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问题,让学生思维处于交流的美丽状态

时间:2024-09-03

◎车景华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把大脑的关注点集中在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和能力上,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清晰的思考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在课堂上持续不断的展开思维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意义的对话,进而引申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笔者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聆听了董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一课,感觉董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几个问题具有很高的质量,这几个问题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理清了学习的思路,提升了学生思维的能力。本文就根据董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为案例进行了探讨。

董老师在课堂中一共设计了三个重点的问题:

1.晋太元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听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在“忘”和“逢”之间,在“志”和“迷”之间,陶渊明要表达的是什么?

3.同学们,你认为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真存在么?理由是什么?

董老师给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重点问题,就像乐曲中的主旋律,贯穿了整个课堂,架构起了一节课中教师和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这三个问题,不但遵循了文本解读的逻辑顺序,由符号到意义,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还符合了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用这三个问题在学生、文本和作者三者之间架构起了一座座桥梁,一步步引导启发学生由“想什么”到“”怎么想”,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步步的交流中展现出了美丽的状态。

一、提问指向文字符号的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法国作家法郎士在《乐园之花》中曾说过:“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符号的感知是他们解读文本的开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指向文字符号感知的问题,逐渐引导学上对文本中的语言符号进行直接的初步的理解和诠释,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形象。

在董老师设计的问题1“晋太元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听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个常规的问题,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到,学生们也基本能够回答上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按照作者的文字轨迹,在文本中直接提取出所要的信息,然后把文本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一幅幅图景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现:桃源之景、桃源之人和桃源之生活这三个场景。再就是因为初中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也能够也能够把自己内心的视觉的景象和自己一开始感受的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找到视觉形象和文本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能够从文本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诠释出桃花源中的景物是美轮美奂的,从文本中“设酒杀鸡作食”能够判读出桃花源中的人们非常热情好客,他们诚实善良,对外人没有戒备之心,从文本中“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是和谐的、快乐的、惬意的。

大家都知道,语言的人的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努力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转化为语言文字,那么读者就是努力地把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再去深入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统摄”全文,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现文本所提供的图景,这样就能够初步感知桃花源中人们的性情和生活状态。

二、提问指向深层信息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设计一些指向深层信息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打破语言带给我们的障碍,通过问题体察出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从而有效破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密码。

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明白了文本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那些经过教材编写者、读者选择的文本,能够入选教材作为典型案例,往往是具有很深的意蕴的文本,这些文本的作者大都是高大的、有着普通人难以触摸的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怀的。但是我们的初中学生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积淀,他们的社会和生活阅历比较的不足,所以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到位。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教师的高阶思维的有效介入,把高阶思维及时植入到学生对文本的原生态思维中去。针对“陶渊明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直接提问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告诉学生自己提前加工好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或者是教学参考书上的“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之说,或者是有的专家所倡导的理想说、避世说等等。教师采用这种提前给文本贴上标签的做法,不但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目的,反而会束缚学生真正思维的形成过程。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问题2“在‘忘’和‘逢’之间,在‘志’和‘迷’之间,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和一般教师所提出的“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相比,问题2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问题2 就在于董老师问的在于诱导性,问在了学生对“精神密码”的已有信息和未有信息之间的联系点上,这个问题正好连接起了学生思维的断层。我们来看一下,“忘”“逢”“志”“迷”这四个字有着很强的暗示和隐喻,陶渊明之前不认识路,结果最后看到了桃花林,找到了桃花源;现在处处做标记,结果谁也找不到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要想回答这一个问题,第一需要了解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自从秦代以来,各个朝代之间的更迭,特别是东晋末年以来,更是战乱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二,学生们需要明白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和经历,陶渊明在历史上“忘”是很有名的,“欣然忘食”“忘怀得失”,他一生从来不计较名利和得失,逃离市井的庸俗,躲避官场的险恶,长期隐匿于田园之中;第三,学生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陶渊明一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追随那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还接受过无君论的思想。学生通过这样的链接,就会豁然开朗,就会和作者内心产生共鸣:作者呼唤的是一个理想的王国,呼唤的是一个东方的乌托邦,呼换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呼唤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董老师的课堂上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个学生感悟到了一个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超凡脱俗的美不是有心才能追寻到的,而是在无意中发现的,这其实正是陶渊明的思想境界。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作者的精神密码的解读和破译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灌输而得来的,而是通过学生们对知识的联系得出来的、是同学们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出来的。课堂上教师用问题的暗示有关的信息之间的联结,把学生的思维和作者表达的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们就会在简单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向文本深处挖掘,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作者精神的熏染,从而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提问指向文化意义的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高度

研究表明:在学生思维能力的范围之内,提问的难度越大,学生回答问题时候的思维程度就会越高;提问的难度越小,学生的思维程度就会越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块白布,他们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活生生的个体,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设计一些指向文化意义感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讨论、探究、比较,从而产生自己所独有的阅读体验,形成自己的阅读判断。

对桃花源象征意蕴的揭示是本节课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怎样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呢?我们来看董老师设计的问题3“同学们,你认为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真存在么?理由是什么?”在董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大家是一筹莫展,找不到思路。同学们的讨论大体分为三种情况:1.认为渔人找不到,太守找不到,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高洁之士都没有找到,所以得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持这种观点的学生采用的归纳推理法。2.认为桃花源是存在的,只是不知道它的具体的位置,依据历史上一些学者的资料,证明这篇文章写于西晋末年的战乱时期,是当时老百姓避世生活的真实写照。持这种观点的学生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方法。3.还有一部分学生运用了假设推理的方法,他们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假设桃花源存在的话,被后人找到了,就不会有桃花源之谜这一学说了,只因为桃花源找不到,桃花源之谜才会永远在那里,永远存在读者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后人不断的去寻找。其实,“世外桃源”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已,它表达了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更展示了绵绵不断的生命力。

其实,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在于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在于引导学生思维的展开,进而运用推理的方式去锻炼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高度。不同的学生会用到不同的推理方法,不同的答案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升。

要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就要善于用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和文本的思维、教师的思维交流起来,在交流中理清学生的思路,建立起解读文本的思维模型,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因为,只有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交流的美丽状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