,还会对患儿的消化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5)高热还会降低人体防御感染能力,这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另外,还需要对患儿进行高热惊厥的护理干预,如果患儿发生惊厥,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实际情况,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药物,并将防护床档安装在患儿的床边。若患儿出现惊厥的现象,医护人员首先应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首先,需要让患儿采取平卧位的方式,并将枕头拿掉,将其头部向外一侧,将患儿的衣领解开,将其口腔内的分泌物清除,防止患儿抽搐症状的发生。临床一般采用地西泮药物,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一次注射该药物的剂量不能超过 5 mg。如果惊厥被控制后再次发生,或者惊厥持续的发作,那么可在第1 次注射地西泮后20 min 再注射1 次。
但是由于患儿本身受到疾病影响就容易出现不适,部分患儿会因为进入到陌生环境,出现紧张恐惧等,因此其依从性较差。面对这种情况,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常规护理虽然也注重对患儿的护理,但是常规护理模式没有考虑到每一名患儿的个体情况,没有真正以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儿科本身就属于发生护患纠纷高发的科室,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患儿中开展护理干预措施,是充分考虑到患儿及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采取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种措施不仅满载接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其中针对患儿身体、心理都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还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患儿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需求,特别是针对患儿家长开展的心理疏导,让患儿家长也能够做到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对患儿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实现患儿病情的更好改善。从本次研究获取得到的结果中,也可以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 咳嗽、退热、鼻塞、鼻痒)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在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对患儿体温、口腔、咽部的观察,确保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外为保证患儿能够顺利接受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其心理疏导,采用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的方式,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考虑到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的情况,护理人员结合医嘱并充分根据患儿的体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与干预措施,尽可能保证患儿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在护理干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促使患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以便能够得到多方面的照顾,更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这种考虑到患儿护理需求的护理模式也能够有效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2%(41/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CG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0.05),经过不同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CGQ 评分(65.86±4.22)高于对照组(33.52±5.24),数据有统计学差异(<0.05)。由此说明,对小儿呼吸道合并鼻咽部症状的患儿采用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毕晓军通过将78 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相关症状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舒适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退热及鼻痒、闭塞消失时间更短,舒适度评分更高,差异显著(<0.05)。由此得出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相关症状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使其舒适度得到提升,该护理干预具有的优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相一致,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十分可靠,其能为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儿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呼吸道合并鼻咽部症状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尽快消退,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住院的舒适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