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本解读,助力学生实现精神成长——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文本解读为例

时间:2024-09-03

◎阚丽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这既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必备品格培育的需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典文本,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这些成本的风格各有不同,所处的时代可能也有所差异,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豪放又或者是婉约,都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有益的思考。在这其中,有一种文本并不多见,这种文本由思想巨人写就,同时所描写的本身也是思想巨人,面对这样的文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又应当引导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解读,这既是教师科学教材分析观下应当作出的正确选择,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价值蕴含。这一文本就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众所周知,马克思是革命家与科学家统一的巨人,他创立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理论,按本来主旨解读而不附加其它,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在很多学生的眼中,马克思及其思想博大精深,常常处于仰望的状态,而对于恩格斯所写的这篇讲话,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又有可能因为其中的知识面过于广博,或者是深奥,常常表现出浅尝辄止的情形,这显然无法促进学生在其中的精神成长,因而对其教学就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一、文本解读的精神成长指向

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一定是要面向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如果学生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没有实现精神成长,那这样的文本解读的大部分营养也就没有被学生所吸收。纵观全文,恩格斯从马克思对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的损失,谈到其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谈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再谈到剩余价值……这样的贡献梳理,使得马克思在人们面前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但此时的人物形象的丰满,还是间接的,尽管高中学生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中,知道了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巨人,但这个时候的认识仍然难免单薄,再加上传统教学取向的不同,学生在认识这位思想巨人的时候,还难以真正触及到他思想的精华。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因马克思的独特身份,传统的教学内容便基本集中在梳理马克思所做出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体会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思想家的巨大人格魅力、学习悼词这一文体特点及写作方式等内容上。[2]这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多的只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或者说工具性,没有能够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咀嚼到课文的精华,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教学的一大不足。

基于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笔者以为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应当进一步明确文本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比如说“讲话”一文中,可以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课文的解读,你所发现的马克思的贡献,对社会又或者是对于社会个体有着什么样的促进作用?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今天的社会与科学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起的作用应当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看起来与文本的关系并不直接,甚至会有人认为这偏离了文本解读的主题。可是在笔者看来,“讲话”一文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在其葬礼上的表达,原本也是文学性与思想性高度并存的产物,在解读这篇文本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其文学性而忽视其思想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就不可能实现。而考虑到传统教学中对文学性的关注已经非常充分,因此这里更多的阐述其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思想性的一面。

二、在文本解读中成长其精神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精神得到生长,是此文解读的时候无法回避且必须正面面对的课题。由于马克思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巨人,更是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理论,因而长期以来,即使在学术问题面前,我们也习惯于追求一无异议的绝对正确。然而事实证明,这种习惯除了造成思维方式僵化、个性化阅读绝迹之外,却从来没有达到过绝对正确的境地。[3]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提醒有其必要性,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面向高中学生的文本解读,即便是面向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巨人,也要采用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生硬、机械的灌输,又或者说只有将马克思思想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时,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感悟到马克思思想世界中的精华。很显然,文本解读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例如,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笔者在引导学生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预设:在很多高中学生的眼中,马克思只是一个社会思想的巨人,很少有学生关注到其在自然科学哲学方面的造诣尤其是其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后的思想(恩格斯实际上也是如此,也是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哲学家)。而高中学生对自然科学是比较感兴趣的,以此切入对文本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

于是课堂上,学生开始对“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样的一句话进行解读:有学生认为,因为这句话,知道了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如此密切的联系;有学生提出在看待自然科学成果的时候,更应当多一个社会观察的视角;也有学生认为,科学原本就诞生于哲学,在看待科学成果的时候应当从哲学层面研究其价值,然后过渡到社会层面,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成果的价值;还有学生将这样的论断与当下的科技发展尤其是中国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而理解5G、物联网对于社会发展可以产生的推动作用……

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你会看到学生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这与传统教学中研读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生涩感完全不同,这就说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学生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确实吸纳到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反过来又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加深刻。

三、面向精神成长的语文教育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令人回味无穷的研究点其实很多,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基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而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发现唯物史观的;是基于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从劳动价值论入手发现剩余价值的。[4]因此,类似于上面所举的文本解读的细节还有不少,譬如德国的古典哲学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都是值得研究或涉猎的方向,而对全文的解读,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这样的方向。于是这也就让笔者意识到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思路,那就是文本的解读又或者是教材的解析,不能忽视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或许学生的精神成长并不能给应试带来直接的作用,但学生的思想如果不断地发育成长,那反过来是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中有更优异的表现的。

所以说,语文教育是需要面向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学生的精神成长不在对课文的生硬记忆中,而在于对文本的细读、精读中,当文本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维的时候,这种精神成长的促进作用就能够显示出来。笔者以为,这样的观点,即便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是有其价值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