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时间:2024-09-03

何玲莉,李慧,伍萍,刘湘,冷华伟,邹毅

(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 骨科,贵州 安顺 561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最为多见,伴随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治疗措施不当,很容易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虽然大量临床数据证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后疗效确切,但如果辅以合理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相关要求将其分为观察组即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40 例和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40 例。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均符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指南》中有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且均经X 线、CT 影响学检查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重要组织脏器(心、肝脏、脑等)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者。

观察组40 例患者,男23 例和女17 例;患者年龄61 ~75 岁,平均年龄(64.2±7.1)岁。对照组40 例患者,男22 例和女18 例;患者年龄60 ~77 岁,平均年龄(64.4±7.2)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常见并发症、术后合理饮食等,同时术前还要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有效咳痰及床上大小便等,认真执行手术前后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为:(1)加强术前训练:护理人员于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咳痰训练,每日约训练5 min,直至患者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泵运动训练,每日练习数次,为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做准备。(2)做好术后全面、规范、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因担心术后康复训练引发疼痛会影响骨折恢复,不愿意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尽可能消除患者疑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术后第1 d 引导患者患肢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及踝泵运动训练等;术后第2 d 引导患者进行髋、膝、踝部关节屈伸被动运动,每日锻炼1 h,分两次进行,逐渐向主动训练和抗阻训练过渡。术后7 ~14 d 引导患者进行中期康复训练,主要以主动屈髋、屈膝运动为主,每日至少训练5 ~10 次,每次不低于5 min,运动幅度和时间逐步增加。术后14 d 后即进行后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协助患者进行下地负重行走,移动速度和幅度由患者病情决定,活动量逐步增加。患者出院时要告知患者术后复查时间点(3月、6月等),注意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判定患者下地负重时间。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骨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步行功能评分。股骨功能:参考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股骨功能,Lysholm 评分标准包括跛行、支撑、不稳定等多个内容,总分为100,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股骨功能恢复越好;关节活动度:应用量角器测量护理前后的关节活动度(ROM),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步行功能:参考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患者步行功能,FAC 量表评分共包含6 个等级,并分别记为0 ~5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步行功能恢复越好。

(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尿路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 评分、ROM 及FA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ROM 及FAC 评分较护理前具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评分比较(±s )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数据显示,观察组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尿路感染等的并发症发生率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病,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多数老年患者常伴有2 种以上的慢性病,同时大部分患者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因此,若治疗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可能诱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等不良事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综合护理是一种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方式,由护理需要和患者实际病情展开一系列护理措施,最大化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此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 评分、ROM 及FAC 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中能够有助于提高股骨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陈丽欢等在其研究中指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 评分、R OM、FA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与本次研究相一致。

综合康复功能训练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患者由深呼吸训练、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CPM 机辅助患肢被动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和阻力训练,直到完全负重。护士在术后第1 d 指导患者进行仰卧起坐、深呼吸训练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术后第2 d,在CPM 机上进行患肢被动训练,并在一周内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和阻力训练。两周后,患者可以不负重行走,主动和被动训练逐渐进行,避免在地面行走时负重过大。同时,应考虑到整体和局部情况,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全身其他部位的活动,以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此外,在康复过程中注意心理康复,避免因心理紧张和肌肉强烈收缩而导致骨折处断钉再移位,达不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国内学者刘媛媛等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指出,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下地负重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训练对其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徐小东等在其研究中指出,综合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4.6%(3/65)明显较对照组16.5%(13/79)低,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通过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兼顾全身和局部情况,可以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同时予以心理指导,减少患者精神过渡紧张、肌肉强力收缩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以在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